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一天,康岱沙收到一張紙條,這是黨組織給她去延安的介紹信。然後,她就悄悄地離開了重慶,乘汽車到了成都,住到開中藥房的同班同學家裏。在成都,康岱沙輾轉找到了黨組織,組織通知她到邵城公園接頭。那天,康岱沙一個人到了邵城公園,果然看見一個穿黑色長衫、梳著背頭的中年男人。康岱沙走上前去用暗語和他接上頭,那人詢問了康岱沙家庭情況和離家後的情況,接著交給康岱沙一個很小的紙卷,說:“這是你的黨組織關係,要放在貼身內衣裏帶到延安,然後交給黨組織。”康岱沙接過紙卷,小心地放好。看康岱沙收好紙卷,那人說: “有一位黨員同誌的妹妹也要去延安,你們可以假扮表姊妹一起去,她比你大,你就叫她表姐吧。”
7月的驕陽炙烤著大地,天氣異常幹燥和炎熱。康岱沙與“表姐”一路顛簸,終於找到了西安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兩人各自填表,等待分配。康岱沙被分配到延安,與她同去的有12個青年學生,被分成4個小隊,康岱沙是隊中唯一的女性。西安到延安號稱800裏秦川,由於沒有汽車,他們隻好頭頂著烈日,腳踏著黃沙,一路跋涉,終於步行到了革命聖地延安。到延安後,康岱沙考上了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報到時,她將名字改為康岱沙。
1938年12月,日軍加快侵略步伐,前方戰事吃緊。抗日軍政大學的一部分學員去衛生學校,一部分去機要學校,一部分去中央黨校。康岱沙被分配到中央黨校。1939年夏天,康岱沙轉到中國女子大學。這所大學在延河邊新開鑿的窯洞裏,校長是王林。經過筆試和麵試,康岱沙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學校高級班學習。而今鄧穎超找到了自己,康岱沙一時猜不出是什麼事。
周恩來:“康先生,你托我幫你找的女兒,今天給你送回來了”
鄧穎超說:“康岱沙同誌,自你離家出走後,你的母親病了,因為想你,你的祖母也去世了,現在,你的家人要你回去。”
“我才來延安不久,要我回去那是不可能,再說我跟家裏已經鬧翻了,我跟父親已經談崩了,我不能回去!”康岱沙堅定地回答。
“你父親在四川很有影響,黨組織希望你回去做你父親的統戰工作,統戰工作很重要。恩來同誌和董老在重慶不是也是做這些工作嗎?”鄧穎超繼續開導康岱沙。
“我不願意回到那個腐朽的家,我要在延安抗日。”
“抗日需要全中國的人民都能夠動員起來,這個抗日才有勝利的希望,我們延安有多少人?解放區那是很小了。”
“延安小,我們不是還有八路軍嗎?”
“全中國是幾億人口,現在我們才有多少人?做統戰工作就是要做人的工作,要讓各界人士都要參加到抗日的隊伍中來,我們才能取得抗戰的勝利!”
康岱沙見說不過鄧穎超,便閉口不言語。鄧穎超臨走時,仔細地端詳著康岱沙,微笑著說:“岱沙,你去城裏照個相,要穿襯衫,不要穿軍服,也不要戴帽子,給你母親寄去。你要與家人通信,談談你學習情況和身體情況。你要做好回家的思想準備啊。”
康岱沙盡管不想回家,但還是聽話地去照了相,並與家裏通信。
1940年春天的一天,康岱沙接到通知說要她到楊家嶺去看一個中央首長。她趕到楊家嶺,一進窯洞就看見了周恩來,不由大吃一驚。寒暄一會兒,周恩來就問起康岱沙家裏的情況,康岱沙就一五一十地將最近與家裏通信了解的情況作了彙報。
5月29日,康岱沙按照周恩來的指示,隨著大隊人馬回到重慶。到重慶後,她住在紅岩村。鄧穎超等八路軍辦事處的同誌忙著給康岱沙準備旗袍等上流社會淑女的服飾,周恩來則再次找康岱沙談話。
“周副主席,我不願意回家。我是跟父親談崩了才不辭而別的。而且,我不喜歡資本家的家,那散發著腐朽沒落氣息的家跟抗戰救亡的氣氛、跟人民悲慘的生活不一樣,我不能在這樣的家庭中生活。”康岱沙一見周恩來就說。
“你談的是關於應該怎麼看民族資本家的問題。資本家肯定有剝削,但是,在中日民族矛盾很尖銳的時候,總得都要服從抗日這個大道理,你要能夠把這些人都動員起來抗日,能夠讓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那不是就把抗日取得勝利的因素又增強了嗎?資本家的生活有腐朽的一麵,還有愛國抗日的一麵,我們就要爭取他們,爭取他們為抗戰能夠多做一些貢獻。這就是我在重慶的工作。康岱沙同誌,你的家庭社會關係很複雜,南京的一些高官顯貴,包括一些高級民主人士都到了四川,而你父親在四川又很有名,你隻要做好你父親、你二伯、你四叔的工作,就影響了他們周圍的人。而且還有於右任、邵力子、陳昌波他們長期住在你家,還有你的姐夫張平群,他是行政院的發言人,雖然經常跟我們的新聞發言人王炳南唱對台戲,但是,他們多少還有點愛國心,不願意當亡國奴吧!他們有愛國的一麵,也有能夠接受我們黨的政策的那一部分,某些政策,比如說不願意國共分裂,願意國共合作來共同抗日,這樣,他們就接受了我們的抗日統一戰線政策。你看,就拿邵力子這個人來說,他是主張中蘇合作的,中蘇要搞合作的話,對於我們抗日是有利的。”周恩來循循啟發道。
“好吧,為了抗日統一戰線,我願意回家。”聽了周恩來的話,康岱沙豁然開朗,終於答應了。
“你還記得家裏的電話號碼吧,提前給你父母打個電話,讓他們有個思想準備。康岱沙同誌,你回家如同你離家一樣,影響都很大,國民黨特務也會知道的,因此,你回家後,決不能暴露自己的政治身份,要爭取上學,平時盡量把自己搞得灰色一些,有情況就到曾家岩50號找我。”
第四天上午,康岱沙穿上鄧穎超給她準備的旗袍,新燙了發,乘周恩來的黑色小汽車回家了。當小車一進院子,家裏一大群人都迎了出來,康心之和他的太太走在最前麵。
“康先生,你托我幫你找的女兒,今天給你送回來了,你看你的姑娘回來了。”周恩來一下車,見到康心之夫婦,就指著站在鄧穎超旁邊的康岱沙說。鄧穎超就拉著康岱沙走到康心之夫婦麵前。康岱沙一見自己的雙親,激動地叫了聲:“爸、媽!”康太太一聽,眼圈立即就紅起來了。一個60來歲的老太太,一看見康岱沙,立即拉著她的手,高興地說:“哎呀,二姑娘,你回來了,這個共產黨好,真好!”“奶奶,共產黨沒有把我弄得青麵獠牙的吧。”康岱沙調皮地開起玩笑。一家人圍著康岱沙問長問短起來。周恩來見狀,也高興地笑著對康心之說:“康先生,我們現在還有事情,就不打擾了,改日再來府上拜訪。”說完,他便與鄧穎超離開了康家。
康心之:“我能走到今天,完全是因為當年總理給康家派了一個共產黨女大使”
康岱沙回家後,她的母親在周圍親友圈裏高興得逢人便說:“人家從延安把我女兒親自送回家了。共產黨講情義,說到做到,真了不起!”康岱沙回家的消息便如長了翅膀,很快就傳到成都、昆明,親友們都來信向康家表示祝賀,康家著實忙碌了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