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月
信念的力量
——創造·毀滅
申冤在我,我必報應。
——《聖經》
1
信念可能是你最有力的武器,也可以是你最大的敵人。
時間其實是人類製造的最大的一個謊言!時間是什麼?沒有人能回答,因為時間是人類自己編織出來的,可是沒有人會懷疑時間的存在,因為大家都相信時間的存在。這證明了信念的巨大力量。信念本身已經成為一種存在。
信念可以是你最有力的武器,也可以是以你最大的敵人。這取決於你把你的信念押在積極還是消極的一麵。當人鐵信念積極,你相信自己必然成功時,信念的力量會幫助你克服一切困難;但當你的信念消極,你認為自己永遠是個失敗者時,你即使擁有天生的智慧和機遇,也會被失敗的信念抵消得一幹二淨。
使你的信念純淨和堅強起來,為成功而邁進。
2
信念甚至可以創造奇跡。
四分鍾跑完一英裏在幾千年的時間內,認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所有運動員都相信這一點。但有一位叫羅傑·班斯的運動員打破常規,認為這並非不能辦到,而且他把這一信念牢牢地印入腦海。
羅傑·班斯把在四分鍾內跑完一英時事的信念一遍一遍重溫,直到這種確定已經讓他坐不住了,他對信念的完全相信使他的體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這一年他創造了奇跡,在四分鍾內跑完了一英裏。值得一提的是,羅傑·班斯打破記錄後,其它一些運動員也打破以往的信念相信自己也可以四分鍾內跑完了一英裏。值得一提的是,羅傑·班斯打破記錄後,其它一些運動員也打破以往的信念相信自己也可以四分鍾內跑完一英裏,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有二十幾個運動員相繼突破了這個曾經以為永遠不可能突破的界限。
3
一些相同的事卻給不同的當事者相悖的信念,所以建立你的信念時,你應當是抱積極的態度而不是一味回避。
一次飛機意外事故中的兩個幸存者對飛機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態度。一位從此以後不再乘飛機旅行或出差。而另一位則認為飛機雖然尚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有潛在市場,於是在二十年後,他成為一家航空公司的股東。為什麼相同的遭遇卻給不同的人相悖的啟迪呢?關鍵不在那些事代表了什麼,而是你認為代表了什麼。
上麵例子中的前者由於人為地在交通上給自己設置障礙,失去了許多機會,他的發展甚至不如飛機的失事以前。而後者卻在飛機失事中找到機會,發展了自己的事業。這種差異的產生源於他們建立信念的方式不同,前者隻是消極地吸取教訓而後者則是積極地獲取經驗。
4
你的一生都在服從信念的安排。
你的一生都在服從信念的安排。信念會讓你痛苦也會帶給你快樂,信念能讓你成功也能讓失敗。信念到底是什麼呢?
信念是一種對自身或他人,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看法和定義。這種看法和定義是你內心的真實聲音,你的行為和想法卻受信念的限製。
你現在回想一下你的信念是什麼?在這些信念影響下你作過什麼樣的決定。
5
信念一方麵有利於我們,但當事情發展超出了信念的範圍,信念就會反過來限製我們的發展。
信念不是與生俱來的,信念的產生往往受到父母、朋友和教師的影響。由此看來,信念是在發展變化的,沒有必要讓信念保持著永遠不變。
信念一方麵有利於我們,但當事情發展超過了信念的範圍,信念就會反過來限製我們的發展。所以當你設定信念時給自己留一些可以更改的餘地。
6
試著回憶那些讓你建立悲觀消極信念的往事,看看是否能在其中發現積極信念的可能。
有一位朋友,由於機遇或者壞運氣,一直沒有穩定的工作,在任何地方呆不到三個月,他就會被解雇,但其實他是個有才華的工程師。一連串的失意讓他感到自己是個永遠的失敗者,於是他開始酗酒、抽煙和放縱自己。兩年後他已經蒼老得像個五十歲的老頭,安東尼奧勸他回憶一下他那些經曆中是否除了失敗還有別的收獲,這位朋友很認真地思考了以前的經曆。現在他已經成為一家機械廠的主要設計者了。
安東尼奧問他是什麼讓他改變時,他說:“我仔細想一下以前失業的經曆,雖然有許多是運氣不好,但我也得到許多經驗,如果把這些經驗用來改進自己,那麼我其實可以做得出色的,後來,我這樣做了,並且,你也看到了,我很成功。”
所以試著在那些讓你產生悲觀消極信念的往事中,找到另一種積極的可能。
7
信念既然如此重要,那麼你就應當慎重對待你的信念。
信念的力量如此巨大,足以創造一個新世界和毀掉你的一生,所以我們得慎重對待你的信念。
首先你要確認那是你相信的事或人,然後才以此為依據建立信念。道聽途說的事並不值得過於重視。
其次,不要因為錯誤的經驗去作一個判斷。
最後,分清認知和信念的區別。
8
用想象力也可以撐起有別於你信念。
信念和許多其它東西不同之處在於,建立信念是一種抽象的構架,並不需要什麼太實際的依據。信念的這一特點可以有利於那些有利於我們發展的信念建立。
有些人很固執地認為,沒有依據就不可能建立信念,所以明明知道什麼對自己有利,卻不為之。這種固執幾乎是愚蠢的同義詞。就像一個人會騎大號的自行車。但由於他沒有騎過小號自行車,所以否認自己騎小號自行車。
9
信念支撐試驗。
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1.人之初,性本善?
2.人之初,性本惡?
這兩個問題無論如何都可以找出許多依據來證明,那麼答案是什麼樣的,決定者就是你自己願意相信的那個。
在法庭上也是這樣,辯護律師與公訴人都有一個相反的信念,於是為了自己的信念不停地找尋依據。雖然誰都清楚隻有一個事實真相。但往往法庭宣布的結果並不相同。
10
別讓機會在你眼前白白溜去,除非你沒有絕對的信心。
安東尼奧相信腳踏實地的確可以成就事業,但是如果把腳踏實地看作不敢有所冒險,不敢試圖有所飛躍,那麼這種缺乏想象力的腳踏實地隻會讓你失去許多機會。
別讓機會在你眼前白白溜去,除非你沒有絕對的信心。任何偉業的建立都需要一點想象力和冒險精神。
11
普及性信念和特殊信念。
信念可以分為普及性信念和特殊信念。所謂特殊信念就是指影響我們生活某一部分的信念,而普及性信念則是那些影響我們生活所有層麵的信念。
比如“麥克是個壞人,不可信任他”。這個特殊信念隻是讓你對麥克保持警惕。但如果是“人都是壞人,不可信任任何人”。的普及性信念可能使你對所有人都保持敵意。
普及性信念的影響力和範圍使你應當慎重對待普及性信念的建立。
12
信念的三個層次。
信念存在三個層次,可以把它分為遊移的信念、肯定的信念和強烈的信念。
遊移的信念是最弱的一種信念,因為它往往是暫時的想法,並不能持續多久。
肯定的信念比起遊移的信念穩定得多,它有比較多的實際依據和想象依據,但是如果能有強而有力的反證,肯定的信念可以被消除和改變。
強烈的信念是信念中最堅固的一個層次,它幾乎是信念持有者的生存支柱,不管反證多麼明顯,也隻能帶給信念持有者憤怒而不是說服。
13
信念平時並不顯露它的魔力,但當你遇到強烈刺激時,信念的力量就暴露出來。
14
信念力量試驗。
作這樣一個試驗,一群學生分成兩組,給第一組服興奮劑,但是告訴他們那是鎮定劑,給第二組服用鎮定劑,但告訴他們是興奮劑。於是試驗者們看到第一組雖然服用了興奮劑但表現很安靜,而服用鎮劑的第二組則興奮不已。
信念的力量在這個實驗中可見一斑了。
15
增強信念強度的訓練。
能夠把握住信念,對你的生活將會有無比好處,試著訓練自己的信念強度。
首先安東尼奧有一個讓你感到滿意的信念,把它當作增強的目標。
其次為增強這個信念你可以去找一些可靠的依據,或者找一些能夠增強信念的刺激。
最後,你應當馬上行動,不要把這種訓練當作文字遊戲。
16
戲劇性的信念力量。
在雙重人格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出信念的力量。雙重人格者在內心抱有另外一個很少暴露的隱性信念,當顯性信念不能應付外在刺激後,患者隻有依靠隱性信念應付,於是在這個信念下,他們變成了另一個人。
這種戲劇性的信念力量甚至可以在外表上改變一個人,使眼睛的顏色改變……使該病消失……性格大變等等。
17
成功的必要條件不在要具備多麼好的經濟基礎或天份,而是一份絕對的自信。
失敗者並不一定都是蠢笨的人,他們中間有許多是才智過人的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他們辜負了上天給予他們的智力,當別人盡全力時,他們隻盡了一分力,盡管付出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他們沒有必勝的信心,隻是憑借智力得過且過,當然注定失敗。
成功不一定要靠超群的腦力,但對自己絕對的信心卻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隻有絕對信心才能讓自己傾力付出。
18
想象力的作用比起實際知識來說,對你的幫助更大一些。
科學證明這樣一個有趣的事實:人腦並不能把細致的想象與實際的體驗構區分開來。也就是說一件你想象得很完美的事在你有腦中形成的概念與實際去作的效果是一樣的。
這並不是鼓動大家都去作白日夢,滿足自己缺乏的成就感,而是以此告訴大家,其實建立信念,建立自信的方法並不一定需要身體力行。
19
多一些“不切實際”,少一些“務實”,說不定就此走出一條新路來。
人們往往嘲笑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認為實務才是一種可貴的品質。然而不切實際有時候都是成就偉業的必要方式。
印度國父甘地,“不切實際”地想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采取和平不抵擋方式,開始時沒有人相信這種看似消極的方式可以成功,但事實證明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變成了現實。
許多把“務實”當作人生信條的人,實際是懦夫,由於一兩次挫敗,使他們再也不敢去嚐試了,他們隻有把頭埋進“務實”的沙堆,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
20
對自己的錯誤估計會背離真實的自我,但往往和結果相一致。
如果想成功,請不要過低估計自己的能力。首先是因為人的能力並不是可改變的,其次過低估計自己並不能使你處理問題顯得遊刃有餘。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挑戰自己,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呢?
一家工廠按照每個部門的平時工作業績給各部門規定了新的工作指標,由於一個錯誤,有兩個部門的業績成績被交換了,而二者的業績差別很大。現在業績差的那個部門得到一個對於他們幾乎是天文數字的工作指標,而另一個部門則顯得不用費勁。前者由於沒有想到這是個錯誤,在被解雇的威脅之下,拚命工作,最後居然完成了任務,而後者由於感覺輕鬆,放鬆自己結果沒有完成指標,當主管部門發現最先的那個錯誤時,一片嘩然。
對自己的錯誤估計和事實不符,但奇妙的是很有可能和結果相當接近,這也許也是人們不斷發展的原因吧。
21
麵對困難,你很容易陷入一種“無力感陷阱”。
毫無疑問,在前進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困難,如何麵對困難是每個人都要麵對的問題。
少數人把困難看作一次機遇和挑戰,他們往往在困難麵前毫不猶豫地采取主動進攻,這些人通常是成功者,而多數人隻是被動逃避困難,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問題也足以摧毀他的意誌,麵對困難,你很容易陷入一種“無力感陷阱”。
“無力感陷阱”有三個組成部分。
第一個陷阱:困難“永遠存在”。
第二個陷阱:困難“無所不在”。
第三個陷阱:困難“是我造成的”。
以下幾天,我們將學習怎樣從這樣陷阱中解脫出來。
22
第一個陷阱的解脫法
困難真的是“永遠存在”的嗎?你可以先不要給自己一個結論,朝它可能是暫時性方麵想想看。
也許你很幸運地在仔細考慮之後,發現那困難的確隻是一個暫時現象,但如果你始終無法找到有力的證據,那麼索性不要去找現實中的證據了,用你的想象力反複告訴自己“這一切總會過去”,多重複幾次你一定會從第一重陷阱中爬出來。
23
第二個陷阱的解脫法。
是問題“無所不在”,還是你把問題一直帶到心裏?不要輕易成為問題的犧牲品。
換個角度,不要再去想那個“無所不在”的困難,而多花些心思用在解決問題上,也許那個“無所不在”的問題是個很容易解決的問題。
即使無法解決掉這個“無所不在”的問題,也不用每時每刻把它掛在心上,因為這個問題最多隻能影響你的一部分,如果它毀掉了你的全部生活,也是你那個“無所不在”的想法助長了它的破壞力。
“無所不在”的問題對你的整個生命來說,隻是個小問題,試著去解決,解決不了就把它丟掉。
24
第三個陷阱的解脫法。
有人出了問題,他大聲叫道:“見鬼,我又出錯了,啊上帝!一切都沒錯,隻有我是一個錯誤!”
把所有問題全部往身上攬並不是一種美德,這種習慣的養成最初可能隻是一次小小的錯誤由你而發生,於是讓你產生這種“一切都因為我才……”的懷疑,然後你自己把這種懷疑變成了一種信念。於是你真的變成了一個失敗者。
當第一個問題出現時,千萬不要讓自己有機會產生這種“問題在我”的懷疑。
25
如何改變一個錯誤信念。
當你的問題源於擁有的一個不利於你的信念時,你要幹的就是改變這個信念。最好的方法是讓自己對信念發生懷疑,你自己仔細考慮一下這幾個問題。
第一,這個信念已經可以看到錯誤之處。
第二,這個信念帶給我的傷害。
第三,如果還不改變這個信念,我可能要承擔的風險。
當你自己都已經很厭惡這個信念時,你可以輕易地擺脫它了。
26
最可靠的保證是你每天都在進步而不是倒退。
億萬富豪也會有破產的一天,所以你不必為自己的有限儲蓄而不思進取,最可靠的保證是你每天都在進步而不是倒退。
隻有那種進取的生活者是最令人放心和欣慰的。
27
不要忽視小小的進步,如果這個進步是持續不斷的。
曾有人問過愛因斯坦世界最有力量的是什麼?愛因斯坦思索了一會兒後回答:“高利。”高利是指銀行中的本金的利息衍生出的利息。對個人來說每個進步的“高利”也同樣意義重大。
試想你每天進步百分之一,一年之後你幾乎進步了三倍之多。所以不要忽視小小的進步,如果這個進步是持續不斷的。
28
信念測試方案一。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將做一些練習,測試一下你的信念。
首先在一張紙上寫上積極的信念,在另一張紙上寫上消極的信念,然後在十分鍾裏,在兩張紙上寫上一切相關的信念。
29
信念測試方案二。
你看到自己擁有的信念後,首先應當從那些積極的信念中找出幾條對你最有益處的,然後重溫一下這幾條信念曾帶給你的好處,最後強化這幾條信念,讓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30
信念測試方案三。
強化了有利於你的信念,現在開始另一個工作,把沒用的信念丟掉。
首先在消極的信念中找出最令你沮喪的幾條。
然後找出推銷這幾條信念的依據。
接著寫出新的信念來取代舊的信念。
最後重複告訴自己新信念能帶來的好處。
31
把握信念,也就是把握創造與毀滅的力量。
在整個三日裏麵,我們一直在探墳關於信念的問題,現在我們應該對信念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讓我們一珍視自己獨有的信念,開始我們新的生活。
把握信念,也就是把握創造與毀滅的力量。
第4月
找尋終極答案
——提問·解答·提高
人類的每一個進步,都是由無數個問題構成的。
——巴雷克
1
好奇心是進步必不可少的,不要讓這個寶貴的東西消失了。
人類不斷發展由一個個問題組成,這話並不誇張。當某個原始人偶然看到一塊尖銳的石頭,便問自己:“為什麼不能拿去打錨呢?”人類有了工具。當某個中世紀的智者看著天上飛翔的小鳥問自己:“人類為什麼不能製造一對翅膀,在天空中飛翔呢?”自此人類有了探索太空願望,人類航空由此而誕生。
好奇心是進步必不可少的,不要讓這個寶貴的東西消失了。對未知事物的好奇,給人類帶來進步。當然對於個人來說也能帶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