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地球之肺:森林與人類(8)(3 / 3)

亞馬孫——這片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上蒼賜予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藏。它是美麗的,然而它又是神秘的。神秘的亞馬孫雨林吸引著各地的探險者們。

前麵我們已經介紹了熱帶森林中的一些知識,下麵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小人國,傾聽森林中小人國的故事。小人國是孩子們常聽到的故事,其實他們就居住在中非剛果(金)和剛果(布)交界的熱帶原始森林裏,迄今仍然過著與世隔絕的原始社會生活,他們就是非洲土著居民——俾格米人。他們身材矮小,成年男子身高為1.2 ~ 1.3 米。俾格米人是中非大地最古老的居民之一,他們視莽莽林海為自己的母親,以林為生,在巨樹參天、藤本密布的原始森林裏搭窩棚安家。男女老少,一色裸體,隻在小腹部掛幾片樹葉或碎布遮羞。他們雖然身體矮小,但四肢勻稱,不像侏儒那樣畸形。因生活條件差,普遍患有寄生蟲病,一個個肚子又圓又大。俾格米人以林為生,吃的是森林裏的飛禽走獸、昆蟲、蜂蜜以及樹上的野果和植物的根莖,喝的是林中的泉水和河水。男人們非常勇敢、獷悍、機敏,人人都是打獵能手,極善爬樹,十幾米高的大樹轉眼間就爬到了樹頂,挖鳥蛋,捉幼雛如囊中取物。別看俾格米人又矮又小,在獵物麵前卻力大無比,有時竟能殺死猛獅和大象。他們也能用土法,生產一種麻醉劑塗在箭頭上,當遇上大獵物時,亂箭齊發,獵物便應聲倒下。男人們將打倒的獵物帶回部落住地,平均分配,隻是給酋長那份稍微豐厚一點。一家家將分到的獵物放在木架上,點起火來燒烤,這就是他們的主食。俾格米人不僅是狩獵能手,還是編織巧匠。婦女們砍來藤條和竹子,編製成各種各樣的筐簍,除了自用外,有時還出售。這是他們與其他部落接觸中偶爾進行的商品交換。在與疾病做鬥爭中,他們學會了用草藥治病的本領。有病了,都是自己采集草藥進行治療。他們的住所十分簡單,用樹枝和樹葉搭成高1 米、長不過2 米的窩棚,既不擋風,又不避雨,蚊蟲更是自由出入。屋內一無所有,四根木棍之間鋪些樹皮樹葉,權當床鋪。一個家庭住在一起,孩子們長大結婚另立門戶,10 餘個家庭組成一個小部落。森林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俾格米人,連他們死後,也要回到母親的懷抱中。每當俾格米人死後,親人們並不十分悲痛,因為他們是被森林母親招走的。親人們隻是用樹葉把死者裹好埋在一棵大樹下麵,然後大家歌舞一番,整個部落遷走,另建新的村落。

蔥鬱茂密的大森林,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俾格米人,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活資料。但那裏畢竟不是現代人的生活環境。當地政府也曾做過許多努力,讓俾格米人的孩子上學,但過不了多久,這些孩子都輟學了。1984 年法國總統密特朗的夫人到一個俾格米人居處參觀。事後給了當地政府一筆錢,動員100 戶俾格米人遷出林海,給他們建住房,打水井,並教他們開荒種玉米、木薯等。然而不到1 年時間,這些俾格米人又回到森林裏去了。為什麼呢?唯一的解釋是俾格米人眷戀森林,他們離不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