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柯普登場(1 / 1)

雷迪對鴨嘴龍的推測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是最早提出恐龍能直立的科學家,這是難能可貴的。由於缺乏化石證據,當時幾乎所有的平民百姓和科學家都相信恐龍就應該像蜥蜴一般慵懶地爬行,直立這種姿勢應該隻有高等的哺乳動物才能擁有。雷迪的推測衝破了自居維葉描述滄龍後近60年裏人們對古爬行動物的看法,令人們耳目一新。

雷迪雖然提出鴨嘴龍像袋鼠一樣直立,但畢竟是用哺乳動物來推測爬行動物的第一人,這個結論如此大膽,以至於雷迪自己都有點猶豫,他雖然是一個時代的開創者,但雷迪素來溫和的性格也決定了他有優柔寡斷的一麵,他為自己推翻了居維葉、歐文這些學術泰鬥的成果而感到忐忑不安,總擔心是自己太魯莽了。幸好,雷迪有一位以性格暴烈、為人激進而聞名的學生,他就是柯普,美國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恐龍曆史,其大半要靠他來承擔。

後生可畏,柯普就是最生動的例子。柯普於1840年7月28日生於費城,其家庭信奉貴格會(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派別),他從小就對自然史很感興趣,6歲時便記錄了自己對魚龍化石的觀點。在雷迪研究鴨嘴龍的那一年,柯普剛剛年滿18歲,但在學術上已經初露鋒芒。他向費城自然科學院投了一篇關於火蜥蜴與如何完善蠑螈分類的論文,這篇文章旁征博引、舉例翔實而且頗有心得,很快引起了學術大腕兒們的關注,於是被吸收為史密森研究院大地懶社的會員,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聽雷迪的比較解剖學課程。

3年後的1861年,柯普順利當選為費城自然科學院院士,此間他已經寫出了近30篇關於蛇、蜥蜴和兩棲類分類的論文,數量之多、速度之快令那些老前輩們咂舌。

柯普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成績,很大程度上與他的性格有關:這位年輕人擁有熾焰一般的工作熱情,他對學術研究的狂熱已經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更引人注目的是柯普那永不消逝的自信心,喜歡他的人說他魄力懾人,討厭他的人則大肆批評他自命不凡,柯普雖然飽受指責,但他從來沒做出過任何讓步,他的歲月堪稱戰鬥的一生,也許,科學史上的某些重大進步確實需要“偏執狂”才能完成,正如同布魯諾與日心說、納什與博弈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