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人”吃火炭(1 / 1)

知識導航

人類使用木炭的曆史已經很久遠了。在高溫的火爐中,木頭慢慢變成木炭。木炭無煙無味,發熱量大,燃燒時間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木炭來取暖、燒烤等,可想木炭燃燒後的溫度有多高,有人卻可以把燒紅的木炭拿在嘴裏吃,這是怎麼回事呢?他真的不怕燙嗎?

在我們身邊會出現一些有“特異功能”的表演者,他手拿一根筷子,從燒得正旺的爐火中夾出一塊紅火炭。他吹一口氣,炭火上火星四濺。他張開嘴,將這塊炭火送入口中,嘴唇輕輕動幾下,大嚼起來。他張開嘴,牙齒上,舌頭上,全是黑色的炭灰。

我們平常的茶水熱點,喝時嘴都會燙起泡,現在表演者將紅火炭一連吃幾個都沒問題,觀眾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把這種神奇的本領稱為“氣功”。

知識拓展

輕度燒傷如何處理

輕度燒傷的一般症狀為傷處皮膚發紅、疼痛,有明顯觸痛、滲出或起水皰。輕壓局部皮膚變白。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必須馬上脫離熱源,移出現場,將燒傷處浸泡於冷水中衝洗,可以減少傷口皮膚對外擴展蔓延。不要使用冰塊進行冷卻,這樣會使受傷部位越搞越糟,不可弄破創麵皮膚。生理鹽水清洗創麵;健康皮膚用肥皂水及清水洗淨,再用75%酒精擦洗、消毒。清潔創麵後局部敷塗藍油烴油膏或者蘆薈葉片汁,可促進愈合、預防感染,對輕度燒燙傷的治療效果很好。

表演時,表演者將木炭投入爐火中,待外表出現明火時夾出,用嘴一吹,火光閃閃,其實那火光不是炭火發出的,而是竹筷子的火。木炭表麵是紅火,內裏卻是黑心,所以夾在手上看一會兒,紅火漸退,放入口中,事先多準備一點唾液,雖然也感到燙,但是可以忍受,而且燙隻是一瞬間的事,木炭的黑心還是潮的,至少是沒有熱量。大口嚼起來,沒什麼特殊不適。

嚼吃第二塊時,嘴裏的濕炭灰可以充當保護層,所以,吃後幾塊,就感覺不到燙,隻有一股熱氣。

表演這個節目,首先,木質選擇;其次,加工適當,木炭是一種無定形的碳,燒透又不能燒過,燒好的炭,要迅速放入水中,拿出來,不得曝曬;最後,膽大心細,舌尖上多攢一點唾液,放入口中那一瞬間,上齶與舌及牙齒一起開動,動作越突然、越用力越好,頃刻將外紅內黑、外熱內潮的火炭抿成碎末。因此,他們並不具有所謂的“特異功能”,和我們平常人一樣,我們要用科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

碳是一種非金屬元素,無臭無味的固體。常溫下單質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溶於水、稀酸、稀堿和有機溶劑。

不同高溫下碳與氧發生的反應不同,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鹵素中隻有氟能與單質碳直接反應;在加熱下,單質碳較易被酸氧化;在高溫下,碳還能與許多金屬反應,生成金屬碳化物。碳具有還原性,在高溫下可以冶煉金屬。

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晶態單質碳,如金剛石、石墨;有無定形碳,如木炭、焦炭;有複雜的有機化合物。碳化合物一般從化石燃料中獲得,然後再分離並進一步合成出各種生產生活所需的產品,如乙烯、塑料等。

冶鐵和煉鋼都需要焦炭。在工業和醫藥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極為廣泛。碳是一種很常見的元素,它以多種形式廣泛存在於大氣和地殼之中。碳單質很早就被人認識和利用,碳的一係列化合物——有機物更是生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