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班級德育量化管理的嚐試(2)(1 / 3)

“當了一天的‘民主班長’確實很‘累’,總覺得自己承擔了一份很重要的責任,樣樣都得眼到、口到、手到。尤其見到個別人的不良表現,心裏馬上感到很惱火。不對他們‘繩之以法’,怕同學說我‘執法不嚴’,顯得無能;要是秉公辦事,又怕傷了同學的麵子,得罪了人。有位同學向我建議‘睜一眼閉一眼算了’,可是今天的我似乎與往日不同了,平時我還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而今天我雖不敢說是‘執法如山’,但是我的想法跟這位‘好心’的同學在心理上完全不一樣,倒有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工作勇氣。真是當‘民主班長’與不當‘民主班長’不一樣。”

“做了一日的‘民主班長’使我感到身上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與同學們有同感———當班長很‘吃力’。但是一天的實踐活動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糾正了過去的一種錯誤的看法:我是一個犯過錯誤的學生,過去沒有當‘民主班長’時,總覺得很自由,認為班幹部對我的嚴格要求,是跟我過不去,找我的麻煩。於是常跟班幹部頂‘牛’,甚至發展到叫來校外的‘哥兒們’打了班長。今天我當了班長,總希望每個同學都聽我的指揮。如上自習的鍾響了,還有少數女同學在吵吵嚷嚷,我見她們‘太自由’心裏很不是個滋味。想去製止又不敢說,怕她們不聽我的指揮;不說呢,又是‘民主班長’的失職,辜負了老師和同學們給我的權力和對我的期望。我鼓起勇氣說了聲:‘靜一靜!’教室裏立刻鴉雀無聲,出乎我的意料。我意識到了人的自尊,與此同時,我似乎也意識到一種嚴厲的批評,好像他們在說‘你平時做得咋樣!今天有什麼資格教訓別人……’眼前的情景敲擊了我的心靈,從此我終於理解了班幹部,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正人先正己。’”

的確,在這一製度剛試行時,就有很多同學為了使自己能夠在大家麵前堂堂正正地講話,順順利利地開展工作,十分注意自我約束、自我完善,嚴格要求自己。就拿常愛跟班幹部頂嘴的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幾位來說,他們做起“民主班長”來,個個都是“黑包公”,管人時鐵麵無私,被管時支持理解。團支部、班委會給凡是工作出色的“小包公”都頒發了“包公獎”。久而久之,他們不僅成了班內的“順民百姓”,而且不少成了學雷鋒的積極分子。他們已把紀律、規範這些強製要求轉化成了內部的需要,人人爭先恐後為“治理”班級獻計獻策,班裏的向心力增強了,學業成績也相應提高了,班風一日日好轉,形成了一個求實、團結、奮發、向上,人人關心集體、關心他人的良好風尚。

學生們在這樣的集體中養成了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受到了有益於終生的教育。

(《寧夏教育》1995年4期)

中學生一日行為規範歌

起床與到校

黎明即起,理裝到校;

書籍文具,樣樣帶好;

告別父母,切莫忘了;

靠右行走,禮讓關照;

穿越馬路,左看右瞧;

把握時間,不可遲到;

臨門下車,推車進校;

見到同學,點頭問早;

遇到師長,敬禮問好。

早操與早讀

清點人數,準備上操;

集合整隊,召之即到;

步伐整齊,呼亮口號;

認真操練,掌握技巧;

功夫到家,體質練好;

上操完畢,速歸教室;

美妙晨光,早讀甚好;

光陰似箭,珍惜分秒;

外語練聲,中文讀誦;

標準語音,人人做到。

上課與下課

預備鍾響,速進教室;

準備書籍,靜坐思考;

溫習前節,預習勿少;

承上啟下,思路一條;

教師上堂,起立問好;

萬一遲到,要喊報告;

老師許可,歸位坐好;

提問考試,秩序良好;

教師講解,勤於思考;

碰到疑點,舉手報告;

師生問答,要講禮貌;

絕不允許,有聲喧鬧;

上台做題,隨叫即到;

迅速做完,回位坐好;

布置作業,聽清記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