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年曆(2)(2 / 3)

2

提出問題是在多數人都能辦到的,但是解答得恰到好處卻不簡單。

一位成功人士被眾人問及:“你的成功秘訣是什麼。”這位成功人士思索後則說:“我先講個故事並提個問題,你們在這裏麵可以看出我成功的秘訣。”眾人紛紛讚同。他開始說故事:“某個發現金礦的消息不徑而走,成千上萬想發財的人紛紛趕到那個地方,但去了兩天之後他們發現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如果你是其中一員,你會怎麼辦?”

眾人紛紛猜測:

“遊過去!”

“應當繞道而行,雖然慢但安全。”

“架橋!”

……

那位成功人士微笑著宣告他的答案:“開家航運公司。”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提出問題是大多數人都能辦到的,但解答得恰到好處卻不簡單。

3

換一種思維提問,也就等於換一種思維解答。

昨天舉的那個例子,為什麼會有高低區分如此明顯的回答呢,事實在於提問方式的不同,眾人問自己的是:“怎樣才能過河?”而那位成功人士問的則是:“怎樣抓住一切可能帶來利益的機會?”正是由於二者的問題不一樣,所以答案差別才會如此之大,反映到成就上,也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由此可見,換一種思維提問,等於換一種思維解答。如果對所有的過河者來說問題都是“怎樣才能抓住一切機會?”那麼我相信會得出出色答案的人會大大增加。即使如此,何不現在改變你平時的提問思維呢?

4

像一個孩子那樣保持你旺盛的好奇心和敏銳。

最沒有思維方式,最具有好奇心,目光最敏銳的人是誰?不是成功企業家,不是詩人,不是畫家,是兒童!兒童是天生的詩人、畫家和企業家。

兒童對世界完全沒有概念,所以他看到的每一部分都對他充滿了好奇的誘惑。一張報紙在天上飛舞,會讓他瞠目結舌;陽光下變幻不定的肥皂泡,會讓他著迷。成人卻對這些處之泰然,漠然視之,並不是成年人了解一切的奧秘,而是見慣了這些現象。但事實上你問某個成人:“這種現象為什麼產生?”大多數人卻回答不出來。這種態度在生活中會讓你失去許多機會和找不到突破的機遇。

像一個孩子那樣保持你旺盛的好奇心和敏銳。一個舊世界在你眼中也會煥然一新。

5

可供參考的經典問題。

在這裏我們列出一些可供你參考的經典問題,旨在幫助你打破以往思維方式產生的提問誤區。

1.人的行為由什麼決定?

2.白手起家者緣何成功?

3.擁有良好基礎的人為何失敗?

4.成功者的成功有多少是可以為你所用的?

5.如何找到改變的簡單易行的方法?

以上5個問題初看上去,和你平時自問的問題差不多,但仔細考慮一下你會發現其實大有差別。激發你所有腦力思索吧。

6

一個好問題的巨大效力,就像買中六合彩一樣。

比爾·蓋茨之所以成為世界首富,隻不過他對自己提了一個好問題。

印度聖雄甘地之所以可以帶領印度人民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也是因為他對自己提出一個好問題。

他曾經麵臨險境,你問自己:“是放棄還是堅持?”你堅持下來,終於走出險境,這也是一個好問題。

一個好問題的巨大效力,就像買中六合彩一樣。隻需極少付出可獲取高昂的回報,而且好問題是很容易中獎的。

7

提出問題中的多米諾效應,會使你的一個小改變成為一次重生的開始。

看過多米諾骨牌遊戲嗎?把許多小骨牌直立排列成許多形狀,然後推動第一張骨牌,第一張骨牌倒下把第二張骨撞倒,第二張撞倒第三張……以此類推,所有骨牌都被帶動起來。

提出問題中有多米諾的連續效應,當一個問題被提出後,其它問題相應產生,而其它問題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所有問題都涉及你改變的方方麵麵。

提出問題中的多米諾效應,會使你的一個小小的改變成為一次重生的開始。

8

提問是開發你所有潛力的鑰匙,通過它你可以開啟心靈的潛力。

由於愛因斯坦不凡的成就,許多科學家認為他的腦部與常人不同,愛因斯坦去世後,一些生物學家對他的腦部作了研究,但結果令所有人都都大失所望,愛因斯坦的腦部與平常人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人的大腦所能儲存的知識和所能發揮的作用,實際上隻有萬分之一左右被利用。如果能充分讓大腦發揮作用,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超人”。而提問則是開發腦力的重要手段。

當你恰到好處地利用提問這柄開啟腦力的鑰匙後,整個世界為你開啟。

9

種瓜得私,種豆得豆。提問也是一種頭腦的耕種。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提問也是一種頭腦的耕種。收成好壞決定於你提問的方式,看你如何對待這片心理的莊稼。

當你播種下的是一顆蒸熟的種子,那麼你又怎麼能夠期望有豐厚的回報呢?隻有你提的問題可以充分使腦力激蕩,那麼才可以得到一個好的回報。

10

提出問題時,不要先在潛意識裏感覺這是個不能解決的問題,請相信,一切都會有答案的。

你試過很多次,對自己提出問題,令你惱火和失望的是,許多問題都沒有答案。我提醒你,提出問題時,不要先在潛意識裏感覺這是不能解決的問題,請相信,一切都會有答案的。

隻有充分相信一定有答案,你才可能盡力去尋找問題的解決之道,而不是輕放棄。即使是一個你的確無法解決的問題,不能解決也是一個答案。至少你不會再在這個問題上浪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11

提問題前,不要先給自己想象太多不利的可能。

求愛並不是對那個女孩提的問題,我相信大多數求愛者都對自己先問過無數次“她會嫁給我嗎?”甚至許多愛情由於膽怯而夭折。

提問題前,不要先給自己想象太多不利的可能,就像求愛一樣,你不必擔心會帶來多大的惡果,隻需去問。如果不問,你永遠不知道她會給你什麼樣的答案。

12

既然困難是一定的,那就要學會應付它,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

既然困難是一定的,那就要學會如何應付它。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個困難有什麼有利的地方?

2.怎樣行動,才能達到目的?

3.什麼錯誤是不能再犯的?

4.用什麼樣的心情解決困難?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讓你進一步找出解決的辦法。

13

有許多問題曾帶給無窮的益處,可是你卻由於一帆風順而漸漸把它們淡忘了。這是很危險的,因為你的事業就建立在它們的上麵。

你聽說過美國著名房地產大王唐納的成功秘訣嗎?他的成功秘訣在於一個問題:“這樣投資有什麼風險?我是否可以應付最壞的情況?”正是這個問題讓他的房地產公司日益發展壯大,成為首屈一指的房地產公司。可是唐納的公司最後還是走上了下坡路,這是由於他在事業興旺發達時不再提那個問題所致。他拋棄了自己的成功秘訣。

有許多問題曾帶給你無窮的益處,可是你卻由於一帆風順而漸漸把它們淡忘了,這是很危險的,因為你的事業就建立在它們上麵。

14

提問會影響你的情緒,所以對提問應當持謹慎態度。

你問自己“我怎麼樣”時,你內心會根據當時你的情況作出回答,如果當時你正處於快樂中,那麼答案會使你錦上添花。但如果你正處於情緒的低穀,難免會讓情緒進一步惡化。

既然提問會影響你的情緒,所以對提問應當持謹慎態度。努力掌握好時機,盡管讓提問成為鼓舞士氣的好幫手。

15

打破定勢,改變習慣將使你的人生產生質的改變。

當我們殫精竭慮做著某件事卻成效甚微時,除了默守成規地找尋一些所謂主觀與客觀的問題外,你是否還會想打破這一貫之的思維的定勢和提問的習慣?”

就像如果你總是問“是什麼”,而終於有一天你卻問“為什麼”並努力尋找答案時,相信你思維的天空將更為廣闊而你的生活、你的人生或許都將不同以往。古往今來如此這般成功的例子可謂不勝枚舉。

養成好的習慣難能可貴,而在某些關鍵時刻如果能勇敢地打破那些束縛你發展的習慣卻會使你的人生從質變。

16

留住時光的唯一方式是記憶。

相信有一些文學常識的人都不會不知道法國作家普魯斯特以及他的代表作“追憶逝水年華”,其主要宗旨是通過回憶留住過去那些經過過的美好時光。

回憶過去曾經深深感動過你的美好瞬間以及那些永存的美好情緒會使你以較為輕鬆舒緩的心情度過目前的難前,走出心裏的陰影。

為自己營造一種美好時光的氛圍不僅僅是留住過去,更重要的是影響現在和未來。

17

逢人便講我很快樂並不代表你真的很快樂。

如果說語氣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甚至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大多數人說他們不敢苟同,但事實的確如此。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處於情緒低穀的人逢人便講我很快樂,並不能幫助他走出低穀更不代表他真的快樂,相反如果他誠心誠意地問自己一句:“我很快樂嗎?我為什麼不快樂呢?我怎麼樣才會快樂呢?”諸如此類肯定為疑問的問題,那麼他很可能由此走出低穀,獲得快樂。

18

提高自己人生質量的一個捷徑是學習你所敬佩的人習慣性提問方式。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來臨和城市生活的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人們追求自己生活的質量、生命的質量。一句話,現代社會是一個講求質量的社會,如何能有效又省時省力地提高自己人生品質呢?

一個重要的捷徑是向你所敬佩的成功人士學習他們習慣性提問的方式,因為這是他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他們經曆無數次的失敗挫折後摸索出來的。

19

擁有能容納各種各樣問題的博大胸懷是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無完人。因為人類具有許許多多根深蒂固的弊病,如偏見、固執、自鳴、驕傲等等,所謂成功人士就是能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較常人少犯這些難以根除的人類弊病。而要成功地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要敞開你的胸懷向周圍的人們征求一個問題的各種各樣的答案,即使是跟你自己的答案大相抵觸的也不會忽視。

備選的答案越多越能讓你的選擇具有權威性和可行性而易於成功。

20

你的問題與你的答案之間是成正比的。

當你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怨天尤人時,當你因為與同事的摩擦不合而痛苦不堪時,當你為了一點小小的挫折而深感人生無常時,你不妨問自己一句:“許多年以後,這些事還能左右影響我嗎?”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把自己的眼光放長一點放遠一點,你會覺得茅塞頓開,對未來充滿信心並精神百倍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在某些時候適當地透支你未來的情緒,把未來放在你現在問題的天秤上,你的答案就會迥然於一般。

21

更多地聚焦在將來會使你少犯一些“近視”的錯誤。

人的意誌有時脆弱又容易被誘惑,當你全部心思都被眼前的一些枝節一些短斯利益所誘惑而難以自拔時,相信你很難有所作為的。

除非你以超越常人的心智擺脫眼前的誘惑,而聚焦在更長更遠的將來才會使你少犯一些近視動物的錯,並且你的將來也會因為你今天的重新聚焦而獲益不少。

22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滴水穿石的故事婦孺皆知,可是大千世界真正有心真正用心的人又有多少呢?這也是為什麼世上成功的人總是僅僅用滄海之一粟少之又少的緣故。

因此大凡有誌於成功立誌要成就一番事業,使自己成為一個大寫的人的人們一定要用心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那份用心雖不能與朝聖的人們相提並論但也需要專注。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3

所有的可能和不可能都是相對的。

慎重選擇你提問的字眼將使你曾經以為絕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的,從而使你的人生步入另一片新天地。

最明顯的比較莫過於在一個問題前的兩種反應。一個公司招聘職員,兩個同樣優秀的年輕人去應聘,一個說“我不做怎麼可能呢”一個說“我怎麼可能做呢?”前一個雖有自負之嫌卻更顯自信,後一個雖有廉謙虛之德卻稍顯缺乏自信,現代的社會需要的是前一種人而非後一種人,公司錄取的自然是前一種人。

24

精辟的提問將會使你獲得意想不到的答案。

人們容易易視的永遠是問題的過程,而看重的也永遠是答案的結局。殊不知你的答案卻有賴於你提的問題。

當你遭受重創時,如果你問的是:“我怎麼可能再爬起來呢?”那麼或許你真的將從此一蹶不振,然而如果你問的是“我要怎樣才能爬起來?”很顯然你終會站起來重塑自我再創佳績的,隻要你持之以恒不停地問自己“怎樣才能爬起來。”

可見,你的答案你的結局都視你的問題而定。

25

製訂自己的每日作息表將使你的生活阱然有序而不至於混亂不堪。

處於考試前的緊張複習階段時,我們每個人都有思緒混亂不知該看哪一門的好,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為自己製訂一個作息表規定自己在什麼時刻該做什麼。

人生也是如此,每天起床以後花幾分鍾製訂今日作息表,晚上睡覺前再檢查反省,日複一日地堅持下去你會發現你的生活井然有序而不至混亂不堪。

26

清晨能力之問。

學會每日清晨重新開始一天生活之前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於你大有裨益。

一、此刻有什麼讓我覺得快樂的?

二、此刻有什麼讓我感到驕傲的?

三、此刻有什麼讓我值得努力的?

四、此刻有什麼讓我值得感謝的?

五、我喜歡什麼人?什麼人喜歡我?

給每一個問題以真實的答案,並比較自己每日的答案異同。你將會對人生得出許多新的感悟和體驗。

27

夜晚能力之問。

雖然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但像基督教要求信徒晚上睡覺以前必須懺悔一樣,入睡前躺在床上不妨再問幾個問題反省一日發生的事。

1.今天我是否有過付出?

2.今天我學到了什麼,有什麼進步?

3.對於未來,我作了什麼樣的投資?

28

答案就放在那兒,你隻是恰當地提出一個問題。

提高和提問也許有某種共通之處,把你的提問目的定位在提高上,讓你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助於你的提高,而當你提高到某個水平後,相應的你的提問思維也得以改進。

答案就放在那兒,你隻是恰當地提出一個問題。

29

提兩個能改變你心境並激發出內在能力的問題。

每一個人在幫助自己時都是以其獨有的方式進行的。有人是靠提幾個經常提的問題比如每當麵臨新的挑戰新的機會時他們總不會忘記問自己:“這件事有什麼好處?我該如何利用?”

前一個問題使他們擺脫消除阻礙行動的負麵的不得睥消極因素,後一個問題能在改變他的心境之後再激發出內在能力,因為人的能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你如何去激發如何去利用?

30

最好的答案是能產生行動的答案。

對於一個問題隻要你有心的確能得出難以勝數的答案,那些答案之中誰是最好的?或許由於尺度和標準的差異結果不同,但最根本的卻是一個不能產生行動的答案無疑隻是紙上談兵有似於無。

因此我們在選擇答案時一定要選那個能立即付諸行動的,行動是根本,行動是目的,沒有行動的答案是蒼白不堪一擊的。

第5月

走出習慣學會改變

1

沒有人能改變你,除非你自己決心如此。

我們的生活裏經常碰到兩種人,一種人沾沾自負以為自己擁有左右影響別人的能力;另外一種人常自歎軟弱需要別人來幫助自己改變。兩種人都沒有認識到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沒有人能改變你,除非你自己下決心如此。

對那些想幫助別人戒煙或自己想要戒煙的人來說尤其如此,試問有多少癮君子是在朋友的威脅利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中心不甘情願地把煙戒掉的?隻有當他自己痛下決心告訴自己非如此不可而別無其它選擇時他才會改變自己。

不要忘了,別人隻是輔助,隻是催化劑,你自己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

2

對你的改變負起責任使之長久。

經常聽人說他要走出低穀重新做人,換而言之他想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但不久之後他又重回舊日的生活軌道,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呢?

因為他的誓言太隨便,他的承諾——改變自己的承諾缺乏信念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是說他想要改變是由於形勢所逼使然是有一時發熱衝動之嫌的。一句話他沒有對自己的改變負起責任,沒有理智地思考過:為什麼必須改變呢?為什麼必須由我自己來推動改變呢?為什麼有能力來進行改變呢?諸如此類的向個重要問題,因此他自己又怎麼能奢望長久地改變?又怎麼能祈求嶄新的人生?

人的一生要負起五花八門的責任,改變也例外,否則任何方麵的改變都隻是曇花一現難以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