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觸目驚心的大氣汙染事件(3)(1 / 2)

經過多方調查和研究,導致哮喘病的原因才真相大白。原來由於石油化工、火力發電等工廠排放出大量含硫、合氮的氧化物,又由於廠區和居民區彼此相鄰,互相混雜,致使人們呼吸的空氣受到嚴重汙染而引發哮喘。這一石油化學工業區在1958年正式大規模生產。該化工區的主體部分是鹽濱地區和午起地區的聯合企業,還有鄰近鹽濱聯合企業的磯津、鹽濱、三濱、曙町等地區。在磯津地區,冬季以西北風為主,夏季以東南風為主,因而鹽濱、三濱、曙町地區,直接受著工廠排出物的危害。1956年,石油工業的含酚廢水排入伊勢灣,使附近水產發生一種難聞的惡臭,這就是日本最早因為工業汙染而出現的“臭魚”,進而嚴重的大氣汙染使得數千人患病。由於四日市石化工業用的是含硫量很高的中東石油,工廠每年排出的二氧化硫和粉塵總量高達13萬噸,致使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超過人體所能允許濃度的5~6倍。而且,大氣中還有錳、鉛、鈦、釩等重金屬微粒,以及硫化物、硫化氫、碳氫化合物、亞硝酸和硝酸等物質,致使四日市終年煙霧彌漫,彌漫於大氣中的這些有毒物質被人們長年累月吸入肺內,對呼吸器官傷害很大。有毒物質進入血液,一方麵導致癌症;另一方麵嚴重消弱肺部排除汙染物的能力,形成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以及肺氣腫、肺癌等許多呼吸道疾病,這些病統稱為“四日市哮喘病”。

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開始大發作,1964年由於連續3天煙霧不散,氣喘病患者開始死亡,其中一部分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殺,到1970年患者達500多人。隨後,這種公害病在日本的橫濱、大阪、千葉、川崎等許多大城市迅速蔓延,據統計,到1972年氣喘病患者多達6300人。

全球變暖氣候反常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認為,人為造成的全球變暖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到2100年,平均溫度可能提高4度,海平麵在今後數百年中每百年上升半米。1996年6月發表的政府問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最新報告警告說,生活在島嶼和三角洲的數百萬人可能淪為難民,幾億人將麵臨著饑餓和疾病的更大危險。該小組委員會所有成員經過激烈辯論,取得了一致的意見,即“均衡各種證據,可以認為人類對全球氣候施加了可見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是巨大的。

海平麵上升,冰蓋麵積縮小,更多的水災、旱災和農業布局被打亂。昆蟲和各類蟎蟲攜帶的包括瘧疾和登革熱在內的疾病,可能隨著溫帶地區溫度的升高移出熱帶地區。英國地方性瘧疾隻是在距今40多年前才消滅,但是有可能在北歐死灰複燃。20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已經升高0.6℃,21世紀可能升高1.5℃~4℃。如果全球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減少50%以上,全球變暖升溫就可能控製在2℃。

有關科學家稱:“這是我們會在一萬年中看到的最快的變化速度。升高2℃聽起來並不算很高,但是我們談的是全球變暖的平均溫度,而在冰河期中間和轉暖期之間的全球平均溫度差隻有五六度。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盡管它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但是如果你生活在孟加拉國、中國南部、太平洋或印度洋上的某些島嶼或尼羅河三角洲,那的確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另一種危險在於溫度的升高將影響氣候模式,造成蒸發增加,大氣中水汽增多。這意味著大雨變得更大,而小雨在許多情況下將變得更小。

氣候變化是個緩慢而間歇的過程,但是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一種氣候型式似乎正在逐漸顯現出來:夏天變得比平常幹燥和炎熱了,冬天則更冷更潮濕。

森林生活環境可能受到影響,生物多樣性可能減少。幹燥地區很可能變得更幹燥,從而使得更多人遭受饑餓的威脅。即使是像英國這樣濕潤的溫帶國家,也可能受到天氣“突然變化”的影響。

一項權威性研究報告記載近幾年世界各地洪水、颶風、暴風雨及其他災難性氣候有了驚人的增加。20世紀90年代至今發生的“與氣候有關的”災害比20世紀80年代增加了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