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中國海洋與海權(2)(1 / 3)

3.列強從海上來

誰控製了海洋,誰就控製了一切,這個2500年前的預言今天成為了現實。大量的史實已充分說明:凡傾力向海洋發展的國家,國勢都會強盛,輕視甚至漠視海洋的國家無不成為落後挨打的對象。

早在中國海上力量還頗為強大的明朝,日本就從海上發動了侵略。明朝中期,海防鬆弛,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造成了倭寇之患。明政府調集軍隊到沿海地區剿滅倭寇。1561年抗倭英雄戚繼光領導的“戚家軍”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在浙江一帶九戰九勝,蕩平了浙江的倭寇。後又平息了福建、廣東等地的倭寇,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

16世紀開始,早期歐洲殖民者先後來到東南沿海地區,先是試探性地交往,等到他們發現中國的海防如此鬆弛,覺得機會來了。

1553年葡萄牙人通過巧取豪奪,獲得了在澳門的居住權,隨後他們就在澳門肆無忌憚地擴張領地,修築炮台,甚至還在當地設立葡萄牙政府的政權機構,陰謀是長期占據澳門。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中國台灣西南,修築了赤嵌城,後來進一步侵占了整個台灣。殖民者把大批台灣人掠賣到海外當奴隸。

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打敗了盤踞台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荷蘭殖民者向鄭成功投降,台灣回到了祖國懷抱。

在全世界強盛了上千年之久的古老中國,在沉睡了幾百年後,進入十九世紀中葉,終於徹底落伍了。1840年,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從海上敲開了中國封閉已久的國門,由此拉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

19世紀初,以英國為代表的列強向中國販賣鴉片,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林則徐虎門銷煙徹底打破了英國的美夢。

1840年6月,惱羞成怒的英國派艦隊封鎖珠江口進行挑釁,鴉片戰爭開始。曆時一年多,英軍侵占了香港島、攻占了東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1842年8月,清政府屈服求和,鴉片戰爭宣告結束。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看到英國得到了天大的好處,美國人也按捺不住了。

1844年,美國人顧盛帶四艘戰艦以武力相威脅,腐敗至極的清政府隻好又同美國簽訂了《望廈條約》。垂涎三尺的法國也不甘寂寞。

1844年冬,法國艦隊兵臨城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黃埔條約》,這個條約包括美國在《望廈條約》中取得的一切特權。第一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主權遭到嚴重破壞,西方列強開始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中國社會步步沉淪。

幾年之後,欲壑難填的殖民者再次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秋,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悍然出動軍艦襲擊廣州城;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國共同出兵,於是,英法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爆發了。英國軍艦率先闖入珠江口,向廣州進犯,美國軍艦也以“保護”僑民為名,炮轟廣州城。

1857年,英法組成聯軍攻陷廣州城,所到之處,燒殺搶劫,隨後英法聯軍艦隊北上,奪取了大沽炮台,占領了天津,並揚言進攻北京。鹹豐皇帝慌忙同侵略者議和,又簽訂了《天津條約》。

1860年,侵略上了癮的英法聯軍再次攻占天津,進逼北京,鹹豐皇帝逃亡承德。英法聯軍占領北京後,洗劫並焚燒了世界聞名瑰寶——皇家園林圓明園,無數珍貴文物被搶掠,宏大園林被付之一炬。

至此,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但中華民族的噩運並沒有結束。

1883年底,中法戰爭爆發,法國遠東艦隊在中國東南沿海再次逞凶,馬尾一戰全殲中國成立不久的福建水師。軟弱的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條約為法國日後的侵略打開了方便之門,從此法國勢力伸入了我國雲南、廣西,中國的西南門戶洞開。

1894年,日本海軍不宣而戰,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是列強侵略中國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危害極為嚴重。包括台灣在內的大片領土被割讓,巨額賠款使中國人民進一步陷入赤貧,新通商口岸開放使帝國主義勢力第一次深入到了中國內地。

小打小鬧已經滿足不了強盜的胃口了,軟弱的綿羊是誰都想咬一口的。1900年6月初,屢屢得手的強盜們組成八國聯軍,再次從天津登陸向北京進犯。北京淪陷後,八國聯軍在北京公開劫搶、屠殺無辜、強奸婦女,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殘忍至極的暴行。莊親王府內外一千多人全被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