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鳥類家族2(1 / 3)

鶴類

喙長而直,頭部常有裸皮。體型似鷺類,後趾稍短且比前麵三趾要高,不能在樹上棲息,而有別於鷺類和鸛類。與鸛不同的是,鶴還可以發出響亮的叫聲。全世界有15種鶴類,我國分布有9種。

丹頂鶴(Grus japonensis)

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眼先、臉頰、喉及頸側黑色,自耳羽有寬白色帶延伸至頸背。翼大尾短,次級飛羽及長而下懸的三級飛羽黑色,當兩翼折疊時,整個飛羽恰好覆蓋在尾羽上麵,常常使人誤以為它有一個黑色的尾羽。頭頂的皮膚裸露,呈美麗的朱紅色,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故稱丹頂鶴,是人們最熟悉的珍禽。繁殖於我國東北開闊的蘆葦叢或多草的沼澤地帶,每當溫暖的春天,它們從遙遠的南方千裏迢迢趕來,雌雄成對地嬉戲、鳴唱,“嗬—嗬—”的鳴聲嘹亮高亢,在一兩千米外都能聽到,所以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的詩句。

鶴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的鶴文化有著悠久的曆史、豐富的內涵,中華民族在多個文化領域,創造了燦爛的鶴文化。據統計,從西周至清代,共有120多位文人寫下了160篇詠鶴的詩詞歌賦。丹頂鶴已成為人們吉祥幸福、健康長壽、愛情忠貞的象征。中國民間就流傳著許多諸如鬆鶴長春、龜鶴延年、六合同春等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甚至連清朝一品文官的官服都是仙鶴圖案;很多地名都是以鶴的名字來命名,如白鶴山、鶴江、鶴湖、鶴嶺寺、白鶴觀等。

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膾炙人口。

丹頂鶴名字的由來

1776年西方人穆勒依據采自日本的標本將其命名為Grus japonensis,也即“日本鶴”,英文名為Japanese Crane。實際上它的主要繁殖地區在中國東北的烏蘇裏江、鬆花江與黑龍江中遊一帶,因此其英文名也稱作Manchurian Crane(滿洲鶴)。後來,國際鶴類基金會建議統一使用Red-crowned Crane(丹頂鶴),得到了國際上的普遍認可。

鬆鶴延年

在中國,人們常把仙鶴和挺拔蒼勁的古鬆畫在一起,作為延年益壽的象征。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實際上鶴類棲居在沼澤地帶,是從不上樹的,它與生長在高山丘陵中的鬆樹是毫無關係的。將鶴與鬆樹畫在一起,也許隻是藝術創作上的一種想象。

仙人的坐騎

丹頂鶴是長壽之鳥,據說其壽命可達50~60歲,在鳥類中可算得上是老壽星了,古代就有“鶴壽千年”的說法。又因為鶴的體態優雅飄逸,因此還常被稱為仙鶴。在我國的道教中,象征著長壽、行動飄逸的仙鶴,既被看作是仙人的化身,又被當作仙人的坐騎。傳說道教創始人張天師在鶴鳴山煉丹服氣,感動太上老君下界授以秘籍,故得道成仙,騎鶴上天。故古人稱鶴為“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此外,古代民間還把離開塵世比做“駕鶴西歸”,這是對於死的一種婉轉說法,含有對死者的尊敬、祝福之意。

大鴇(Otis tarda)

大鴇是一種大型的陸棲鳥類。它們善於奔跑,但飛行能力也很強,是當今世界上最重的飛行鳥類之一。大鴇的雌雄差異很大,雄鳥體長約1米,體重7~8千克,而雌鳥體長僅約70厘米,體重僅3千克,體型相差了一倍。此外,雄鳥喉側還生有兩簇長須狀的羽毛,而雌鳥無。

百鳥之妻

關於大鴇還有另外一種沒有科學依據的錯誤傳說:大鴇隻有雌鳥卻沒有雄鳥,是“百鳥之妻”,可以與任何一種雄鳥進行交配來繁衍後代(古人將妓院的老板娘稱為“老鴇”想必就是由此而來)。一方麵可能是由於大鴇雌雄差異較大,使人產生它們並不是同一個物種的錯覺;另一方麵也可能是由於雌雄鳥僅在交配期才一起生活,其餘時間則很少在一起,使人們誤以為大鴇隻有雌鳥而沒有雄鳥。

鹮嘴鷸(Ibidorhyncha struthersii)

紅色的嘴,長而下彎。一道黑白色的橫帶將灰色的上胸與其白色下部隔開。常棲息於石頭多、流速快的河流中,以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鴴鷸類

又稱濱鳥,是涉禽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一類。它們的嘴有長有短,形態各異。

鴇的由來

為什麼叫鴇呢?傳說有一種鳥,它們集群生活時,總是70隻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家族。自古人們在描述這種鳥時,就把它的集群個數聯係在一起,在“鳥”字左邊加上一個“七十”,“鴇”就由此而得名了。

金眶鴴(Charadrius dubius)

喙短,腿相對較長。眼睛很大,有金黃色的眼眶,主要依靠視覺捕食表層的食物,這有別於鷸類的依靠觸覺捕食。覓食方式大都采取站立觀望、跑動啄食、繼續站立觀望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