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新時代的引擎——太陽能(2)(1 / 3)

作為能源消耗大國,中國目前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僅為發電總裝機容量的萬分之一,處於行業發展的初始階段。2004年以來,在國際光伏市場的強大需求拉動下,我國光伏產業迅速發展,2006年年底光伏電池生產能力達到1645兆瓦,全年生產光伏電池500兆瓦,占全世界產量的10%以上,僅次於日本和歐洲。但是,目前我國太陽能行業產值僅有300億元的規模,且這些產值還是由6000家以上的企業共同創造的。而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表示,太陽能發電裝機總容量在2010年達到30萬千瓦,2020年達到180萬千瓦。據此,有業內機構樂觀地預計,隨著成本的不斷降低、效率的不斷提高、政府補貼的到位,太陽能發電產業將迎來長期、爆發式的增長,未來發展的空間十分巨大。

譬如無錫尚德太陽能有限公司,目前在全球太陽能發電光伏電池市場排名第三,擁有多項全世界領先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專利。尚德電力2005年12月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市值曾一度突破100億美元,公司董事長兼CEO施正榮本人也在2006年被《福布斯》評為中國首富。2008年尚德電力實現產品500兆瓦,納稅銷售收入超過19億美元。除無錫總部外,尚德目前在美國、日本和歐洲都設有子公司。

對於太陽能發電的前景,施正榮認為,盡管目前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還相對較高,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產業鏈的完善,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會降低到1元錢1度電以下,相比核能等發電方式優勢明顯。他還表示,整個人類的文明有5000年的曆史,但實際上有4800年都在使用可再生能源,隻有在最近200年人類才開始使用化石類的不可再生能源,結果是給地球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讓人類生存麵臨著全球變暖、能源與資源危機。“使用太陽能發電,是我們要向祖先學習,讓可再生能源回歸。”麵對巨大的市場,誰先開發利用太陽能,誰就掌握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誰就能在競爭中贏得先機。

四、太陽能讓生活更美好

太陽能熱水係統

早期廣泛的太陽能應用即用於將水加熱,現今全世界已有數千萬台太陽能熱水裝置。太陽能熱水器是用太陽的能量將水從低溫度加熱到高溫度的裝置,是一種熱能產品。按照循環方式,太陽能熱水係統可分為兩種:

1.自然循環式

儲水箱置於收集器上方。水在收集器中接受太陽輻射加熱,溫度上升,致使收集器及儲水箱中水溫不同而產生密度差,因此引起浮力。熱虹吸現象促使水在儲水箱及收集器中自然流動。由於密度差的關係,水流量與收集器的太陽能吸收量成正比。此種型式不需循環水,維護甚為簡單,已被廣泛采用。

2.強製循環式

熱水係統用水泵使水在收集器與儲水箱之間循環。當收集器頂端水溫高於儲水箱底部水溫若幹度時,控製裝置啟動水泵使水流動。水入口處設有止回閥,以防止逆流,引起熱損失。大型熱水係統或需要較高水溫,選擇強製循環式。

世界各國對太陽能利用十分重視。30年前,德國製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千頂計劃”,日本有“朝日計劃”,美國有“百萬屋項計劃”。以色列的屋頂80%安裝熱水器,規定新建房屋必須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中國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極快。到2007年,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產銷量已占世界第一。

太陽能暖房

太陽能暖房在寒冷地區使用多年。寒帶冬季氣溫甚低,室內必須有暖氣設備,欲節省化石能源,需應用太陽輻射熱。常用的暖房係統為太陽能熱水裝置,將熱水通至儲熱裝置中,然後利用風扇將室內或室外空氣驅至儲熱裝置中吸熱,再把熱空氣傳送至室內;或利用另一種液體,輸送到儲熱裝置中吸熱後,流經室內,再用風扇強製加熱空氣,達到暖房效果。實際上是一種熱風空調。

太陽能發電

1.光熱電間接轉換——太陽能鍋爐發電

太陽能聚熱發電係統實際上是用太陽能鍋爐代替燃煤鍋爐產生蒸汽發電。它通常由兩部分組成:收集太陽能並轉變成熱能,轉換熱能成電能。利用大規模列陣拋物或碟形鏡麵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一個優勢,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後幾個小時內仍然能夠帶動汽輪機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