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修煉》由當代最傑出的新管理大師彼得·聖吉撰寫的著作,被譽為21世紀的管理聖經、20世紀屈指可數的幾本管理經典、世界上影響最深遠的管理書籍之一,並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過去75年最具影響力的管理類圖書,還榮獲了世界企業學會最高榮譽開拓者獎!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全球企業管理趨勢、管理理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新世紀全新擴充修訂版,本書背後是15年來把原書理念付諸實踐的經驗和案例。彼得·聖吉明確指出,從長遠來看,你的組織唯一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就是比對手更好更快的學習能力。15年前,許多《第五項修煉》的核心理念都曾顯得很激進。但這些理念的許多應用方法,後來已經被融入到人們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也被整合到人們的管理實踐中;本書對前一版進行了全麵修訂,新版書中的領導力案例故事揭示了這些經曆,並增添了新的內容:實踐中的反思,為使企業、個人讀者更準確理解最新管理理念,對學習型組織進行了有效的反思,對建設學習型組織所麵臨的新疑惑提供了新的思維。
這本工商管理經典著作的增訂擴充新版,包含了100多頁新增內容,這些新內容是基於對幾十家公司的實踐者的訪談,還包括其他類型的組織。新增內容裏有一篇特別的新序言,描述了彼得·聖吉自原版書出版以來在學習型組織研究方麵的成果,還增加了關於“推動力”(開始起步)、“戰略與策略”、“領導的新工作”、“係統的公民”和“未來的前沿”等新章節。
《第五項修煉》描述了公司如何通過采用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行動對策,來排除威脅組織效率和事業成功的“學習障礙”。在學習型組織中,新型的、擴展性的思考模式得到培育,集體的熱望得到釋放,大家不斷在學習如何開創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
《第五項修煉》可以幫助人們重建一種新的看問題的方式,從習慣看世界、看環境、看別人,改變到向裏看、看自己、看自己的內心;從看局部,到看全局、看係統。從而能看到存在與內部智障,尋求到克服它們的可能。《第五項修煉》的成功和傑出之處不僅在於它的理論,還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和對實踐的有效指導性。它可能幫助你在弄清為什麼的前提下,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五項修煉》的精髓不同於其他較為人熟知的管理精髓,它們是內在的修煉,每一項修煉都跟團體如何思考、互動和共同學習息息相關。在這種意義上,它們比傳統的管理精髓更像藝術的精髓。而“係統思考”則更是需要“建立共同願景”、“改善心智模式”、“團體學習”與“自我超越”四項修煉來發揮它的潛力的。
通過學習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看到個人及組織中幾種潛在的巨大力量來源。當掌握這些力量後,個人的生命空間會變得很大,使我們能全神貫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理論,並把這項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更多內容詳見《智囊悅讀》2009年11月刊(總第3期)
價值觀、文化驅動力
《活法》大道至簡
本書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戰後經濟的傳奇,他不用優美的文字取勝,也不用高深的說教讓人五體投地,而是將其多年心得以質樸的文字向我們娓娓道來。企業人會從中領會真正的企業發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將感受到最高境界的“為人之道”。
在本書中,稻盛和夫回顧了幾十年來的經營心得,並將成功的條件歸納為能力、努力和態度。稻盛和夫很善於總結,他通過其親身的經曆向我們闡述了簡單人生的有價值“活法”,並希望其畢生總結出的人生哲學能夠引領我們走向最正確的人生道路。在讀書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書中的道理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很貼近,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倒背如流的簡單道理,但就是這些簡單的道理,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書中每一章都滲透著做人的原則及基本的方法:尋找人生的目標,找準定位,腳踏實地的工作,心靈的培養,真誠、創新、樂觀、絕不放棄的精神。
什麼是人生?人生是在感受中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
什麼是人格?人格是性格與哲學的結合。哲學就是探討為人做事的最高準則。
在《活法》中,稻盛和夫說,人類活著的意義和人生價值就是提高身心修養,磨煉靈魂。
稻盛和夫總結了一個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人生如同登山,經營企業亦如此,首先要確定應該攀登什麼樣的山,是把自己的目標僅僅定為小企業還是想創立一個大企業。人應該擁有閃光的人生觀,如果把目標定得高遠,隨隨便便的經營理念就不可能達到目標,必須是高層次的哲學理念。如果有人隻想著“輕而易舉賺大錢”或者“幹得順手”,就會把事情弄糟。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真正成功的人卻很有限,很多人都是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仔細想想,不難發現,熱情和努力的錯位是重要的原因。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心氣很高,但常常由於眼高手低,不能腳踏實地做人做事,而與成功的機會擦肩而過;人到中年,雖然已經奠定了一定的成功基礎,但往往又得過且過,由於缺乏繼續向前的熱情,放棄了努力,從而永遠無法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與滿足。
企業人會從中領會真正的企業發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將感受到最高境界的“為人之道”。做企業的目的是什麼?贏利!做企業人的目標是什麼?幫企業贏利!所有企業及企業人都恪守著贏利——這一亙古不變的原則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前行,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參透了利益背後的玄機?中國並不需要“道義放兩邊、利字擺中間”的商業大鱷,更不會提供給缺乏德行、忽視修為的企業人廣闊發展的康莊大道;如果想在白熱化的競爭中一枝獨秀,就必須要拋開經濟的表象,探求企業的本質,找到在如今的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
一個立方體,從不同的思維方式看,存在著N種不同的答案,將《活法》看作一盞路燈,仔細地審視這條路,是否符合你的人生需求,是否可以修煉你的靈魂?
書中的觀念早已經超越了單純的企業經營,上升到了探討“企業與人性的關係,人的本質是什麼,企業發展到最後到底為了什麼”這樣的高度。這已超出了企業經營管理的範疇,而是一種心靈的指引,是給企業家們熬煮的一份心靈雞湯。
更多內容詳見《智囊悅讀》2010年2月刊(總第6期)
領導力
《領導力》領導力:從個人到組織
領導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領導力是帶領大家迎接挑戰走向卓越的能力。通過20多年的研究和對3000多個領導者案例的分析,作者提煉出了成為卓越領導的五種行為和十個使命,並給出了具體的行動指南。
領導不是職務、地位,也不是隻有少數人才具有的特權專利。
毫無疑問,具備領導力的人就是領導者。既然每一個人身上都具備領導力,那麼理所當然,每一個人也就都可能成為領導者。這不是癡人說夢,而是《領導力》一書中提出的極為鮮明的觀點。通過20多年的研究和對3000多個領導者案例的分析,作者提煉出了成為卓越領導的五種行為和十個使命,並給出了具體的行動指南。
這本書討論的是領導者如何激勵他人自願地在組織中做出卓越的成就;討論的是領導者如何通過實際行動,把理念化為行動,把願景化為現實,把障礙化為革新,把分裂化為團結,把風險化為獎賞;討論的是領導者要創造一種氛圍,讓人們在此氛圍下抓住極富挑戰性的機會,取得非凡的成功。
今天的確不乏挑戰性的機會。在這個特殊的時代,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複雜程度看,挑戰似乎越來越多。每一代人都會麵臨他們自己的問題和情況。
本書的基本目的,是幫助人們——經理人和其他人——強化他們領導其他人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不管你是在私營部門還是公共部門;是雇員還是誌願者,是在一線還是在管理層;是學生還是家長。作者寫這本書就是要幫助你開發你的領導力,帶領其他人達到他們從未到過的境界。
領導力包括三方麵,一是個人領導力,主要指個人的影響力;二是人際影響力,指互動和溝通的能力;三是組織領導力,主要指在企業裏調度、整合資源、創造關係的能力。
領導力不是為那些身處高位的人而保留的。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我們都可以發現領導力。你可以在孩子們的遊戲場上看到領導力,有人被選為隊長,或者有人自發成為隊長。你可以在社區裏看到領導力,誌願者在領導一個項目,或者領導一個活動。
在作者看來,環境的變化使領導工作變得更加危險,所有人的生活被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事件永遠地改變了。商用飛機成了武器,帶來了巨大的毀滅性的打擊。人們的心靈受到重創,而這種重創似乎永遠也不會恢複。今天更多需要的是能成為行動楷模的領導者,需要那些能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從事團隊工作的人比以前更有價值。
這個世界沒有邊界,而領導的意義又超出了純粹的經濟學範圍,還有文化上的意義。和經濟全球化一起的還有勞動力的全球化,對於這個事實,很多高級管理人員並沒有做好準備。盡管很多人都在用互聯網進行聯係,或者說因為有了網絡的聯係,世界聯起來了,但遠沒有成為一個共同體。雖然人人都在談經濟全球化,但這個世界好似還是各自為政。
作者通過對領導力的研究,給出了人人都擁有領導力的路徑、方法。領導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領導力是帶領大家迎接挑戰走向卓越的能力。最終我們能不能成為一個擁有領導力的人,能不能成為一個有很多人願意追隨共同實現偉大理想的人,就看我們每一人的悟道和行動了。
更多內容詳見《智囊悅讀》2010年1月刊(總第5期)
管理溝通
《世界咖啡》集體智慧 深度彙談
“世界咖啡”這一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正是這樣一種有效的集體對話方式,將人們在一種真誠互利和共同學習的精神下齊聚一堂,讓背景各異、觀念不一,甚至素不相識的人進行心無掛礙的輕鬆交流和暢談,從而形成新的集體智慧。
人類曆史上大部分的新觀念和社會進步產生於對話。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不同的文化和利益主體必須首先建立文明對話機製,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中尋求共識,在成就、發展彼此中拉近心靈的距離。
“世界咖啡”這一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正是這樣一種有效的集體對話方式,已被應用於全世界的各種文化、各種場合,它將人們在一種真誠互利和共同學習的精神下齊聚一堂,通過營造好友們聚在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情境和氛圍,讓背景各異、觀念不一,甚至素不相識的人能夠圍坐在一起,進行心無掛礙的輕鬆交流和暢談,讓深藏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形成集體的智慧。
《世界咖啡》既不是談論咖啡的品味與欣賞,也不是探討咖啡館的經營和宣傳,而是向您展示一種特別有效的集體彙談方式。
本書提出了“世界咖啡”產生的背景及意義,詳細介紹了運作“世界咖啡”的七項核心原則,為主持不同規模群體的“世界咖啡”提供了實踐技巧。更重要的是,本書包括了大量全球企業、政府等組織的案例,真實生動地對“世界咖啡”的應用進行了展示。
“世界咖啡”的優點就在於強調通過集體彙談,讓我們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體現出對他人意見的尊重與珍惜,從而不斷激發新的智慧,最終達成彼此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