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SR分項信息披露與經營績效的關係探析(1 / 3)

CSR分項信息披露與經營績效的關係探析

管理創新

作者:陳沉 陳言妙 杜萌

摘要:文章實證檢驗了CSR信息披露與公司經營績效的關係,結論如下:第一,CSR信息披露能夠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未來經營績效,但對企業當期績效作用不顯著;第二,披露部分CSR信息項目對當期經營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而部分則對當期經營產生負向影響,長期來看,披露CSR分項信息對未來經營業績產生顯著正向影響。文章具有一定的政策性意義。

關鍵詞:信息披露;企業經營績效;企業社會責任

一、 引言

上交所2008年5月14日發布了《上交所上市CSR指引》,該指引對CSR信息應披露的內容和企業應承擔的責任進行了明確介紹,有利於促進企業建立規章機製並進行CSR信息披露,每個季度或月度對CSR信息披露及履行情況進行審查,編製CSR信息披露報告。深交所2006年6月25日發布《深交所上市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指引》,仍為促進企業更加具體地披露和企業有關的信息,保護好員工、、環境、、政府等的合法權益。在這種情況下,研究我國上市公司CSR信息披露與企業經營績效的關係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本文基於2009年~2011年CSMAR數據庫深滬404家共798個樣本觀測值數據,實證檢驗了CSR綜合信息披露及分項CSR信息披露與企業經營績效的關係,為CSR信息披露的不斷完善提供了一定參考。

本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文獻回顧及假設提出;第三部分是實證設計;第四部分是實證結果;第五部分為本文結論及研究局限性。

二、 文獻回顧及假設提出

1. 文獻回顧。李正等(2007)對CSR信息披露的內容、計量方法、計量標準及我國CSR信息披露現狀進行了研究,表明我國CSR信息披露包括6個大類,包括員工安全問題、消費者權益問題、對社會捐贈問題等,6個大類又細分為17個小類,包括定性和定量信息。國外學者對CSR信息披露及企業經營績效進行了較多理論研究。Cowen(1987)研究美國145個公司年度報告,發現CSR信息披露指數與企業行業屬性、經營績效、未來發展潛力、信息披露監管機構等顯著相關;Homer等(2003)認為適當披露公司CSR信息能提升企業形象、促進企業長期發展、促進經營績效及企業價值的提高。CSR履行不足時公司業績會受到相應製約。

陽秋林(2002)選取5家上市公司,從員工薪酬保障、社會捐獻、環境保護和資源回收利用方麵,研究CSR信息披露計量,表明我國CSR信息披露水平不高;規模越大披露的CSR信息質量越高;績效越好其CSR信息披露質量也越高;國有控股公司信息披露指數明顯高於私營企業。黎精明(2004)選取6家上市公司,研究CSR信息披露形式及載體,發現我國CSR信息披露主要通過年報、企業摘要、股東大會記錄、企業網頁、CSR相關報告等正式或非正式文件。陳玉清等(2005)發現資本市場信息使用者隻關心財務信息,對CSR信息不關注,市場對CSR信息反映不敏感。我國CSR意識不強、信息披露質量和可靠性不高。為此出台了《上市企業治理準則》。雖然CSR信息披露數量有了一定提高,但披露內容不統一,載體較多。沈洪濤(2007)針對我國CSR信息披露未強製,研究企業特征和CSR信息披露的關係,發現公司規模越大,經營績效越好,公司CSR信息披露質量越高。

2. 假設提出。Homer等(2003)和張宗新等(2007)認為:公司履行社會責任並適當披露其履行情況,有助於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企業管理層提升企業形象,承擔好企業社會責任,能在當地樹立正麵形象,給政府相關部門留下好印象,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融資便利;同時外部股權投資者和債權投資者認為信息不對稱程度低,降低其對公司股票價格保護程度及要求的必要報酬率,好投資項目有資金在支持,提高了企業未來業績。但是,由於員工安全保障、社會捐助、社區、環境等責任履行給企業價值提升需要一個過程,當期可能不能充分體現,員工及社區、社會、外部投資者對企業認可也需一個過程,企業當期CSR信息披露對企業價值和經營績效會產生正向影響,但該影響小於對未來經營績效的影響。基於以上分析得到本文H1和H2:

H1:CSR信息披露能夠促進提高企業當期經營績效。

H2:CSR信息披露能夠促進提高企業下期經營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