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遇到較為重要之事,這事往往會是較為強大的力量所造成,於是在人的腦海中往往就會形成較為強大的物質基礎,因此人對重要之事往往會比較容易記住並產生相對應的行為。相反,人若遇到無關重要之事,這事一般會是較為弱小的力量所造成,於是在人的腦海中所形成的物質基礎往往難以顯現作用,因此人對無關重要之事往往會比較容易忘記。當人想要記住一件事物,可以通過反複誦念和重複思索來達到,因為在反複誦念和重複思索的過程中,相應的物質將會在人的腦海中不斷地作用從而使有關的部分不斷地得到加強,並在符合物質規律的情況下使其作用能夠在需要的時候較輕易就得到顯現。如果人對某件事物並無興趣,全不留心,那麼這件事物對我們的影響往往會是較少的,甚至於我們一生都不曾察覺到它對自己有任何的影響。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對各種各樣的知識進行學習呢?其實是要使這“各種各樣的知識”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貯存在我們的腦海中,當需要的時候,才有可能在“外界物質與這些物質基礎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相對應的意識狀態,從而使我們能夠真真正正地應用這些知識。有某種的觀念認為人生下來就像是白板,要等日後在生活中不斷地在白板上添加知識。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全麵的。首先,人大腦的意識物質早已由於父母和祖輩的遺傳而得到了很多的知識,隻不過處於一種潛藏性的狀態,要經過後天的發掘才能使它的作用大大增強。其次,人的意識物質的組成和構造會有高下之分,若是高明的話,它可以使各種各樣的知識很輕易就在腦海中貯存到相當的物質基礎,而相反,有些人的意識物質的組成和構造相對沒有那麼高明,把各種各樣的知識貯存到腦海中使之具備物質基礎會相對較為困難。再次,人的大腦對所輸入的各種物質的處理能力是有高下之分的,有些人會特別善於對記憶的處理,有些人會特別善於對語言的處理,有些人會特別善於對數據的處理,有些人會特別善於對邏輯的處理,有些人會特別善於對圖像的處理,有些人可能會各方麵的處理能力都相當不錯,而有些人可能會各方麵的處理能力都隻是一般。可見,人對知識的吸取能力和處理能力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別,自人出生開始,這種種的差異其實已經存在,並不完全取決於人後天的經驗和學習的態度。
人的意識主要在於人本身和外界物質的結合,隻要二者結合能產生相應的狀態,那麼人就會產生相應的意識,所以人出現任何的意識要知道其根本性的原因都隻須要在這二者之中尋找,並作出相應的分析就可以了。
當人出現某種的意識,而希望透過語言表露出來,那麼人的意識物質就會產生某種的力量,分先後次序而且是有步驟地傳送到身體中與這些語言有關的各個部分,並形成相對應的身體物質狀態來表露這些語言,例如通過神經把指令輸送到肺部口部和舌部,通過肺的用氣,利用口的張開和舌的運動來調控氣的各種狀態,從而發出相對應的語言。發出語言之後,通過聲波、空氣等物質的作用,就能改變他人的意識物質狀態,使他人了解到話語中所包含的意思。假如出現一些例外的情況,例如對方接受語言的能力較差,那麼他就會較難了解到其中的意思,又或者對方離說者太遠,就會由於物質的傳遞規律而使有關語音的物質相應減弱,以致對方難以聽到甚至會是完全聽不到。
人說出語言之後,有關的意識部分往往是在等待回應,也就是說,有關的意識部分往往是在等待回應物質的輸入,而輸入之後原來狀態就會受到較大的改變,所以人的大腦進行輸出並等待回應的時候,相關的大腦物質會處於較不穩定的狀態,因為它要等待回應並對原狀態作出相應的改動,而另外一些並不受指令影響的物質部分,則會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態,以保持原來的物質基礎。假如指令輸出之後,並沒有得到回應,那麼與此指令有關的意識物質就會較大地受到外界一些不相關的幹擾物質的作用,並會因此受到較大影響而出現一些不太正確的改變,在下次輸出相同指令時,其狀態和力量相比之前會較不確定而且較差。當這些情況不斷出現,而且次數足夠多,指令就會被大大的改變,亦因此無法再成為原來的正確性較大的指令。除此之外,如果人長期不使用或長期不正確使用相應的意識,這些意識物質也會由於身體物質的不斷變化而改變狀態。有相當一部分因聾致啞的患者,其實很主要的原因正是如此,在他們剛剛失聰之時,往往仍有一定的語言能力,但隨著失聰的時間變長,他們就會連語言的能力都會失去,這是由於他們大腦中有關語言的物質部分的某些狀態已經受到了改變,這種改變不在於他們通不通語言,最主要在於他們不能使有關語言的物質部分的狀態繼續保持正常而導致。
我們的身體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假如我們不斷地想像身體不舒服,例如是腳部,或手部,或腹部,或胸部,也可以是其它的身體部位,它就會真的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就算我們在進行這一想像之前一如平常,這種現象仍往往能夠實現。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身體與意識本就是一個整體,這是個不可以獨立看待的整體,它的各個部分都是互相聯係、互相作用、互為因果的,我們利用意識進行想像,意識物質就會改變身體的物質狀況,身體物質狀況的改變又會反過來對意識物質起作用,意識物質被改變之後又會再反過來對身體物質起作用,這些連續的變化,最後就會引起相應的感覺。
有一個與人體有關的甚為奇特的實驗:某位病患者找氣功師為他治療,氣功師婉轉地作了推搪,但告訴患者他會在當晚八點遙控發功,叫患者到時在椅子上舒舒服服坐好。實驗後的第二天,病患者告訴氣功師,當晚他準時收到了氣功師發出的氣,那是一股很強的熱氣流,不僅使他身體不停地晃動,出了一身大汗,而且他的偏頭痛當時就止住了,長期失眠的他當晚也睡得很好。但實際上,氣功師隻是做了一個相當有趣的實驗,當晚他根本沒有進行過任何的發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