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測者子女的情況按上麵理論而言,是由於測者身體中具有的力量的作用而造成,能預測出來不算出奇,然而,有時測者與其妻子連見都未曾見過,何以卻能僅憑四柱而知其貌美貌醜,和在測者出生地哪一個方向呢?其實天體的力量是不斷運行的,每下一個時辰的力量都是由上一個時辰的力量運行而成,每下一日的力量都是由上一日的力量運行而成,每下一月的力量都是由上一月的力量運行而成,每下一年的力量都是由上一年的力量運行而成,其間決不會有一絲一毫沒有因果關係、憑空而成的力量。又由於每一個人,都是感受這些具有因果關係的力量而形成。所以,每一個人身體中蘊藏的力量,都是具有因果關係的力量。假如某個時辰出生的女人,她身體所感受的力量與測者身體所感受的力量有某一種極深的淵源,例如二人在某年月日時會由於當時正運行的力量對他們的作用而得以見麵,二人身體物質在外界物質的作用下又會產生相合之意愛慕之情,並且二人會由於某年月日時運行的力量而同時結婚,生育子女的情況又相同,如此等等。那麼這個時辰出生的女人身體所感受的力量必然與測者身體所感受的力量具有比其他女人更深的淵源關係,而每一個人身體所感受的力量會反映在這個人的四柱上。所以測者與其妻子這種極深的淵源關係就會顯示和反映在其中任一人的四柱之上,並能夠經一定的方法預測出來。
四柱反映的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辰中最主要的力量,雖然這些力量會不斷運行,但之後的力量總是以之前的力量為基礎的,二者之間具有一種必然性的關係。因而每一個較先出生的人四柱內所反映的力量定然是晚於此人出生的人在母胎時所感受的力量的前身,每一個較後出生的人四柱內所反映的力量定然是先於此人出生的人在母胎時所感受的力量的後化。也就是說,每一個人,他們身體所感受的力量都是源於具有必然因果關係的力量。所以,隻要是具有極深淵源關係的人,他們的部分情況都能因為“身體所受力量的必然因果關係”和“身體所受力量的極深淵源關係”而反映在另一個人的四柱之上。因此,根據一個人的四柱預測出具有極深淵源關係的另一個人的情況,並非是不可能的事。
星體的運行、力量的變化是十分有規律的,每一物質、每一粒子在何處出現都有其前因後果,都由一定的規律和性質決定,所有的事物都是成一個整體而不可分割的。因而每一事、每一物、每一個人,都有其本身的淵源關係和因果關係。根據這些淵源關係和因果關係,許多事情都是能夠預測出來的。預測不是迷信,也不是唯心主義,而是事物本身的淵源關係導致的必然客觀事實。
有些人有時會對“玄學上的許多客觀事實”提出一些看似十分有道理的反駁“理論”,下麵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所謂的“理論”:
有人認為:星體具有某種的力量這一點是可以承認的,但星體的力量隻能對全人類都起一種類似的作用,哪能在芸芸眾生中,有方向有目標地對哪一個人起什麼樣的作用,從而確定每一個人的不同命運呢?
這種看法似有道理,其實具有相當的偏狹性。星體的力量對每一個人的作用除了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之外確實是沒有什麼大分別的,有大分別的不過是人。在一般情況下,不同的人在母體中的年份月份日子時辰會存在較大的分別,因而不同的人成形之時所感受的天地力量也就存在了較大的分別。由於此因,“沒有什麼大分別的天地力量”和“各人存在較大分別的身體物質”結合之後所產生的後果也出現了較大的分別,而人也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不同命運。
又有人認為:算命先生玄學大師既能知道過去未來,又能教人趨吉避凶,還可以幫人得財保財,何以他們卻不能以此奇技為自己謀財,反而要以“幫人測算吉凶此等九流江湖技藝”謀生呢?
為了說明上麵看法的不正確,我聯係一下醫生治病的故事來作分析:醫生能給人治病,治好者往往不計其數,但到他們有病時,卻不一定就能治好自己,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我們仔細地想一想就會知道原因:疾病乃是天地的運行力量令人陰陽不調所致;醫生給人治病,若天地的運行力量並非十分不利於患者,患者一般都能恢複健康;而醫生得病,若天地的運行力量正十分不利於他本人,那他就算有相當高明的醫術其實也不一定就能治好自己。算命先生玄學大師的情形就正如“醫生不能自醫”的道理,得財得福得貴並非是能預測出來就能夠得到,也並非是能為他人得到自己就能夠得到。因為得財得福得貴乃受天地的運行力量主宰,而誰都不可能逆轉天地的運行力量,因而一些十分高明的算命先生玄學大師就算能預知過去未來,也無法按自己的意願得到並不屬於自己的錢財和利益。至於任何一個人能夠得財得福得貴,都有其因緣命數,有其得財得福得貴之力量在身體之中和運氣之中,算命先生玄學大師若測知此點,稍加點撥,讓此中力量得以發揮得更充分,使測者得財得福得貴也更充分,自然是能夠和可以的。實際上,這種情況得以發生主要是由於測者本身就具有此等福氣和此等力量,並非是算命先生玄學大師有逆轉天地運行力量的能力,其中的根本性的原因更不可能是因為他們的預測和幫助而為測者得到。
四柱預測是一種變化了的星象學,而代之四柱以測命,雖然二者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差別,但實際上四柱預測的本質仍是以星象力量對人命運所起的作用為內在原理,四柱預測學和星象學二者的本質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基於四柱預測學和星象學之間巨大的內在聯係,我們下麵來看一看星象學的部分原理。
星象學中,以日比作君王,發生日食,在占星家看來,一般是君王失德政治失當或臣下欺淩君王所致。如《五經通義》雲“日蝕者,月往蔽之,君臣反不以道,故蝕”。這段文言文譯為白話文意思是:“日蝕這種現象是月亮運行到遮蔽太陽的位置,因而把人的視線擋住令人無法看到太陽,這種現象的發生是由於君王失其統治之道,或臣下淩駕君王的權威而造成”。
我們分析一下上麵資料,就可以知道星象學有時不被人信服的部分原因,原來占星家的某些理論的描述是存在顛倒關係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日蝕並非是君王失德政治失當和臣下欺淩君王所致,而是太陽月亮運行到日蝕前的某段時刻,其力量就會對君王產生一些不利的作用,導致君王失德政治失當或臣下欺淩君王。因此,“日蝕之力量”乃是因,“君王失德政治失當或臣下欺淩君王”為果;而不是“君王失德政治失當或臣下欺淩君王”為因,“日蝕”為果。人間的君王是絕不可能有這種足以影響天上星體運行的能耐的。
星象學上這些顛倒式的關係,往往會被人作為理據進行質疑。其實天人之間具有一種對應而“同步”的關係,我們依據這種關係理解星象理論時,一定要推測星體呈現異象之前天地力量的變化。一旦星體呈現異象,其實此種異象出現之前力量已經出現了某種的變化,並已反映在人的身上。人行為的變化正是天上星體力量變化的反映,並不是因為人行為產生變化而影響了天上星體的力量。
依據上麵理論,我們還可以清晰的解釋玄學上的其它問題。
例如,有星象學家認為,若星體出現災異之象,顯示國家將會產生禍患亡亂,隻要帝王能夠施行德政,利益民生,那麼禍患亡亂就可以避免,到底能否如此呢?
其實是能夠的。
假如星體出現災異之象,那麼災異之力量定會作用在帝王和人民身上,帝王失德、政治****就會是其間的一個反映。人民生活困苦,流離失所,表麵看是由帝王失德所致,但其實有很大程度是由災異星體之不利力量引起,這是更根本性的原因。為什麼這樣說呢?假如災異星體之力量對人民有利,縱然帝王失德,那麼得益於此之人斷不會有生活困苦流離失所的情形出現,他們所得益的力量定然能夠幫他們承受帝王失德所引致的不良後果。因此可以認為,由於帝王失德而生活困苦流離失所的人追尋根本性的原因,有很大的程度是由於受到災異星體力量的不良影響而引致的,至於其間得福之人,無疑是反得益於災異星體的力量了。假如帝王施行德政,則顯示出現了某種有利力量去製衡災異星體的不利力量。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任何的事物和行為都不可能從無生有,所以帝王的行為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大的轉變,假如不是出現了某種有利的製衡力量,帝王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施行德政。令帝王行為改變的這種有利力量或者是原來的不利力量發生某種轉變而形成,或者是一種新的製衡力量,但無論如何,隻要這是一種有利力量,足以製衡原來的不利力量,那麼在這種有利力量的作用下,政治就會有所改善,人民就會得到利益,生活就會較為安定,不用再冒生命危險去謀反。於是國家也不會發生禍患亡亂,可以穩定太平、長治久安了。這結果的形成,根本性的原因其實是天地之間出現了對應於帝王所行德政的有利運行力量,並產生了大作用去製衡原來的災異力量。
由上麵分析可以知道,人世間之事,都對應於天地力量而變化。國家亡亂,人民困苦,是由於天地力量失衡所致。帝王治政清明,國勢興盛,同樣是由於得益於天地力量。
要了解人未來的命運,除了以四柱、星象來進行預測之外,還可以利用“八卦”進行預測,八卦預測的應用十分普遍、十分廣泛。
由於中國古代以氣為世界的本原物質,以陰陽之氣的變化來理解宇宙的演變和天地的演變,因此,在過往的書中,論述八卦的原理時都說成是利用陰陽之氣的變化來推演事情的變化。其實“陰陽之氣的變化”就是“引力斥力的力量變化”,“引力斥力的力量變化”就是“陰陽之氣的變化”,二者本質上是一樣的。還有,“運氣”的本意是“天地星體運轉之氣”,和我所說的“天地的運行力量”本質上也是一樣的。
八卦預測法可以總體性地歸納為一種,但也可以認為有很多種,因為八卦預測自從出現之後,經過了二三千年的發展和演變,早已衍生出不少種大同小異的方法,其中由“八卦預測”演變而來的“六爻預測法”應用較為廣泛,亦是其中的集大成之法。
下麵我以自己的理解說一下六爻預測法的原理,至於八卦中的其它預測方法,就不另外再述了。
人出生後,就一定會受到天地間不斷運行變化的引力斥力影響,並因其命的高低富貧貴賤或得或失。六爻預測法主要是利用各人身體物質的作用,和天地間引力斥力的變化之間的相互作用,以銅錢占得一卦,分析其間各種力量到底主宰測者何親何事何福何禍及力量的強弱,經過分析就能綜合出預測結果,並得知事情何時應驗。
六爻預測法成之於六爻,六爻通俗地說其實就是六條配之陰陽的線,每線又配以五行和象征事物的某種稱呼。
每一爻其實代表某一陰陽之氣,六爻就代表了六種陰陽之氣。每一陰陽之氣主要以年月日時之支來衡量旺衰,並由此而知道六爻所代表的引斥力量的強弱,而六爻所代表的引斥力量的強弱又正顯示了這些力量相對於當時天地正在運行的力量而言運行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假如引斥力量已運行到一定程度,已運行到比較旺盛接近顯現其作用的時候,則此事不久之後就會發生。假如引斥力量現在還十分弱小,那麼須要這種力量推動而成的事就會很遲發生。因為推動這事發生的力量在其它力量的影響下暫時還無法發揮作用,事情在這個時候也就無法發生。隻有到了這種力量足夠強大,能夠真真正正地發揮作用,事情才會由於這種力量的推動而發生。
我們依據上麵的思想,可以解釋斷卦中用到的生克衝合的原理和判斷應事之期的原理。假如一種有利力量因有其它力量生助扶合而增強作用,並且作用足夠強大可以壓製其它的不利力量,那麼這種有利力量就能夠發揮作用,令吉慶之事發生。反之,有利力量在其它不利力量克製刑衝之下,作用甚弱,而不利力量又有其它力量生助扶合而作用強大,那麼不利力量就能夠發揮作用,令凶事發生。無論吉事還是凶事,推動力量得以發揮之時,就會是應事之期。
人身上發生的所有一切,都是由於力量的推動,但力量如何才能推動人生的一切,如何才能對人產生作用呢?其實,力量對人的推動隻有是在人體內合成物質,才有可能對人產生推動作用。因為假如不是這樣的話,這些力量就隻存在於人體之外,對人體就隻存在空無性的作用,也就不可能對人有一絲一毫的影響。
人首先成形於母胎,而人在母胎的整個過程中,是不斷感受天地力量的,到人形成,生出來那一個時候的身體就是人的命。也就是說,命就是人出生之身。人命形成之後,就會受天地的運行力量作用,這些天地運行力量其實就是運氣,人之命與人之運氣相結合而成之物質身體則為命運。也就是說,人的命運就是人從出生直到死亡,物質身體的所有變化。換一種表達也可以描述成,人的命運就是人從出生直到死亡,物質身體的整個運動過程。
有人議論他人,時會說到“他不過是好命”,或“他不過是好運”,這樣的說法其實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這兩句話假如換成另一個說法就會成為“他不過是身體比我高明”,或“他不過是身體比我高明導致他運氣比我好”。話雖如此,但“老是以好命好運的說法去解釋他人的擁有”,其實都是不大應該的。若果按照這樣的說法,人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其實不用再去找什麼原因什麼解釋了,因為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歸納為命運,並且好的都可以歸納為命好運好,而不好的都可以歸納為命不好運不好。
其實如果說明白一點,人的命運也包括了人的智力、性格、學識、出身、家庭、高矮、肥瘦、美醜等等,因此也包括了人成功或失敗等種種的因素。人成功了可以從智力、性格、運氣等找到成功的因素,失敗了也可以從智力、性格、運氣等找到失敗的因素。因此,命運雖然包含了人的一切,但卻不必把人的一切全部歸納為命好運好,或全部歸納為命不好運不好,而是應該客觀地歸納出人為什麼命好運好,究竟好在哪些方麵,或為什麼命不好運不好,究竟不好在哪些方麵。
根據上麵的推理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人的命運,並非是子虛烏有之說,它的而且確是存在的,人體的不同,就會導致人命運的不同,人體的高下之別,就會導致人命運的高下之別,就會導致人的貴賤富貧之分。
人的命運就是人的身體物質狀態,假如有辦法改變人的身體物質狀態,那麼人的命運就能夠改變。但這種能夠改變的命運並不是人的真正命運,隻是一種假命運,一種虛擬於身體物質狀態沒有改變之時的假命運,真命運其實是不可能改變任何一絲一毫的。
所有並未出現的“命運”,隻要是未曾出現,人如何想像都行,想像是帝王可以,想像是總統可以,想像是億萬富翁也可以,隻不過這些在思想中虛擬的命運定難成為現實,假如真的成為了現實,那麼這結果必然是早就注定,都不可能改變過絲毫。
用六爻預測得出的假命運,同其它預測方法得出的假命運一樣,都十分難以改變,因為事情都是“由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對人作用的相當強大的天地力量推動而發生”。但現實中卻有某些玄學大師功力非常高深,確能達到幫人趨吉避凶的地步。其實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那些“得以成功趨吉”的禍事的推動力量並不太大,或者另外存在強大的有利力量一定程度地克製衝減那些“推動禍事發生”的不利力量。另外,也有部分原因是由於玄學大師功力高深,預測技術非常好,經過預測後就能知道事者身體吸收哪一些物質能對他起非常好的補益作用和平衡作用,從而用藥物或其它方法幫事者達到這一目的。又由於人的命運就是人的身體物質狀態,隻要事者的身體物質狀態相對地處於平衡狀態和健康狀態,事者也就能少病少痛少災少禍了。不過,玄學大師幫事者避凶趨吉這整個過程其實也是由天地力量的推動而發生。首先,事者必須有此福氣,身體中有此力量,從而在天地運行力量的推動下能得到有高深功力的玄學大師指點。其次,玄學大師要能在天地運行力量的推動下切中病機病理,為事者進行恰當的補救措施。再次,事者要能在天地運行力量的推動下貫徹執行玄學大師所教的補救措施。如此等等,皆須做到,方能真的達到避凶趨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