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借助滬上金融資本優勢服務我區中小微企業發展(2 / 3)

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成熟的金融環境,在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金融市場規模方麵更具優勢。同時,上海自貿區的發展進步,也是企業對接國際資本最有利的一個平台。對於處於發展初期的中小微企業而言,掛牌上市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吸引產業資本關注,讓投資者看到企業潛力,在為投資者帶來預期回報的同時,也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原動力。

(二)融資能力強,市場交易相對活躍

深交所在發展中小板和創業板兩個市場期間,也曾提出過“小額、快速、靈活”的融資原則,以適應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特點。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至今未能實現。新三板在幾年來不斷擴容的條件下,交易不夠活躍,也被不斷質疑。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新三板交易額不足10億元,這也可以說是對新三板交易不夠活躍的一個解釋。而“上股交”的融資能力強也是中小微企業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最看重的一點。截至2014年6月16日,經過一年多努力,“上股交”的融資成績單顯示,融資總量超過33億元,成交金額超過5億元,融資能力是同類市場其他表現最好者的7.5倍,交易活躍度是同類市場其他表現最好者的12倍,平均交易市盈率達49倍,2013年掛牌企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達184%,遙遙領先於全國場外市場。

三、“上股交”強化自身的創新優勢

(一)創新製度優勢為規範管理保駕護航

“上股交”建立了一套完整而健全的製度體係,並贏得了上海金融創新一等獎。這套體係的創新之處在於重實質而輕形式,完全沒有形式化的語言,其內容覆蓋了從股份登記、托管、融資、轉讓、結算到過戶的全部業務環節,在探索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掛牌、融資等領域實現了全新突破,規範了股份轉讓的全過程,實現了股份轉讓及信息披露的高度公開化、透明化、規範化,也推動了掛牌企業積極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管理製度、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更培育了一大批合格投資者。同時,掛牌條件非常靈活,審核機製完全市場化,定向增資高效公允,對投資者進行了適當性管理,交易製度創新、規範,交易結算高效,信息披露成本低,監管體製突出重點,退出機製靈活多樣。

(二)獨創場外市場信息技術係統

傳統證券市場的信息技術係統理念主導了場外市場係統建設,缺少與場外市場相適應的交易結算係統。上海股交中心項目團隊根據上海股交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服務對象的特點,借鑒證券行業現有係統模式,創新性地建設了符合場外市場業務要求,順應當今場外市場技術係統發展趨勢的“上海股交中心交易結算係統”。整個交易結算係統以股權交易為核心,集證券交易所交易功能、登記公司登記結算功能、券商經紀業務功能為一體,是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登記托管、股份轉讓、信息揭示等提供信息和技術服務的電子平台。

(三)打造服務至上的市場平台

上海股交中心的7個部門中,4個為會員機構、掛牌企業及投資者做服務工作,“要什麼給什麼,有困難就可馬上解決”。同時,“上股交”與各地方政府開展戰略合作,積極推進“上股交”地方企業孵化基地建設,各地方政府也在改製上市方麵有相應的補助資金。雙方共同致力於幫助企業近距離了解資本市場,幫助企業尋求發展的突破口。此外,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上股交”掛牌所需的費用包括會計師審計費用、律師服務費和券商服務費,費用標準大大低於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

四、我區已有多家企業試水“上股交”

目前“上股交”掛牌企業超過1000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係統(E板)191家,中小企業股權報價係統(Q板)813家,掛牌企業地區分布28個省市。

2014年6月17日,內蒙古通遼市的內蒙古東綠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掛牌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Q板,公司主營生態園林綠化產業。掛牌儀式當日,與4所高等院校和相關專家團隊簽署了產品科研及碳彙林建設、資本運營、企業戰略規劃設計、企業營銷推廣等10項戰略合作協議。至此,內蒙古藍色牧野肉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東綠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佳禾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宜龍工貿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內蒙古企業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掛牌。

當然,“上股交”更注重持續經營能力的考量以及E板、Q板的差異化掛牌標準,這也是中小微企業選擇它的理由之一。內蒙古中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的比例較高,融資結構仍以間接融資為主,信用擔保難、融資成本高成為製約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障礙,而在直接融資渠道中,很多中小微企業又很難達到發行股票上市融資的條件。目前,公司內部管理不規範、股權結構不明晰仍然是造成我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