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降低農產品價格的新探索(1 / 3)

降低農產品價格的新探索

管理創新

作者:劉一江 王錄安 馮璐 石密豔

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貿易迅速崛起,這使得大多數產業的商貿活動發生了巨大改變。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品在電子商務貿易發展過程中潛力巨大,但由於農產品尤其是生鮮類農產品的生物學特征,使其發展很難適應電商模式。文章以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冗長為切入點,通過將電子商務與傳統生鮮農產品供應體係相結合,解決供應鏈環節過多導致的生鮮農產品滯銷問題,提出構建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新模式,以期有效降低農產品價格。

關鍵詞:農產品價格;電子商務模式;便捷恒溫箱

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信息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2003年,從阿裏巴巴的正式上線到京東、亞馬遜中國、當當網、1號店等一係列電子商務平台的建立,我國電子商務已經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景象。

在電子商務逐漸改變傳統貿易活動的時代,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卻相對滯後,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滲透率還不到1%。2012年,阿裏平台上的農產品交易額共計198.61億元,但其中傳統滋補營養品(蜂蜜等蜂產品、燕窩、靈芝、冬蟲夏草等)、糧油米麵、幹貨、調味品、茶葉交易額約占三分之二,生鮮類產品在農產品交易中所占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另外,由於生鮮農產品流通環節冗長,依然存在農民賣難、市民買貴的問題。

本文認為,隻有將B2B電子商務貿易與生鮮農產品傳統流通方式相結合、發揮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集小生產為大生產,才能實現生鮮農產品的“產銷對接”,減少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環節過多的症結,從而降低生鮮農產品價格。

一、 文獻綜述

1. 發展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意義。農產品及其貿易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與電子商務之間不僅具有適用性,還具有極強的互補性(關海玲、陳建成、錢一武,2010)。網上交互式的交易方式能使農產品信息發布“零時滯”,農產品采收後可以當天送到,等客戶穩定後可以以銷定產,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談海霞、張敏,2011),給農產品貿易注入新的活力。傳統農產品流通信息不對稱、市場風險大,而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可以促進產銷信息暢通、增加農民收入(劉士輝、黃丹楓,2012);傳統產品流通環節多、價格節節高升,而電子商務將買賣雙方直接銜接起來,可以降低農產品價格、減少市民開支,因此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將對農民、市民、農業產生積極影響,是對傳統農產品貿易的有益補充。

將電子商務的相關理論在農業中進行實踐和驗證,不僅能證實和豐富相關的理論基礎,還能指導農業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對農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朱甜甜,2011)。

2. 發達國家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特征。日美作為農業電子商務大國,其農業電子商務具有以下特征:政府不僅注重農業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還十分重視農業信息服務體係建設,努力發揮農業信息化法規的保障作用,充分挖掘集中度較高的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的品牌作用(張曉燕,2011)。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全麵普及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提供的保障作用(葛俊、嚴奉憲、楊承霖,2013),努力完善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探索利用電子商務降低農產品價格的新方法,盡快完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和相關法律製度建設。

3. 簡要評述。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電子商務貿易迅速崛起,它的快速發展對於我國各個產業都有巨大的影響和衝擊,但農業電子商務貿易發展稍顯滯後。這一現象引起了我國學者的廣泛關注,並進行了深入研究。已有研究更多的是對整個農業電子商務進行探討,但生鮮農產品(蔬菜、肉蛋等)與其他農產品(大米、食用油等)在電子商務貿易中有很大區別。因此,將農產品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不但無法體現生鮮農產品的特征和重要性,也不能通過電子商務的自身優勢解決生鮮農產品在流通環節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從生鮮農產品的特征及其供應鏈問題入手,通過B2B、B2C電子商務模式的構建,解決生鮮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中存在的一係列問題,以期達到降低農產品價格的目的。

二、 生鮮農產品傳統流通模式

生鮮農產品是指由農戶或農業企業等生產的未經過加工或僅進行初加工,在常溫下不能長期儲存的食品,一般包括:蔬菜、水果、肉蛋類、水產品等。本文把生鮮農產品按照儲存和價格因素分為四種類型:高價易儲產品(茶葉、人參等)、高價難儲產品(部分海產品、水產品等)、低價易儲產品(根莖類蔬菜、水果等)、低價難儲產品(葉菜、肉蛋類等)。從生鮮農產品供應鏈視角來看,傳統流通模式可分為四種:

1. “農戶+消費者”模式。“農戶+消費者"”模式由傳統的小農經濟發展而來,是最為傳統古老的直銷方式,是農戶在滿足自身對於生產的農產品需求後,將剩餘農產品與他人進行交易。其缺點是經營規模小,監管不便,產品安全存在隱患;另外,由於產區附近勞動力成本及相應生產成本的不斷增加,使得農戶的銷售利潤十分有限,而且農產品僅能在產區附近銷售,運輸成本、攤位費用較高,此種銷售方式正在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