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就極容易造成重大損失,包括生命和財產安全都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要加強防止火災發生的防範措施,在火災發生的源頭上就加以控製,不讓火災發生。森林防火社會性、群眾性強,這就要求大家在防範火災上要一起行動!大力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曆史上較大的森林火災
① .1871 年發生在美國的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燒毀森林152萬公頃;② 1915 年發生在西伯利亞,5 個月燒毀森林1200 萬公頃;③ 1976 年發生在澳大利亞,燒毀森林及草原1.2 億公頃,這次大火災曾有“世界火海”之稱;④ 1998 年4 月澳洲東南部的森林大火,燒毀森林150 萬公頃。⑤ 1997 年夏季被稱為“世紀災難”的印度尼西亞的森林大火也燒了幾個月,燒毀森林30 多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125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500 元)。
美國建國才200 多年,短短的兩個世紀裏,美國的森林減少了2.03 億公頃。1934 年5 月12 日,一場巨大的風暴席卷了美國東部與加拿大西部的遼闊土地。風暴從美國西部土地破壞最嚴重的幹旱地區刮起,狂風卷著黃色的塵土,遮天蔽日,向東部橫掃過去,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 千米,南北寬1500 千米,高3.2 千米的巨大的移動塵土帶,當時空氣中含沙量達40 噸/ 立方千米。風暴持續了3 天,掠過了美國2/3 的大地,3 億多噸土壤被刮走,風過之處,水井、溪流幹涸,牛羊死亡,人們背井離鄉,一片淒涼。
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黑風暴”事件。“黑風暴”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東北部和中部的近1.3 億公頃的原始林被砍光,以及對中部的天然牧場盲目濫墾,破壞了天然植被,於是失去了天然屏障和“綠色外衣”的草原憤怒了,終於導致了這場災難。
無獨有偶,蘇聯在“向大自然要糧”的號召下,1954 ~ 1963 年之間,在中亞等地開墾了600 萬公頃荒地。大批青年響應“把紅旗插上荒原”的號召,來到中亞,他們把樹根挖得幹幹淨淨,雜樹野草燒得精光,剩下裸露的黑土,種上小麥。最初的幾年他們獲得了好收成,可是不到10 年,墾荒區卻頻頻爆發了“黑風暴”。黑風暴來臨時,天空像個倒扣的黑鍋,大地一片昏暗,狂風一刮就是幾天幾夜,貪婪地吞噬著失去森林草原保護而幹旱的土地。狂風所過之處,地麵被“啃掉”十幾厘米,遍地是沙礫和塵土,原來綠油油的田野也被染成了黃褐色,造成了慘重的災難。
更大的災難——幹旱發生了。1984 年舉世震驚的特大幹旱襲擊了森林破壞也會引發黑風暴災害
遭受幹旱襲擊非洲大地,2 億人掙紮在死亡線上,雖經世界各國緊急援助但仍奪去了幾百萬人的生命,其根本原因可以用重災區之一的埃塞俄比亞說明:20 世紀初,它的森林覆蓋率還在40%以上,現在還不到4%。
毀林的直接惡果是,自然災害劇增,像1998 年中國的洪災隻是眾多自然災害中的普通一件。森林消失,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曆史上曾是“翠柏煙峰,清泉灌頂”的中國黃土高原,現在被流水切割得支離破碎,下雨就泛洪,天晴就幹旱。雨季黃河水含沙量極大,旱季連年斷流。
由於森林減少導致沙漠化土地日益擴大,全世界目前已有25%的耕地退化,75%的草原牧場出現不同程度荒漠化。全世界有90 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全球每年約有600 萬公頃的土地淪為荒漠。我國荒漠化土地以平均每年2100 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全國受荒漠化影響的人口達1.7 億左右,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 億元以上。我國荒漠麵積比40 年前幾乎擴大一倍,14 萬公頃耕地和l/3 的天然草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科學家驚呼,如果再不製止荒漠的蔓延,21 世紀將有半個地球都要荒漠化。森林的破壞使土壤流失日益加劇,造成江河淤積。聞名於世的巴拿馬運河,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國際航道,由於運河周圍的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加通湖和馬登湖被大量泥沙充填,蓄水量減少,使巴拿馬運河航道的供水麵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