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新時代的引擎——太陽能(1)(3 / 3)

1996年,聯合國在津巴布韋召開“世界太陽能高峰會議”,發表《哈拉雷太陽能與持續發展宣言》,討論了《世界太陽能10年行動計劃》、《國際太陽能公約》、《世界太陽能戰略規劃》等重要文件。這次會議進一步表明聯合國和世界各國對開發太陽能的決心,要求全球共同行動,廣泛利用太陽能。1992年以後,世界太陽能利用進入穩定發展時期,其特點是:太陽能利用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緊密結合,全球共同行動,為實現世界太陽能發展戰略而努力。

通過以上回顧可知,近100年間太陽能發展道路並不平坦,一般每次高潮期後會出現低潮期,低潮時間大約45年。太陽能利用的發展曆程與煤、石油、核能完全不同,人們對其認識差別大,反複多。這一方麵說明太陽能開發難度大,短時間內很難實現大規模利用;另一方麵,說明太陽能利用還受礦物能源供應,政治和戰爭等因素的影響,發展道路比較曲折。盡管如此,從總體看,20世紀取得的太陽能科技進步仍比以往任何一個世紀都大。

21世紀後期太陽能將占主導地位

盡管太陽能開發存在一些弱點,發展道路曲折,但世界各國專家仍看好它。目前,太陽能利用僅在世界能源消費中占很小一部分。如果說20世紀是石油世紀的話,那麼,21世紀則是可再生能源世紀,也是太陽能世紀。

專家估計,如果實施強化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到21世紀中葉,可再生能源可占世界電力市場的3/5、燃料市場的2/5。在世界能源結構轉換中,太陽能將會處於突出位置。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太陽能將在21世紀初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並在2050年左右達到使用能源的30%的比例,次於核能居第二位,21世紀末,太陽能將取代核能居第一位。殼牌石油公司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結論,21世紀的主要能源是太陽能。日本經濟企劃廳和三洋公司合作研究,更樂觀地估計,到2030年,世界電力生產的一半依靠太陽能。

正如世界觀察研究所報告所指:正在興起的“太陽經濟”將成為未來全球能源的主流,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能源。

我國太陽能資源利用狀況

根據接受太陽輻射總量,可將我國劃分為5類地區。

一類地區 為太陽能資源最豐富地區。包括寧夏北部、甘肅北部、新疆東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以西藏西部的太陽能資源最為豐富,最高達2333千瓦·h/㎡,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撒哈拉大沙漠。

二類地區 為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寧夏南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西藏東南部和新疆南部等。

三類地區 為太陽能資源中等類型地區。主要有山東、河南、河北東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遼寧、雲南、陝西北部、甘肅東南部、廣東南部、福建南部、蘇北、皖北、台灣西南部等。

四類地區 是太陽能資源較差地區。包括湖南、湖北、廣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廣東北部、陝西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南部以及黑龍江、台灣東北部等。

五類地區 主要有四川、貴州兩省,是太陽能資源最少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3350~4200米J/㎡,日輻射量2.5~3.2 千瓦·h/㎡。

三、太陽能——未來能源發展的主力軍

目前,在國際社會公認的可規模開采的新能源中,太陽能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汙染、無運輸、無壟斷、無采購成本等一係列優點,被譽為最理想的能源,並成為常規能源的最佳替代品。在同樣亮度下,太陽能LED燈用電量僅為白熾燈的1/10,壽命卻是白熾燈的10倍,因此,占人類消耗電力總量20%的照明係統麵臨重大的技術改革。隻要有一半的白熾燈被太陽能燈取代,每年就能為國家節省用電近1000億度,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照明。

近兩年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把利用太陽能等新能源作為國家能源替代策略。2007年下半年太陽能發電已經被許多發達國家列入與火電、水電、風電和核電等並列的主要電力能源,這預示著人類大規模利用太陽能發電的開始。2008年,全球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59.5億千瓦,比2007年增長了110%,其中新增量的近九成被歐美國家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