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設工程投標報價的競爭性分析(1 / 2)

經濟縱橫

作者:鄔一良

摘要:投標報價是建築企業贏得業務從而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投標報價水平是建築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在當今競爭激烈、建築企業的競爭能力同質化嚴重的建築市場上,在實力相似的情況下,投標策略行為和技巧成為決定建築企業競爭勝負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關鍵詞:投標報價;競爭;分析

中圖分類號:F40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1)07-0131-02

投標報價的分析與決策是投標人經營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投標分析與投標人的經濟效益緊密相關,我們對投標報價進行競爭性分析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綜合考慮自身利益、業主偏好以及對手策略並把這些因素反映為最終報價的過程。因此看似簡單的最終報價後麵,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報價決策分析過程,包含了大量的策略和技巧。

一、初步報價的合理性分析

對投標報價進行初步的分析、根據既定的工程施工方案製定的工程概預算並對其進行調整後,我們得出了工程項目的初步報價。初步報價計算出來以後,由預算工程師把投標報價分解成兩部分:一部分為根據招標圖紙和調查資料計算的預算費用,另一部分為根據項目特殊情況和投標人經驗估計的風險費用,然後對第一部分費用進行靜態分析,探討初步報價的合理性;對第二部分進行動態分析,探討初步報價的風險性,為最終報價決策提供依據。

1.初步報價的靜態分析

(1)利用經濟指標宏觀審核報價的合理性

投標報價專業人員在平時要善於收集資料,按各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項目分別統計。編製投標報價時,利用經濟指標宏觀審核初步報價的合理性,這樣既能及時發現報價編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在扣除項目不可比因素之後,及時進行費用調整,也可以從宏觀上控製初步的投標報價,保證最終標價不出現大的錯誤。

(2)分析各項費用之間的比例關係

把初步投標報價的各項費用進行分解列表,分析各費用之間的比例關係是否合理。例如,分析直接費與管理費的比例關係,勞務費和材料費的比例關係,利潤、稅金與總報價的比例關係等,判斷報價的構成是否基本合理,如有不合理之處,應究其原因,並考慮適當調整某些材料單價、定額消耗或分攤係數。

(3)與類似工程進行對比分析

對於有經驗的承包商,可以參照同類工程的經驗,扣除項目不可比因素後進行比較,分析其合理性,包括對臨時設施費用、隊伍調遣費用、機械投入情況進行分析。

2.初步報價的動態分析

投標報價動態分析主要是分析根據項目特殊情況和投標人經驗估計的風險性費用。動態分析主要考慮建設期內人工、材料和機械的價格變動,包括考慮不可預見費、包幹費和施工措施費的影響。分析的辦法是假定某些因素發生變化,測算標價的變化幅度,特別是這些變化對項目預期利潤的影響程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1)材料、設備、人工的增漲

人工、材料和設備占了項目成本中很大的比重,能達到60%以上,通過計算建設期內初步投標報價中擬定的材料、設備和人工的費用及其增漲,測算其對項目最終形成利潤的影響。

計算報價時,要切實了解當地材料物價和工資水平,並根據實際情況預測其升降趨勢和幅度,估計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材料、設備和工資價格的上漲係數,與初步投標報價中計算的材料、設備和人工做比較,最後做出恰當判斷。

(2)工期的變化

根據初步投標報價和招標人規定的施工工期,如果從承包人的經驗角度判斷這一指標過高或過低,就應當考慮工期的合理性。指標過高,會有趕工費用發生,指標過低,又會窩工,造成浪費。

二、投標報價的成本分析

報價決策,是指報價決策人召集預算工程師和有關人員共同研究,就初步投標報價計算結果進行靜態、動態的風險分析討論,做出有關調整報價的最後決定,結合招標人規定的評標辦法,定量分析確定投標報價區間。

如果說有標底招標的最優投標報價靠數學模擬計算,無標底投標報價決策的重點則應放在對項目的期望成本的測算上。國際上通行的招標一般是無標底招標,隨著市場經濟體係的逐步完善,我國的大型工程建設項目也開始推行,與國際慣例接軌。推行無標底招標是大勢所趨,也符合國際慣例,但是由於目前國內建築市場的過度競爭狀態,無標底招標會產生一些弊端,比如一些缺乏競爭力的企業為了生存,惡性壓價,盲目擴張,到處搶標,其他企業迫於市場份額不得不被迫應戰,其投標價格多為設計概算的70%,業主也將麵臨一定的風險。

因此,我國《招標投標法》規定,低於成本價的投標不能接受,若招標項目不是采用國際貸款,僅為國內招標,招標方認為價格過低的,可以將其做廢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