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紅枸杞百裏香保健茶(1)(2 / 2)

二、改變三個惡性循環

1.改變生育觀,消除貧窮根。固原地區在落實“控製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這一基本國策方麵作出顯著的成績。但由於我區人口基數,按當地生態環境承載量計算相對比較大;育齡婦女年齡構成年輕、生育觀念落後;受人口增長慣性的影響,要使人口增長的速度放慢,任務十分艱巨。僅我們固原一中高二年級486餘人,對固原5個鄉的16個行政村,3217戶所作逐戶調查反映,我區的人口問題仍不容樂觀。超生現象非常普遍。“早生貴子,栽根立後;重男輕女,養兒防老;兒孫滿堂,多子多福”等陳舊的生育觀仍很濃厚,有人說“寧肯傾家蕩產,絕不斷子絕孫”。所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質,樹立正確的生育觀,顯得極為迫切。據我們調查統計,文化層次愈低,多胎率愈高;撫養指數愈高;子女享受文化層次愈低。反之亦然。這種低素質的家庭細胞,給整個社會的進步、文明、富裕埋下了劣根。所以,要致富必先徹底改變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惡性循環。

2.控製人口增長,維護生態平衡。生態係統是人類發生、發展的源泉和搖籃。人類的生存發展不僅受到經濟規律的製約,而且也受到了自然規律的製約。生態係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人們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呼吸的氧氣,都由生態係統供給。在自然界發展的過程中,生態係統形成了一種相互適應和協調的動態平衡,這種相對平衡,叫做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可以因為某因素作用被打破,經過一個階段,又可以被新的生態平衡所替代。因此,生態係統能夠不斷的發展和進化。我們所說的維護生態平衡,並不是保持原有的平衡一成不變,而是要人類對生態係統的幹預不超出其調節能力,使其向著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

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也是大自然的主人,人類是在不斷改造和利用生態係統的過程中發生發展的。但人也是大自然生態係統的一個成員。人類生活在生態係統中,並依賴於生態係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因此人類對大自然的一切幹預,必然也反過來影響人類自身。

如果人類改造自然的鬥爭符合自然界客觀規律,則生態係統會向著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反之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破壞了生態平衡,人類自身將受到自然的懲罰與報複。固原地處黃土高原,曆史上曾是植被繁茂的森林草原帶,適宜人類居住和從事農牧業,是我國古文化發祥地之一。後來,由於人口的猛增,人均耕地麵積下降,加之人口素質低,科學種田跟不上,產量低,人們為了求得溫飽,隻有擴大種植麵積,於是大麵積的毀林墾荒,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了環境惡化,氣候逐年惡化,雨量減少,災害增多,農作物歉收或無收。然而,人們為了生存,隻能重蹈破壞生態環境的覆轍,繼續掠奪性的開采。更可怕的是在20世紀60年代政府提出“向荒山要糧!”植被進一步遭到破壞,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因此,固原脫貧致富:(1)要繼續控製人口增長。(2)要借助“引黃”上山或“引涇”入清等水利措施,有計劃地采取開發性移民,留出山區退耕還林、還牧、恢複生態平衡。否則,貧困沒有盡頭。固原要脫貧致富必須改變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