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地球的曠世傑作:奇特地貌(1)(2 / 2)

站在一些比較矮小的石塊上,可以看到它們的截麵都是很規則的正多邊形。不同石柱的形狀具有形象化的名稱,如“煙囪管帽”和“大酒缽”等。

“巨人之路”海岸在蘇葳海角和海灣之間,包括低潮區、峭壁,以及通向峭壁頂端的道路和一塊平地。火山熔岩在不同時期分五六次溢出,因此形成峭壁的多層次結構。“巨人之路”是這條海岸線上最具有玄武岩特色的地方。大量的玄武岩石柱排列在一起,形成壯觀的玄武岩石柱林,氣勢磅礴。從空中俯瞰,巨人之路這條赭褐色的石柱堤道在蔚藍色大海的襯托下,格外醒目,惹人遐思。

遊覽“巨人之路”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著高約100公尺的崖岸頂端行走,可以近觀礁崖上鑲嵌的根根柱體,遠眺沿岸壯闊的層層海濤;一條沿著崖底蜿蜒的海灘行走,右側是壁立的高崖,左側就是柱石密布的海灘。景區集中於一段4千米長的海灘,由西向東有4個凹入崖岸的礁岩海灘,依次名為奈伯、甘尼、洛弗爾和瑞歐斯坦。奈伯海灘崖底西側的“巨石駱駝”,甘尼海灘西側山崖斜坡上的“巨石老太”,瑞歐斯坦海灘東側崖壁頂端兀立的“巨石煙囪”,都是獨具特色的景點。最能體現“巨人之路”奇異景觀的區域,集中於洛弗爾海灘和崖岸一帶。洛弗爾海灘西側礁岩遠遠伸入大海,海浪拍擊的礁岩為一片壯觀的柱體巨石群,東側平緩的柱體礁岩名為“踏步巨石”,西側參差的柱體礁岩名為“願望之椅”。立在這片巨石之上,北望浩瀚的大西洋,海濤層層翻滾而來,擊打在柱體礁岩上,湧起陣陣雪白的浪花;回望南方,海灘連接一塊巨大的柱體礁岩,高高聳立,岩壁上一根一根長長的柱體從岩頂直貫岩底,巨岩背後立起一座高大的山岡,錐形山體將它腳下的景區襯托得更加雄奇。在洛弗爾海灘凹入區裏,一塊高逾1公尺、長逾2公尺的巨石酷似人們腳踏的靴子,被稱之為“巨人之靴”。洛弗爾海灘東側山崖的中部,鑲嵌一片巨大的柱體礁岩,酷似人們彈奏的管風琴,被稱之為“巨人管風琴”,而海灘上一塊直徑約1公尺的礁岩圖案酷似一隻巨人的眼睛,被稱之為“巨人之眼”。

揭開“巨人之路”之謎

是什麼樣的自然偉力造就了這一舉世聞名的奇觀呢?現代地質學家們通過研究其構造,揭開了“巨人之路”之謎。“巨人之路”實際上完全是一種天然的玄武岩。根據現代地質學的解析,大約在5000萬年之前,在現在的蘇格蘭西緣內赫布裏群島一線至北愛爾蘭東緣,火山活躍,一股股玄武岩岩漿從裂隙的地殼下湧出,灼熱的岩漿遇到冰冷的海水,經過冷卻、收縮和結晶,開始爆裂成規則的六邊形石柱。獨特的玄武岩石柱群體,不可思議地排列在一起,期間僅有極細小的裂縫。地質學家把這些裂縫稱之為“節理”。在熔岩作用下產生爆裂的“節理”,一般具有垂直伸展的特點,在沿“節理”流動的海水作用下,久而久之便形成這種集聚在一起的多邊形玄武岩石柱。石柱在經受海浪長期的衝蝕下,在不同高度處被截斷,導致石柱的排列呈現出高低參差的台階狀外貌,使人產生了“巨人之路”的遐想。

“巨人之路”當然也是柱狀玄武岩石這一地貌的完美的表現。這些石柱構成一條有石階的石道,寬處又像密密的石林。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不僅是峻峭的自然景觀,也為地球科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碧水丹山:武夷山

丹霞地貌武夷山

武夷山的自然風光獨樹一幟,奇峰若雕、碧水如畫,山依溪而列、水隨山而轉,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妙趣橫生,風韻萬千。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稱於世。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襯著清澈的河水,構成一幅奇妙秀美的傑出景觀。

武夷山除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外,更是一座有著悠久曆史的文化名山。這裏擁有一係列優秀的考古遺址和遺跡,包括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漢城遺址、大量的寺廟和與公元11世紀產生的朱子理學相關的書院遺址,這裏也是中國古代朱子理學的搖籃。武夷山還是中國東南部最負盛名的生物保護區,也是許多古代孑遺植物的避難所,其中許多生物為中國所特有。

全長500多千米,總麵積近1000平方千米的武夷山,位於福建省西北的崇安縣境內,處在福建與江西省交界處。最高峰黃崗山,海拔2118米。

黃崗山位於閩贛邊界,為華東六省一市最高峰,被譽為“華東屋脊”。山巔是一塊約一平方千米的平坦草甸,看不到一棵樹木,生長的野草一尺多厚,鬆軟如毯。站在這“華東屋脊”上眺望四野,遠處的峰巒似島嶼般隱沒在縹緲的雲海之中,白雲似輕紗般在山峰之間飄來拂去,茫茫滄海,盡收眼底。“尺步淩絕頂,極目無纖煙”,這裏是登高望遠的絕妙境地。秋末冬初漫山遍野開滿了黃花,甚是好看。

武夷山中最為奇特的風光可以說是九曲溪,一般山多由雜石砂土而成,山水分離,可徒步直登,而九曲溪諸峰則由紅色峰石生成,水繞山腳,既可上山步行,又可下山泛舟。遊人隨心所欲,這就是九曲溪的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