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造物主,創造出地球的千姿百態。其中也包括了許多怪異的地貌,它們與地球上其他地貌截然不同。無論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還是奇妙的巨人之路,一個又一個奇特地貌仿佛並不是大自然的產物。人們在感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時,不禁聯想到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景色。
海上奇葩:大堡礁
垂直聳立的珊瑚牆
大堡礁由400多種絢麗多彩的珊瑚組成,造型千姿百態,堡礁大部分沒入水中,低潮時略露礁頂。從上空俯瞰,礁島宛如一棵棵碧綠的翡翠,熠熠生輝,而若隱若現的礁頂如豔麗花朵,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上怒放。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昆士蘭省對岸,是一處延綿2000千米的地段,它縱貫蜿蜒於澳大利亞東海岸,全長2011千米,最寬處161千米。南端最遠離海岸241千米,北端離海岸僅16千米。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區。早在1770年,發現澳洲大陸的庫克船長,在筆記中將大堡礁描述為“垂直聳立於深不可測海洋中的一麵巨大的珊瑚牆”。最南端的珊瑚礁在弗雷澤島以北,距離昆士蘭海岸線200千米。大堡礁由數千個相互隔開的大小礁體組成,其中較著名的有格林島等。許多礁體會在海水低潮時浮出水麵或稍被淹沒,有的形成沙洲,有的則環繞島嶼或鑲附在大陸岸邊。
色彩斑斕的珊瑚礁
大堡礁屬熱帶氣候,主要受南半球氣流控製。由於這裏自然條件適宜,無大風大浪,成了多種魚類的棲息地,而在不同的月份還能看到不同的水生珍稀動物,讓遊客大飽眼福。
在大堡礁群中,色彩斑斕的珊瑚礁有紅色的、粉色的、綠色的、紫色的、黃色的。它們的形狀千姿百態,有的似開屏的孔雀;有的像雪中紅梅;有的渾圓似蘑菇,有的纖細如鹿茸;有的白如飛霜,有的綠似翡翠;有的像靈芝……莫可名狀,形成一幅千姿百態、奇特壯觀的天然藝術圖畫。
白天在珊瑚礁陰影下的水中一片沉寂,但夜晚各種動物都紛紛出來活動。珊瑚蟲在夜間覓食,伸出彩色繽紛的觸須捕食浮遊微生物。無數珊瑚蟲的觸須一齊伸展,宛如鮮花怒放,但白天不能伸出觸須,否則會遮住蟲黃藻需要的陽光。
珊瑚群平時大部分隱在水中,隻有低潮時略露礁頂。各色的珊瑚礁以鹿角形、靈芝形、荷葉形、海草形在海底擴展美麗的身軀。這裏分布有400餘種不同類型的珊瑚礁,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約有350種珊瑚蟲與水母有親緣關係,每個珊瑚蟲的嘴周圍長著一圈觸須,從海水中吸取碳酸鈣,變成石灰質的外殼,無數外殼累積起來便成為珊瑚礁。
天然的海洋博物館
大堡礁海域生活著大約1500種熱帶海洋魚類,有泳姿優雅的蝴蝶魚,有色彩華美的雀鯛、漂亮華麗的獅子魚、好逸惡勞的印頭魚、脊部棘狀突出並且釋放毒液的石魚,還有天使魚、鸚鵡魚等各種熱帶觀賞魚。珊瑚礁將瀉湖包了個嚴實,這裏風平浪靜,是天然的避風港,各種魚類、蟹類、海藻類、軟體類,五彩繽紛、琳琅滿目,透過清澈的海水,盡收眼底。成群結隊的小鮨魚在大堡礁外側捕食浮遊生物。體重達90公斤、長相古怪得令人生畏的巨蛤每次至少產十億顆卵。欲稱霸海洋的鯊魚,柔軟無骨的無殼蝸牛,碩大無比的海龜,斑點血紅的螃蟹……被潮水衝上來的大小貝殼閃爍著光芒,安靜地躺在沙灘上。
大堡礁堪稱一座天然的海洋博物館。以格林島為例,它是珊瑚斷裂堆積形成的礁盤。與大陸島嶼不同,對於植物而言,礁盤是貧瘠的。當風、海浪或海鳥將植物的種子帶到礁盤上,種子必須紮進礁盤上富有營養的沙子中才能成長。慢慢地,沙地上長出植物,植物又吸引了鳥的棲息,鳥為沙地帶來更多養分和種子。周而複始地,礁盤上才生長出越來越多的植物。作為神奇複雜的水中結構,大堡礁也是1500多種魚、359種硬珊瑚、世界上三分之一軟珊瑚、近8000種軟體動物以及大量海洋動物和海鳥的家。
鬼斧神工:巨人之路
世界第八大奇觀
在英國北愛爾蘭的安特裏姆平原邊緣的岬角,沿著海岸懸崖的山腳下,大約有3.7萬多根六邊形或五邊形、四邊形的石柱組成的賈恩茨考斯韋角從大海中伸出來,從峭壁伸至海麵,數千年如一日地屹立在大海之濱。被人們稱為“巨人之路”。
如果不說,人們一定以為“巨人之路”是一處人工雕鑿的景觀,其實,這些排列有序、雕琢精細的石柱,完全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巨人之路”這些黑色實心的石柱,大部分是規則的六邊形,也有少量的四邊形、五邊形和八邊形,直徑一般在38—50厘米。石柱一般高出海麵五六米以上,最高的有10—12米,也有與海麵一般高或者隱沒於海水下的。大量的玄武岩石柱排列在海岸邊,綿延約6千米之長,其氣勢之磅礴,景象之奇異,形成了十分壯觀的自然景觀,它不由得讓人們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發出由衷敬佩的驚歎。為此,“巨人之路”也被北愛爾蘭人認為是世界第八大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