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標人在決策之前,要審視自身的技術水平、裝備力量和管理能力,集中自身人力、物力等資源優勢,利用先進的管理手段,降低生產成本。在嚴格履行合同並保證企業利潤的前提下,使報價盡可能降低。
三、投標報價的技巧分析
投標報價活動充滿了博弈三方相對而動的高度不確定性。在勝負結果由所有方的行動共同決定的對抗中,要想取得勝利,一方麵要靠實力,行動必須符合一般的對抗規律,隻有這樣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但另一方麵,要想取得勝利就必須出奇兵,以對手意想不到的方式運用你的力量,否則隻能死拚實力的消耗戰,即使勝利代價也非常大。
1.突然降價法
突然降價一定要有合適的理由,並能夠取得招標人的認同。比如采取何種措施,可以挖潛增效、節約費用,或者在保證招標人的工期、質量、安全、環保要求等目標的前提下,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
2.不平衡報價法
不平衡報價一定要建立在對工程量仔細核對分析的基礎上,特別是對於單價報得太低的子目,如這類子目實施過程中工程量大幅增加,將對承包商造成重大損失。另外不平衡報價一定要控製在合理的幅度內,一般在10%左右,以免引起業主反對,甚至導致廢標。
3.先虧後贏法
采取這種手段的投標人必須有較好的資信條件,提出的施工方案要先進可行,並且標書做到了全麵響應,與此同時要加強對公司優勢的宣傳力度,讓招標人對擬定的施工方案感到滿意,並且認為標書中就如何滿足招標文件提出的工期、質量、安全、環保等要求的措施切實可行。
四、影響投標報價決策因素的分析
在投標報價決策前,投標人除了要收集計算本投標項目的分析數據外,還要充分考慮其他影響投標報價區間的相關因素。比如:工程項目的規模經濟性,工程項目的利潤彈性,采用新技術、新材料等產生的施工組織設計優化所帶來的成本節約等。
1.工程項目的規模經濟性
規模經濟又稱規模節約,是指因生產規模擴大,企業的生產成本遞減,從而實現了節約,提高了項目收益。
(1)市場結構區域化
投標報價時,可以考慮項目因區域集中而增加的收益。這部分收益可以抵消因建築市場過度競爭造成的部分利潤損失。區域化可以降低間接成本,如隊伍調遣費、人員差旅費,以及因為市場的熟悉程度而減少了經營投入,並且有利於企業優勢資源的集中使用,同時可以整合區域內的較小工程。
(2)項目技術專業化
技術專業化,可以表現在對特殊工程的承接能力。投標報價時,可以考慮因本企業技術專業化帶來的優勢,尤其在標書中要體現出技術的先進性和熟練程度,並估計因專業化帶來的成本節約。
(3)共享資源合理化。
成本預測時,應考慮企業共享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所帶來的收益。這些共享要素可以是資金、設備等硬要素,也可以是信息、知識、技能等軟要素。軟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的比重越大,規模經濟性就越明顯。科學合理的共享資源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規模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
2.優化施工組織的項目收益
投標時,為了滿足招標文件要求,顯示本企業的優勢,製定從技術的先進性、工藝的可行性方麵都無可挑剔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但從經濟角度講,可能是不合理的,從企業資源配置來講,也許不是最優的。所以投標報價時應該根據項目的可優化程度確定報價區間的可調整幅度。
(1)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采用
在滿足招標文件的前提下,針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管理、質量、技術等方麵問題,製定詳細的公關課題和方案,積極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以提高工程質量產生社會效益,或降低工程成本形成經濟效益。
(2)空閑期勞務支出的調配
由於建築行業的特殊性,作業不連續,強度不均衡,對勞動力的使用密度有一定的限製,如高峰期的勞動力需要量有時是空閑期的幾倍甚至十幾倍。投標報價時要分析工程特點,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對勞動力投入的動態分布圖,調查當地勞動力資源,既要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又要避免大量窩工。
事實上,工程項目的招標與投標已經成為建築企業最重要的經營管理活動之一,對於中國建築企業而言,能否盡快熟悉招標投標規則,通過認真分析,合理利用投標報價策略,迅速提高投標報價能力,使得自己能夠在眾多的工程項目競標活動中,以盡可能有利的報價與條件,戰勝對手,脫穎而出,贏得更多的、高效益的項目標的,成為衡量其經營管理水平、企業競爭力並決定其生死存亡的一個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