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巴西政府清楚地看到雨林被破壞的嚴重性,於是,他們先後製定了多項環保政策,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林區環境的保護與監測。巴西政府先後頒布了全國環境法和亞馬孫地區生態保護法。在1988 年所頒布的新憲法中,還加入了有關環境問題的條文,規定亞馬孫地區是國家遺產,國家負責為該地區的持續發展尋找出路。同時發布了保護生態平衡的相關細則,提出了政府和公民在保護環境方麵的權利與義務。巴西國家林業發展局也製定有關法律法規,對毀林燒荒給亞馬孫森林造成嚴重災害的個人或機構,將以破壞生態環境罪予以起訴,給予嚴厲的法律製裁和巨額罰款。與此同時,巴西政府加大了相關資金投入。1991 ~ 2002 年,政府為保護亞馬孫地區生態和自然資源,累計投資近1000 億美元。
牛群漫步在廣闊碧綠的原野上,由於人口急劇增長,森林資源的過度利用,環境汙染加劇,森林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目前,熱帶森林麵積每年以減少1.2%遞減,換言之,每天就有2740 公頃原始森林從地球上消失。估計近30 年左右,由於砍伐熱帶森林導致占世界總物種數的5%~ 10%滅絕,即每天50 ~ 150 個物種被滅絕。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熱帶森林是地球上生境損失和破壞最為嚴重的地區,也是森林生物多樣性減少最為嚴重的地區。如果沒有森林,我們該怎麼辦?
森林與人類息息相關,是人類的親密夥伴,是全球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森林,陸地上絕大多數的生物會滅絕,絕大多數的水會流入海洋;大氣中氧氣會減少、二氧化碳會增加;氣溫會顯著升高,水旱災害會經常發生。破壞森林就是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破壞全球的生態平衡,使我們從吃的食物到呼吸的空氣都受到影響。難怪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說:“人類給地球造成的任何一種深重災難,莫過於如今對森林的濫伐破壞!”
全球森林麵臨的危機
亞馬孫熱帶雨林
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盆地,占地700 萬平方千米。雨林橫越了8 個國家:巴西(占森林60% 麵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圭亞那及蘇裏南,占據了世界雨林麵積的一半,森林麵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時不時能看到一些繁密的灌木叢,偶爾也會有一些光禿禿的樹幹直刺蒼穹。這是現在亞馬孫河流域東部的典型景象……
(1)全球森林與全球氣候變化。原始森林對於穩定全球氣候、淨化和涵養水源等方麵起著關鍵的作用。全球森林碳儲藏著大於未來45 年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和生產水泥所造成碳排放量的總和。所以如果這些森林被破壞,它們釋放出來的碳將嚴重地加劇全球氣候變化。
目前,全球森林被破壞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5。以印度尼西亞為例,該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中國之後的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而泥炭地森林的破壞是印度尼西亞二氧化碳高排放量的主要原因。保護全球森林資源可以大幅度減緩氣候變化,對於遏製全球氣候變暖至關重要。
(2)全球森林與生物多樣性、瀕危物種。全球森林被破壞導致棲息森林被過度砍伐破壞森林也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地和生態係統加速退化,其造成物種滅絕的速度非常驚人。截至2004 年年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估計全世界有23%的哺乳動物、12%的鳥類、61%的爬行類、31%的兩棲類以及46%的魚類處於瀕危狀態。這些物種大多棲息於地球上僅存的原始森林,但是這些數據並沒有涵蓋在全球森林生態係統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數以萬計的植物和昆蟲。
森林麵臨的危機
8000 年前,全球森林覆蓋地球近一半的陸地。今天,全球森林中,殘存的原始森林隻占地球陸地麵積的7%。全球森林在過去幾千年中一直為數以百萬計的動植物物種提供棲息地,並且給那些以森林為生的原住民提供住所和生活所需的全部資源。但是在20 世紀90 年代末,世界資源研究所表示,通過衛星圖像顯示全球的原始森林已經所剩無幾,殘存的部分大多也處於工業發展的威脅或蠶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