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誰弄髒了地球的外衣(1)(1 / 3)

我們生活在大氣的“海洋”裏,厚厚的大氣層是“生命的保護傘”。它擋住或吸收掉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和其他有害輻射,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傷害,保護人和生物安然無恙。

大氣層又像一條棉被覆蓋著地球,既削弱了白天太陽的直接輻射,又緩和了晝夜氣溫的差別。運動著的大氣還能實現熱量的交換和調節,給地球上的生命創造一種冷暖適中的條件。

這樣說來,空氣實在是太重要了。

可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認識到了這個最淺顯的道理呢?食物來之不易,水也有短缺的時候,唯獨空氣到處都有,結果是誰也不稀罕它,很少有人覺得有必要關心它的痛癢。表現之一,就是人們漫不經心地往大氣中排放各種各樣有毒有害的廢物。結果是大氣環境成了世界各國的公共“垃圾箱”,什麼廢氣都往裏排放,最後超過了大氣環境所能承受的極限,對人類健康、農業、森林、生物、水源、建築物,以及文物古跡、旅遊景觀等都產生了有害的影響。大氣受到了汙染,大氣生“病”了。

大氣汙染

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大氣汙染通常是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並因此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

正常狀態下地球上的大氣主要含有對植物生長有好處的氮氣。(占78%)、人體和動物需要的氧氣(占21%),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0.03%)和其他氣體等。當本不屬於大氣成分的氣體或物質,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塵、有機物等進入大氣之後,大氣汙染就發生了。

大氣汙染的危害

近年來,大氣汙染狀況日益嚴重,據統計,人體的許多疾病與大氣中的汙染物,有密切關係。全世界每天有800人因呼吸受汙染的空氣而早亡,每年有300多萬人死於主要由環境汙染——包括大氣汙染引起的癌症。

大氣汙染物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危害人體。一是人體表麵接觸後受到傷害,其次是食用含有大氣汙染物的食物和水中毒,三是吸入汙染的空氣後患上種種疾病。呼吸係統有問題的人如哮喘病患者,較易受二氧化氮影響。而對兒童來說,氮氧化物可能會造成肺部發育受損。吸入二氧化硫可使呼吸係統功能受損,加重已有的呼吸係統疾病及心血管病。

可吸入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包括導致呼吸不適及呼吸係統症狀、加重已有的呼吸係統疾病及損害肺部組織。

此外,由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光化煙霧除刺激人們的眼睛外,還會引發氣喘病、鼻炎、肺炎、頭痛、惡心等。

大氣汙染還能對氣候產生不良影響,如降低能見度,減少太陽的輻射(據資料表明,城市太陽輻射強度和紫外線強度要分別比農村減少10%~30%和10%~25%)而導致城市佝僂發病率的增加。

大氣汙染也使農業大受其害。大氣汙染可使植物生理機製受抑製,生長不良,抗病抗蟲能力減弱,甚至死亡,導致糧食減產,家畜中毒。近十幾年來,不少國家發現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致使河湖酸化,魚類減少甚至滅絕,漁業衰落;土壤酸化、變質,導致糧食、經濟作物減產,森林發育受影響。

另外,如果汙染物隨雨雪降落,那麼大氣汙染就會轉變為水體汙染和土壤汙染。

大氣汙染還使人們在經濟上付出高昂代價。舉個例子,在美國,僅僅為了消除大氣煙塵所造成的汙染,一年當中用於建築物重新粉刷所需的費用就達1億美元,洗滌纖維品的費用8億美元,洗車費用2.4億美元。想想看,這還是大氣汙染造成的間接損失,一個美國便這麼多,全世界加在一起該有多少啊!

大氣汙染的主要來源

雖然大氣有一定的自淨能力,但是人類排出的汙染物大大超過大氣的自淨能力後,會使大氣遭到不同程度的汙染。

大氣汙染從總體看可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自然因素也會給空氣質量帶來影響,比如說火山爆發、森林火災、地震等。在一些地方,少量的崩塌也會造成一些塵土在空氣中造成一些汙染。由自然源造成的汙染多為暫時的、局部的;而由人為源造成的汙染通常延續時間長、範圍廣。當前造成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人類活動排放的汙染物。從其來源看,可分為以下五類。

生活汙染源

城市居民、機關和服務性行業由於燒飯、取暖、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排放煤煙、油煙、廢氣等造成大氣汙染;城市生活垃圾在堆放過程中厭氧分解排出的二次汙染物和垃圾焚燒過程產生的廢氣。

工業汙染源

工業汙染是大氣汙染的重要來源,包括燃料燃燒排放的汙染物以及工藝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如化工廠向大氣排放的具有刺激性、腐蝕性、異味和惡臭的有機和無機氣體;煉焦廠排放的酚、苯、烴類和化纖廠排放的氨、二硫化碳、甲醇、丙酮等有毒有害物質)以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各類金屬和非金屬粉塵。由於工業企業的性質、規模、工藝過程、原料和產品等種類不同,排放物對大氣汙染的程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