第一節 中毒概述
一、毒物與中毒
某種物質以一定的劑量進入動物機體後,能侵害機體的組織和器官,破壞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發生病理過程,這種物質稱為毒物。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稱為中毒。毒物與藥物是相對的,藥物超過劑量時,便可引起中毒。如士的寧、阿托品、痢特靈及某些飼料添加劑等,若使用不當,即能引起中毒。而某些非毒性物質如食鹽用量過大,也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中毒有很多種,但歸納起來可分為生物性的,如肉毒素中毒、真菌毒素中毒等;物理性的,如一氧化碳中毒、天然元素中毒(氟中毒、硒中毒)等;化學性的,如有機磷農藥中毒、化學肥料中毒等。
毒物的毒性是指毒物的劑量與機體的反應間的關係而言。其計算單位,用某種物質引起實驗動物產生某種毒性反應所需要的劑量來表示,劑量越小,則表示毒性越大。
二、中毒病常見原因
中毒常見的原因可分為自然病因和人為病因。
1.自然病因
包括礦物質、有毒植物、毒蛇、有毒昆蟲。
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廣大,每個區域的自然條件差別很大,造成中毒的情況也頗不一致,含氟的礦石、土壤、水源可以引起氟中毒。含硒高的地區生長的植物,容易引起硒中毒。大量生長某種有毒植物的地區,容易發生該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如我國西南地區四川、貴州等地牛的青杠葉中毒,東北地區黑龍江牛的毒芹中毒。
2.人為病因
包括工業汙染、農藥的使用、飼料的調製與保管不當以及某些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等。工業汙染,如氟對草原的汙染引起的氟中毒,農藥使用不當,如有機磷農藥中毒;某些藥物使用不當,如牛敵百蟲中毒等;飼料保管或調製不當,如黴爛幹草引起的牛黴幹草中毒等。另外,刑事性投毒引起的畜禽中毒雖不常見,但應引起警惕,必須加強安全防範措施,嚴防破壞事故的發生,確保畜禽的健康與安全。
三、中毒病的診斷
中毒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症狀、病理變化、動物試驗以及毒物檢驗等,進行綜合分析,做出診斷。
1.病史了解與中毒有關的環境條件,為診斷供給線索。詳細詢問病畜有無接觸毒物的可能性,如劇毒農藥、滅鼠劑、化肥以及其他化學藥劑等,並摸清接觸某種毒物的可能數量或程度。查明飼料及飲水情況,了解有無有毒植物、真菌及其他毒物的混入。如果是群發時,則應注意發病率與死亡率、經過時間、飼養方法和免疫記錄等。了解與診斷有關的其他內容,如采食最後一批飼料的持續時間,病畜的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情況等。
2.施行特效解毒療法中毒一經確診,應迅速使用特效解毒劑,可獲得滿意效果。例如有機磷農藥中毒用解磷定、阿托品,亞硝酸鹽中毒用亞甲藍等。
四、中毒病的防治
【預防】
防治家畜中毒,首先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以減少或避免家畜中毒事故的發生。在預防方麵要求做好下列工作。開展經常性的中毒病調查研究,組織有關部門互通情況,分工協作,采取有力的預防措施。飼料飼草必須做無害或無毒處理。建立健全農藥、殺鼠劑和化肥的保管與使用製度。提高警惕,加強安全防範措施,嚴格製止任何破壞事故的發生。
【治療】
由於病情發展急劇,危害十分嚴重,當家畜發生中毒時,必須及早進行緊急的治療和處理。其原則是,防止毒物繼續吸收,進行對症治療,采取特效解毒療法(如已確定為何種毒物)。臨床上,通常采取下列治療方法。
1.除毒源
為防止毒物繼續吸收,首先除去毒源,不再接觸毒物,然後采取催吐、洗胃、瀉下等方法,排除胃腸道中的毒物。
2.對症治療
為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施行對症治療。其中包括增強心髒功能,調整電解質和體液的平衡,緩解呼吸困難等。
第二節 牛羊常見中毒病
一、氫氰酸中毒
氫氰酸中毒是由於家畜采食富含氰苷配糖體的青飼料,在胃內由於酶和鹽酸的作用,產生遊離的氫氰酸而發生中毒。其主要特征為伴有呼吸困難、震顫、驚厥綜合征的組織中毒性缺氧症。
【病因】
本病主要由於采食或誤食含氰苷或可產生氰苷的飼料所致。含氰苷的飼料有以下幾種。
1.木薯南方產的木薯含有大量澱粉,故常用作飼料,但含有較多的氰苷,如飼喂不當,則易引起中毒。
2.高粱或玉米苗新鮮幼苗含有氰苷,特別是再生苗。
3.亞麻子其榨油殘渣(亞麻子餅),可用作飼料,但含氰苷較多,食後容易發生中毒。
4.其他植物如桃、杏、枇杷、櫻桃等的葉和種子內也含有氰苷,飼喂不當時,均可引起中毒。
【發病機製】
含氰苷配糖體的植物,當動物采食咀嚼時,在有水分與適宜溫度的條件下,由於植物體內脂解酶的作用,而產生氫氰酸。當氫氰酸進入體內後,氰離子能抑製細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阻止組織細胞對氧的吸收,以致破壞組織內的氧化過程,導致機體缺氧。由於組織細胞不能從毛細血管的血液中攝取氧,因而在組織向心髒回流的靜脈血液中,仍保留著動脈血液流入組織以前的含氧水平,結果,靜脈血液呈現如同動脈血液一樣的鮮紅色。
由於中樞神經係統對缺氧特別敏感,所以當組織內呼吸障礙時,中樞神經係統首先遭受損害,尤其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為甚。臨床上呈現先興奮後抑製、呼吸麻痹等的中毒特征。
【症狀】
氫氰酸中毒,發展急速,常於采食含氰苷的飼料後15~20min,呈現腹痛不安、呼吸困難、可視黏膜鮮紅、流出泡沫狀唾液。首先興奮,但極快轉為抑製,呼出氣帶杏仁味。隨之全身極度衰弱,出現行走不穩、很快倒地、肌肉痙攣、瞳孔放大、反射減弱、心動徐緩、脈搏細弱等症狀,最後陷於昏迷死亡。
【診斷】
了解病史及發病原因,結合臨床表現,可做出初步診斷。最後確診須做毒物檢驗。但應與亞硝酸鹽中毒區別。亞硝酸鹽中毒血液呈暗紅色,氫氰酸中毒血液為鮮紅色。
【治療】
立即用亞硝酸鈉,牛2g,羊0.1~0.2g,配成5%的溶液,靜脈注射,隨後靜脈注射10%硫代硫酸鈉,牛100~150mL,羊10~30mL。亦可用亞硝酸鈉3g、硫代硫酸鈉15g、蒸餾水200mL,混合配成溶液,供牛一次靜脈注射。羊則用亞硝酸鈉1g、硫代硫酸鈉3g、蒸餾水50mL,混合後靜脈注射。亦可用亞甲藍,但療效較差。
【預防】
含有氰苷配糖體的飼料,最好能經過流水浸漬24h或漂洗後,再加工利用。不要用含氰苷配糖體的高粱苗、玉米苗喂飼牲畜,更要防止牲畜進入長有高粱、玉米苗的地內偷吃幼苗,招致中毒。
二、酒糟中毒
酒糟是釀酒後的一種副產品,常用作牛羊飼料,其他家畜也常用為輔助飼料。
【病因】
引起酒糟中毒的毒物是什麼,目前還沒有肯定的說法。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來自製酒原料。如發芽馬鈴薯葉的龍葵素、黑斑病甘薯的翁家酮、穀類的麥角毒素和麥角胺、發黴原料中的真菌毒素等。這些物質若存在於用該原料釀酒的酒糟中,都會引起相應的中毒。
(2)酒糟在空氣中放置一定時間後,由於醋酸菌的氧化作用,將殘存的乙醇氧化成醋酸,則發生酸中毒。
(3)殘存於酒糟中的乙醇,引起乙醇中毒。
(4)酒糟保管不當,發黴腐敗,產生真菌毒素,引起中毒。
綜合上述,酒糟中毒,究係哪種因素引起,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症狀】
1.急性中毒
首先表現興奮不安,而後出現胃腸炎症狀,食欲減少或廢絕,腹痛,腹瀉。心動快速,呼吸促迫。走路共濟失調,以後四肢麻痹,倒地不起,最後呼吸中樞麻痹死亡。
2.慢性中毒
多發皮疹或皮炎,尤其係部皮膚明顯。病部皮膚,先濕疹樣變化,後腫脹甚至壞死。病畜消化不良,結膜潮紅黃染。有時發生血尿,妊畜可能流產。牛有的牙齒鬆動脫落,而且骨質變脆,容易骨折。
【治療】
立即停止飼喂酒糟。
為中和胃腸道內的酸性物質和排出毒物可用硫酸鈉400g,碳酸氫鈉30g,加水4000mL給牛內服;也可用10%葡萄糖溶液1000mL、10%苯甲酸鈉咖啡因溶液20mL、5%維生素C50mL,混合後給牛靜脈注射,以增強肝的解毒功能和稀釋毒物。為中和血中酸性物質,可用5%碳酸氫鈉溶液300~500mL,給牛靜脈注射。皮膚的局部病變,按濕疹的治療方法進行處理。
【預防】
用酒糟喂家畜時,要搭配其他飼料,不能超過日糧的30%。用前應加熱,使殘存乙醇揮發而且消滅寄生的細菌和真菌。貯存酒糟時要踩實蓋嚴,杜絕空氣,以防酸敗。充分曬幹保存亦可。已發酵變酸的酒糟,可加入石灰水澄清液中和。
三、亞硝酸鹽中毒
由於動物過量采食富含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飼料,即可引起中毒,發生高鐵血紅蛋白血症。臨床上以皮膚、黏膜發紺,呼吸困難及其他缺氧症狀為特征。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