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老齡櫸木的木材帶有赤色,因而又名“血櫸”或者“紅櫸”,它比一般木材堅實,但屬硬木類。另外,某些櫸木有天然美麗的大花紋,層層如山巒重疊,紋色兼美。
總的來說,櫸木雖然不屬於華貴木材,但它既可供建築及器物用材,又可供造船、建築、橋梁等用。在明清傳統家具中,尤其在民間,用途極廣。通常,這類櫸木家具多為明式,其造型和製作手法與黃花梨等硬木家具基本相同,具有相當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
目前,我國木材市場出售的櫸木多為進口,其木質性能穩定,屬於中高檔次的家具用材,主要產地為歐洲和北美地區。
7.雕刻之木——椴木
椴木又叫菩提木或美洲白木,是一種普通的木材,材質較軟,重量輕,強度比較低,屬於抗蒸汽彎曲能力不良的一類木材。它沒有心材抗腐力,白木質易受常見家具甲蟲蛀食,但可滲透防腐處理劑而且釘子、螺釘及膠水固定性能良好。其特點主要為有油脂,耐磨、耐腐蝕,不易開裂,木紋細,易加工,韌性強。一般來說,椴木經砂磨、染色及拋光後,能獲得良好的平滑表麵,同時,它也是國內樺木、白木蓮等白色樹種的最佳替用材料,主要為家具、樂器、雕刻品、車製品、模製品、圖案製作、室內細木工製品等用材,此外,其重要的專業用途為製作軟百葉簾。
椴木若作為家具用材,則主要選擇那些顏色黃白,材質略輕軟,紋理通直,結構略細,有絹絲光澤和柔軟感的材料,且還要考慮木材在鋸解、旋切、鑽孔、開榫、釘著、膠接、油漆、著色等方麵的性能是否良好。
8.觀賞之木——榿木
榿木又名水冬瓜、水清岡,從生物分類學角度來講,屬樺木科赤楊屬。
據相關數字統計,樺木科榿木屬植物中,約有30種觀賞和材用灌木和喬木,它們遍布北半球和南美西部,生長於寒冷和潮濕地區。
不過,與樺木不同的是,榿木的冬芽有柄,具翅的小堅果散布以後,球果狀的果苞仍留在樹枝上;樹皮猶如鱗片狀,有些種類近乎白色,有些種類屬於灰褐色;葉卵形,互生,有鋸齒,常淺裂;初展開時有黏性,成熟後有光澤,脫落時不變色。榿木根係發達,耐潮濕土壤,常種植於河邊,用以防洪和防水土流失。在植物被濫伐的地區,榿木是最先出現的木本植物,雖壽命一般較短,但可增加土壤的有機物質及氮含量,為種植壽命更長的樹木準備條件。
我國榿木產於四川中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此外,貴州北部、甘肅南部、陝西西南部,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廣東、江蘇等地有栽培,常組成純林或與馬尾鬆、杉木、柏木等混交,與楠木、柳杉混交生長良好。
醫學方麵,榿木對真菌病以外的病害有免疫力,通常以種子繁殖,也可用插條或根出條栽種。
它的木材是淡黃色至紅褐色,紋理細,耐用,水浸不壞,可用製家具、車削產品、門窗及燒炭。
榿木適於作公園、庭園低濕地的庭蔭樹,或作混交植片林、風景林,或作防護林、公路綠化、河灘綠化等,其功能主要用來固土護岸,改良土壤。
此外,北美樹種中,有的紅榿木大多為高大喬木,葉下表麵有鏽色毛;白榿木是一種早花喬木,細枝和芽橙紅色;斑點榿木為小喬木,具有明顯的白色,瘤狀皮孔;美洲綠榿木,葉芳香;錫特卡榿木較高大;山榿木是灌木狀喬木,葉上有黃色或橙褐色中脈,枝條下垂,樹冠穹頂狀。
歐洲榿木(即黏性榿木)有時被稱為黑榿木,因樹皮及果實色深而得名,廣布歐亞,有幾個變種在北美種植。在歐洲,綠榿木是一種歐洲灌木,葉亮綠色,先端銳尖;另外,白榿木(即灰白毛榿木)的幾個木種可用作觀賞植物。
一般來說,紅榿木和歐洲榿木是重要的用材樹木,而歐洲榿木、意大利榿木、日本赤楊、中國東北榿木、斑點榿木和海濱榿木都是觀賞植物。
9.秋色之木——楓木
從生物分類學角度來講,楓木屬槭樹科,槭樹屬,因而又名槭木,是一種溫帶樹種,其木材呈灰褐至灰紅色,年輪不明顯,管孔多而小,分布均勻;紋裏交錯,結構細密而均勻,質輕而較硬,花紋圖案優良;容易加工,不過,其切麵欠光滑,幹燥時易翹曲;此外,油漆塗裝性能好,膠合性強,是建築裝飾的良材,一般主要用於板材類貼薄麵。
在我國,楓木分布廣泛,南至雲南,北至東北均有出產,不過,主要是產於長江流域以南及台灣等地。總的來說,有的國產楓木材質偏軟,結構疏鬆,花紋不明顯,光澤差,與歐美產的槭木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國也有一些品種的質量與舶來品相近,質量好,尤其是部分板材也有鳥眼狀和虎背紋,可謂是楓木中的“上品”了。據統計,全世界有150多個楓木品種,分布極廣,如北美洲、歐洲、非洲北部、亞洲東部與中部等地均有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