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績效有不同的影響,企業績效對有的信息比較敏感,當年就會表現出來,對其他信息披露反映遲鈍,在未來才能反應。某些利益相關者的信息披露給企業帶來長遠影響,短時間影響可能不顯著。筆者認為不同的CSR利益相關者信息披露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不同,即得到本文H3:
H3:披露不同的CSR利益相關者信息與當期及下期經營績效的關係不同。
三、 實證設計
1. 數據來源和樣本選擇。CSR信息沒有統一載體,僅關注年度財務報告不夠,本文CSR綜合信息來自2009-2011年國泰安數據庫、上證報、中證報、金融界、CSR中國網(CSR-CHINA),CSR分項信息源於員工安全與福利報告、環境治理報告、企業財務年報、生態係統委員會和環境治理檢測報告、招股說明書、股東會議記錄、企業參與公益事業報告等。樣本篩選如下:(1)剔除ST,*ST的樣本;(2)剔除發行B股、H股樣本;(3)剔除數據缺失樣本;(4)對關鍵變量做上下1%縮尾處理,最後得到404家公司共計798個樣本觀測值。
2. 變量計量。
(1)企業經營績效。淨資產收益率不受股權稀釋的影響,通常將其作為衡量資本收益率的指標。我國證監會用作衡量企業經營績效;而每股收益較為靈活,體現了企業當期及未來期間的價值,但受市場影響較大,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綜合性指標。本文用淨資產收益率(ROE)及每股收益(EPS)衡量企業經營績效。
(2)CSR信息披露指數。企業應該平等對待披露對象,即員工、股東、債權人、社區、環境、社會等,否則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如若忽視股東和債權人責任,企業融資困難;若忽視員工權益,員工工作積極性降低,影響企業發展;若忽視社區利益,會受到社區的相應抵製和反對;若忽視環境責任,發展會受到政府製約,治理環境成本和代價很高,本文對CSR各利益相關者賦予相同權重。本文CSR最高分為76分,最低分為0分。各大類信息披露指數最高為1,最低為0,部分披露的則信息披露指數在0和1之間。
(3)控製變量。企業的經營績效還受規模、增長性、行業、資產負債率等因素影響,本文將行業因素、公司規模、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投資增長機會加以控製。
3. 模型設計。本文采用OLS多元回歸分析,五個線性回歸模型如下。
EPS/ROE=λ0+λ1CSR+λ2GROW+λ3LN(SIZE)+λ4CRT+ε(1)
EPS/ROE=β0+β1CSRt-1+β2GROWt-1+β3LN(SIZE)t-1+β4CRTt-1+ε(2)
EPS/ROE=ρ0+ρ1CSR1+ρ2CSR2+ρ3CSR3+ρ4CSR4+ρ5CSR5+ρ6CSR6+ρ7GROW+ρ8LN(SIZE)+ρ9CRT+ε(3)
EPS/ROE=μ0+μ1CSR1t-1+μ2CSR2t-1+μ3CSR3t-1+μ4CSR4t-1+μ5CSR5t-1+μ6CSR6t-1+μ7GROWt-1+μ8LN(SIZE)t-1+μ9CRTt-1+ε (4)
CSR=γ0+γ1EPS/ROE+γ2GROW+γ3LN(SIZE)+γ4DAR+ε(5)
四、 實證結果
1. 描述性統計。表外描述性統計結果得知:CSR信息披露均值是4.642,最小值為4.176,最大值為5.969。CRT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0.473和0.471;ROE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0.118和0.106;EPS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0.514和0.398;CSR1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0.803和0.809;CSR2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0.860和0.859;CSR3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0.757和0.802;CSR4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0.705和0.707;CSR5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0.849和0.851;CSR6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0.665和0.741;其他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為節約篇幅不詳細闡述。表外相關係數分析表示,各個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計算的每個變量的VIF值均小於3。
2. 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表明CSR信息披露對當期EPS的係數為0.001,對ROE影響係數為0.069,均不顯著;CSR對未來期間EPS的係數為0.065,對ROE影響係數為1.009,兩者均在1%水平顯著,表明CSR信息披露對當年經營績效產生正向影響,但不顯著,對未來經營績效具有顯著正向作用,無論是對EPS,還是對ROE都在1%水平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