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不公平的製度(1 / 2)

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很不好,但是也別無他法。

和那些商人談好了暫時借款,定下了幾分的利,將之前戰役中繳獲的敵人的武器的樣品拿給了楚風,然後應青木調任張寧去了南邊——不得不說張寧的確是行兵打仗的鬼才,利用人數多熟悉地形的優勢,將敵人死死地堵在福建和廣西兩省,再也挪不動一步,南方的戰局終究是穩定下來。

隻是,打仗嘛,沒有那個國家經得起長久的消耗。

降了商業稅之後,結合之前提高商人地位的政令,天下人雖然迷惑,但是都明白的是商人地位提高了——你看那張三家做的是酒商生意,家大業大,隻原先占著“商”這麼一個字兒,出門總是免不了人背後說道,錢多又如何?兒子都討不著中意的媳婦,這下可就不一樣了——你再看那做書畫生意的李四,兒子有才學,可又有什麼用呢又不能考功名,這下可好了,聽說李家公子已經在積極備考準備參加來年春閨呢,若是考上了李四家可不就是有錢又有勢——原本商人被限製了許多權力,大地主家裏就是有人經商也是奴仆,但現在都一下子放寬了,看著人家日進鬥金又有了能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眼紅耳熱之下,不少人已經在躍躍欲試著要下海經商了——畢竟商業的利潤比農業之類都來得高,錢來得快的事兒誰不是爭先恐後呢?

而這種情況,自然地在應青木開始推行高產水稻之類的農作物之後得到了一定的抑製——至少不會到大華的人都吃不上飯的地步。當然,商業還是無可阻擋地開始了近乎瘋狂的蓬勃發展。

這種情況,應青木不明白,但是楚風自然明白它該用個什麼樣的詞語來形容——商品經濟的繁榮。

是的,那就是她的目的。

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上層建築什麼的之類的原理不必多說。

對於與自己從前所成長的環境完全不同的地方,楚風的選擇,也許和大多數人都不太一樣吧——在她的認知裏這始終不過是存在於一本書裏的世界,始終不過是《梧桐鎖》描繪的一個虛幻的存在。這讓她一直都相信自己的特殊,於是也就選擇了去以一己之力改變這個環境,針對一切她所不適應的、所不滿的地方進行改變。

大概從沒有一個穿越到古代的人會這麼想。他們慢慢地就適應了那些殘酷的不公平的製度,他們享受著由此帶來的權勢、地位,種種金錢享受,閑來無事可以考慮找個帥氣的翩翩公子或是美麗柔情的古韻佳人來場戀愛——如此,也罷。隻是楚風,生生地被扭轉了過來。

她想要更好的天下,而清秋也是。

尤其是,原本這些改變必然會觸犯那些在封建製度下受益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地主們的利益,從而導致他們的反對和一係列麻煩的鬥爭——但是她卻有著應青木和杜涵煦這樣同樣想要改變的可靠的同盟者的時候。

當然了,楚風也明白她的手法的笨拙還有她的急於求成。她的腦子裏裝的東西不多——畢竟之前也不過是高中生的水平,能夠考慮到技術的不完善的時候,商業的繁榮會導致農業的停滯,因此告訴何淵關於某些雜交之類的原理來保障人們不會餓死什麼的,已經是她的極限了。至於剩下的,所有的一切需要完善的部分,她相信,憑應青木的聰明智慧,他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隻要他能夠去做。

楚風想,是時候將最後一戰的事情提上日程了——其實,也沒有多麼困難,是吧?

“君主立憲製……所謂民主……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楚風像是在複習政治和曆史的功課一樣一邊喃喃地念著,一邊拿筆寫下這些已經在記憶裏有些模糊了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