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硬度,楓木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硬楓,稱為白楓、黑槭;另一類為軟楓,稱為紅楓、銀槭等。一般來說,軟楓的強度要比硬楓低25%左右,因此在使用麵及價格上,硬楓要遠優於軟楓。
楓木中的品種尤以北美的糖槭和黑槭最為著名,俗稱“加拿大楓木”,木材硬度適中,木質致密,花紋美麗,光澤良好,而且木紋中常現鳥眼狀或虎背狀花紋,是裝潢用的高檔木材。此外,楓木在美國和歐洲有著悠久的曆史,通常,早期的槭木灰可作為肥皂使用,在20世紀20年代,槭木是飛機螺旋槳的用料,直至如今,槭木仍是家具、地板、運動器材的高檔用材。
10.植物“木乃伊”——烏木
烏木是川人對“陰沉木”的俗稱。2000~10000年前,古四川地區大地發生自然變異,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窪處。其中,烏木就是由這些被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以及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炭化過程而形成,因而,它又被人們為“炭化木”。
烏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條大江及其支流區域,為四川省的寶貴自然遺產,也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裏大多數烏木的年代均在距今2000~40000年之間,因而,素有“木材活化石”的美稱。烏木曆經歲月滄桑,飽受多種自然外力和內力的相互作用,從而造就了它怪異、古樸、典雅,儀態萬千的天然形狀。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烏木長期埋於地下,正處於向化石轉變的階段,故特性介於木石之間。可以說,經過大自然千年磨蝕造化,它兼備了木之古雅與石之神韻,質地堅實厚重,色彩烏黑華貴,斷麵柔滑細膩,且油性大、耐潮、有香味,不腐不朽、不怕蟲蛀,渾然天成、永不褪色,集“瘦、透、漏、皺”的特性於一身,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正因如此,烏木享有“植物木乃伊”的美譽。
此外,烏木還是製作藝術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某些優質烏木本質已近似紫檀,價值甚至超過紫檀,故外國人驚歎烏木為“東方神木”。
在醫學上,烏木還有顯著的促進血液循環、延年益壽的功能。
蜀人視之為辟邪納福之寶。
烏木的種類繁多,如麻柳樹、青岡樹、香樟樹、楠木、紅椿木、紅豆杉、馬桑、黃柳木、黃柏、槐木、檀木等。
據記載,並不是所有的古木在陷入地下後都能成為烏木,它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木種和特殊的生態環境,一般隻是帶有香味和殺菌特征的樹種才能形成烏木,如能夠形成烏木的原生古樹僅為紅椿、楠木、青岡、麻柳、香樟、花楸等少有的幾種,由於這些木材本身含有桉脂油等天然防腐劑,因而能在特定的缺氧環境中深埋千萬年而不腐。另外,在四川德陽市綿遠河一帶還發現了直徑為3米的大烏木,由此可見,遠古時代的生態環境是多麼的美好、壯觀。
烏木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名貴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貴及地位的象征。在古代,達官顯貴、文人雅士喜愛把“陰沉木”家具及出自烏木雕刻的藝術品視為傳家、鎮宅之寶,辟邪之物。曆代以來,特別是明、清時期,烏木尤其成為各代帝王建築宮殿和製作棺木的首選之材。尤其是清代帝王,更是將其列為皇室專用之材,民間不可私自采用。因而,我們可從中看出,這時的烏木實在是貴在難求,以致使它變得更加少見而珍稀。
烏木為不可再生資源,數量非常稀少。在“天府之國”四川,素有“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和“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靈”的民諺。事實上,烏木的珍貴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木頭的範圍,並不是一般木頭所能企及的,可將其列為“珍寶”的範疇。現今,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寶苑”裏,就珍藏有陰沉木雕刻而成的巧奪天工的藝術品。此外,一些天然造型的烏木藝術品也極具收藏價值。
11.帝王之木——紫檀木
紫檀別名“青龍木”,屬於木材中的豆科紫檀屬中特別硬重的一類樹種的統稱,顏色深紫發黑,質硬,為紅木材質中最高級的一種用材,非常適於用來製作家具和雕刻藝術品。一般來說,用紫檀製作的器物經打蠟磨光不需漆油,表麵就會呈現出緞子般的光澤,因此說用紫檀製作的任何東西一般都為人們所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