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鳥類形態特征(1 / 2)

鳥類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其喙、翼、足均發生了一係列適應性的變化。形形色色的喙是與不同食性相適應的;而運動方式的多樣化,則造就了鳥類翼和足的形狀及結構的相應變化。因此,根據鳥類喙、翼和足的形態特征,我們就可以大致知道它們的生活環境和食物類型。

喙型

鳥類的前肢特化成為翼,大多數鳥類隻能依靠喙來取食。由於生活環境不同,鳥類的食性也是千差萬別,它們有的喜食果實,有的專食種子,有的愛吃昆蟲,有的吸食花蜜,還有的擅長捕魚、吃肉等。因此,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不同取食方式的鳥類也進化出了與食性相符的不同形狀的喙。

錐狀喙

食穀鳥類的喙呈錐狀,底部能產生強大的壓力,它們可以用自己的喙打開種子和穀物的外殼,隻吞掉其中“好吃”的部分。

細而彎的喙

許多以花蜜為食的鳥長有細而稍彎曲的喙,這樣它們就能從容地將喙伸到花管當中吸食花蜜。

超大的喙

犀鳥長有超大的喙,顯得和身體很不成比例。它們主要吃一些果實和種子,碩大的喙在進食的過程中並不顯得笨拙,反而運用得十分靈巧。

帶鉤的喙

猛禽的喙呈鉤狀且十分尖銳,適合撕下獵物的肉,再把肉撕成小塊吞咽下去。

細長的喙

許多涉禽類都長著細長尖利的喙,在池塘或沼澤地裏啄食魚類和青蛙。鷸類的喙細長形,主要用來覓食灘塗泥土中的無脊椎動物。

短而闊的喙

在空中飛捕昆蟲的鳥類的喙都很短,基部寬闊,飛行中可以張開嘴兜捕昆蟲。

扁狀喙

大多數雁形目鳥類的喙都是扁的,靠它來啄取水草和濾食水中一些小的食物。

鋸齒狀的喙

秋沙鴨的喙的邊緣呈鋸齒狀,即使是身體非常光滑的魚也逃脫不了它的捕食。

纖細的喙

小型食蟲鳥的喙非常纖細,它們會在枝葉間啄食小的昆蟲。

堅硬的喙

啄木鳥的喙非常堅硬,可以像鑿子一樣啄擊樹幹,以便取食隱藏在樹皮底下的害蟲。

翼型

鳥類具有翅膀,由於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各種鳥類的飛行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極善於長距離飛行,有的是短程飛行的冠軍,有的可以幾乎不扇動翅膀就能翱翔於天空,還有的翅膀退化不能飛翔:導致鳥類的翅膀在形態上有很大的差異,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翼型。

橢圓形翼

生活在森林及地麵的鳥類所具有的翼型。翼短而寬,翼端呈圓形。這些鳥類飛行的距離通常不是很遠,但能夠短時間內迅速起飛和加速,在密林間穿梭飛行,有較高的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