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聽了,不禁吃了一驚:“此話當真?”“當真。”“不假?”“不假。”於是,玉皇大帝連忙降下一道禦旨,要派一位大神當職,去管理民間的衣食住行。禦旨一下,各位神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肯接旨。
這時候,忽聽南天門外,一聲吆喝:“諸神退後,這差事我幹啦!”抬頭看時,隻見是一位光頭頂,胖乎乎,腆著個大肚子,眯縫著一雙眼,笑哈哈的尊神——彌勒佛。這彌勒佛心胸寬,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門外觀賞風景,也覺得無聊,正想著給人們辦點好事,便自動擔當這一重任。
卻說這彌勒佛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們過一個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春節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於是,人們便遵照他的意願,逢集上會辦年貨,實打實地忙開了。彌勒佛還具體規定: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買東西;二十八,把豬殺;二十九,打黃酒;三十,吃扁食……同時,要把各路神仙都請到,香箔紙錁,準備齊全。到了初一,也就是新年的頭一天,家家都要五更起,放鞭炮,穿戴整齊,相互祝賀,盡情吃喝玩樂。同時,還要走親訪友,上墳祭祖……
這樣一來,人間真是太平無事了。玉皇大帝撥開雲頭,俯視人間,一片歡樂景象,心裏自然高興。這樣雙過了幾天,到了初五,天剛蒙蒙亮,忽然傳來一陣吵吵聲。原來是薑太公的老婆(人們稱她為髒神,專管茅房、糞土)正在跟大肚子彌勒佛吵架呢。
原來,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髒神給忘了。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髒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曆。
不想,這幾聲炮傳到天宮,玉皇大帝正在那裏下棋,聽到炮響,以為人間又出了什麼事,使派財神到人是察看。財神是天上主管金銀財寶的神,他來到人間一看,到處都是香箔紙鋰,高興得就忘了回去了。
玉皇大帝又派倉下凡,倉官是專管倉庫的神,他看到家家戶戶堆滿了饅頭借香,也不願回天。
玉帝又派了幾位神仙下凡,仍然沒有回音。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月了,玉皇大帝的棋也下完了,他忽然想起派下去的幾位神仙都沒有回來,便親自到人間察看。當他看到人們穿得新嶄嶄的,吃著大米白麵加肉菜,涻活也不幹,心裏十分生氣,便召來彌勒佛喝道:“我叫你掌管民間諸事,你盡讓人們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彌勒佛笑嘻嘻地說:“陛下息怒,你要我管人們的吃穿住行,可並沒有叫我讓人們幹活呀!”一句話,說得玉帝閉目無言。玉帝一想,也對,既然已經這麼辦了,那一年也隻能有此一次,開春以後就要下地幹活。所以,從那以後便留下了舊例,一年有一次春節。
春節作為中國最大的節日,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產生了許多習俗,像祭灶王爺、掃塵、貼春聯換門神、年畫、倒貼神字、吃年夜飯、除夕守歲和爆竹、壓歲錢、拜年、新年贈橘、回娘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