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尋找素材。教學生學會提煉生活中有意義的事。從家庭、學校、國家、社會到整個大自然,處處留心,隨處可撒網捕捉。人間萬象任其評說,樹立起既要讀有字的書,也要讀“無字的書”的觀點,在實踐中豐富自己。鼓勵學生廣聞博覽,古今中外,文理通達,給大腦施足基肥,知而獲智,智達高遠,知識越多,能力越強,接受新事物越快。報的內容越豐富,越吸引讀者,更易於交流,促進知識與智能的良性循環。
要求學生善於采集零瓊碎玉。(1)瀏覽各類刊物,擷取適用資料。包括儲報、剪報、複印、摘抄、劄記、編索引……還要教會學生常備一些繪畫、書法等工具書籍。(2)慧眼識寶,撿舊利廢。如收集舊書簽、舊掛曆、舊請柬、舊賀年卡、舊食品盒等各種廢舊裝飾品,借用其中優美的文字和圖案,點綴其報頭、花邊、標題、專欄。上述取材方法,根據需要,因時而異,靈活選擇,綜合運用。經過一段時間,將采集的這一串串“瑰寶”與《手工藝報》一同集體展出,學生們相互切磋,取長補短,這既是知識與技藝的交流,又是思想和認識的交流,也是對學生鑒賞能力的培育與提高。並使其養成“成物不可損壞”,珍惜社會財富的傳統美德。
3.辦報步驟。
(1)版麵設計:模擬鉛印報、黑板報的優點加入個人構思,力爭做到內容與形式和諧、文字與插圖和諧、編排藝術與讀者心理和諧。既顯得新穎別致,又富有創造性,給人以美感。
(2)先在草稿上畫版,合理安排報頭、報邊、文章、插圖及各欄目位置,再用鉛筆正式製版。確定無誤後,先書寫,後繪畫,先一版,後二版逐步完成。
(3)一版常以討論中心問題為主,適當再編一些新聞、評論、插圖等豐富版麵。二版(副刊)應絢麗多彩,如詩歌、散文、漫畫、連環畫、小知識、小製作、小小說、小發明、小品劇、書法、篆刻、名人軼事、名人名言、學習方法等,讓學生自由而盡情地去發揮。
(4)正文書寫可以用暗格或明格,要求為蠅頭小楷(毛筆、鋼筆均可);書法作品例外。
(5)顏色選用,深淺適中、濃淡得宜,版麵整體色調和諧、異彩紛呈。
(6)報名為“手工藝報”統一式樣,規格為10厘米,報頭、報邊、標題、專欄應盡心精心“美容”。
三、最佳《手工藝報》民主賞評參考標準
1.內容健康,形式活潑,主題鮮明,格調高雅,富有文采。
2.版麵構思巧妙、不淩亂,做到“三個和諧”;欄目新穎、題材多樣。
3.書寫工整,疏密有致;標點正確,無錯別字,無塗改痕跡。
4.八開見方,兩麵書寫;圖文並茂,比翼齊飛,處處有創意。
5.能結合實際,反映生活角度廣,信息量大。
6.融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爐。
(《寧夏教育》2009年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