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鳥類形態特征(2 / 2)

較狹長形翼

翼較窄而尖,初級飛羽之間不具翼縫。適應於疾飛,特別是水平飛翔,能夠在空中迅捷地抓捕獵物。

極狹長形翼

鷗類大都長有長而狹窄的翅膀,這樣的翅形在提供升力時,可以有效地減少下拉的阻力,能夠在強而穩定的氣流中作持續滑翔。

長而寬闊形翼

翼長而寬,初級飛羽間有顯著的翼縫。適於機動性的滑翔,利用小範圍的上升氣流作往返的盤旋。

足型

鳥類足趾的形狀與它們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在地麵行走的與在樹上攀援的鳥類分別具有不同的足趾組合。同樣,生活在濕地沼澤的鳥類,趾間還具有發達程度不同的蹼。

不等趾型足

這類足三趾向前,一趾向後,適合抓握,大多數鳥類都屬於這種足型。

並趾型足

四趾的排列如不等趾型,但向前的三趾基部聯合。

對趾型足

啄木鳥、鸚鵡和杜鵑類的鳥,它們的腳趾兩個向前兩個向後(一、四趾向後,二、三趾向前),這樣有利於更好地在樹上攀爬。

異趾型足

與對趾型相似,腳趾也是兩前兩後,但是一、二趾向後,三、四趾向前。

半對趾型足

貓頭鷹類平時是三趾向前,一趾向後,但當抓捕獵物或抓握樹幹的時候,外趾可以轉向後而形成兩前兩後的趾型,有利於抓握。

前趾型足

這類足四趾都向前,基本沒有抓握能力,雨燕的足就屬於這一類。

許多遊禽類都生有腳蹼,當它們在水中遊泳時,蹼就像船槳一樣劃水,推動它們在水中運動。食肉鳥類趾的末端還長有鋒利的爪,可以在捕獵過程中緊緊地抓住獵物。

凹蹼足

這種足與蹼足較為相似,但前三趾間的蹼膜中部多凹入。例如鷗類的足。

蹼足

前三趾間具較完整的蹼。例如雁、鴨、天鵝等的足。

全蹼足

後趾微移向前,四趾間均有蹼膜,並相連成片。例如鵜鶘、鸕鶿、軍艦鳥等的足。

瓣蹼足

前趾兩側的蹼似葉狀瓣膜,這類鳥足稱為瓣蹼足。如、骨頂雞、瓣蹼鷸等的足。

半蹼足

一些涉禽類向前的各趾在基部也有微小的蹼膜相連,形成半蹼足。如一些鸛類、鷺類、鶴類、鴴鷸類的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