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化學實驗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提高(5)(2 / 2)

(2)實驗考試改革指明了科學方法訓練的方向化學實驗考試改革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把科學方法訓練提到重要的位置。18所試驗學校在高一、高二期末筆試考卷中有查閱資料、分析、判斷、推理等科學方法的內容。如:

高一:觀看濃H2SO4跟NaBr晶體反應的實驗錄像填表:

從錄像裏觀察得到初步結論到的主要現象A導管裏B試管裏C圓底燒瓶裏推測圓底燒瓶裏反應的產物有高二:查閱有關資料回答製取H2S時發生裝置的選擇、氣體收集方法的選擇、尾氣處理方法的選擇、檢驗氣體集滿方法的選擇。

略。

根據錄像中演示實驗的情景回答下列問題①觀察到針筒(B)內氣體變化的現象②觀察到針筒(B)內氣體體積最終讀數③寫出針筒(B)內氣體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此外,還增加實驗操作考試,例如:高一實驗考試內容有《實驗操作》、《完成實驗》、《觀察及方法》、《態度及習慣》。主要考核學生實驗技能,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

通過化學試驗考試,廣大教師明確了科學方法訓練的重要性,理解了實驗教材編寫意圖達到了預期效果。

(4)科學方法訓練的近期效果和遠期效應事實表明,學生掌握了科學方法就能借助於它,去解決一些新問題,能在科學知識不斷更新中,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再學習,繼續獲得新知識。試驗學校中有相當部分學生在各種化學競賽中獲獎。實驗教材指導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從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學會采用工具設計步驟,開展思維活動。

問題和建議18所學校試驗結果表明,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必須要有一本好的實驗教材,好的教師隊伍,還必須加強實驗員培訓,更新實驗條件。下麵,就試驗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初步建議。

(1)適當修改實驗教材選做實驗完成率較低,僅33%,其主要原因是個別實驗所需時間長,實驗條件要求較高,不少縣無法實施。建議實驗時間長的改為課外實驗。有的實驗要求作適當修改。

(2)改善實驗室條件18所學校試驗表明,個別學校,尤其是郊縣學校實驗條件較差,設備不齊全,藥品緊缺,必須配套跟上。

總的一句話,新實驗教材的實施有助於科學方法的訓練。

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

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是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

山東省安丘市和一中學曹洪昌老師總結介紹的作法是:

提高教師自身的實驗操作技能,是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前提演示實驗的過程是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進行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給學生很深的印象,它能對學生起到潛在的楷模作用。因此,在課前作一次自我操練,切實掌握好演示實驗的要領,便於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時改進,使每個演示實驗都萬無一失。例如,氨的噴泉實驗看來簡單,可要做好,決非易事。隻有你親手操作過,切實掌握了一“幹”(盛氨氣的燒瓶要幹燥)、二“嚴”(燒瓶要嚴密不漏氣)、三“滿”(氨氣要盡量充滿整個燒瓶)的要領,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演示實驗中哪怕一個細枝末節,也絕不允許有不正確的操作出現,以免貽誤學生。

抓好學生實驗操作的基本訓練,是培養實驗操作能力的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起始於實驗的基本操作。為改變以往學生缺乏實驗基本操作訓練的狀況,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年級的教學要求,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分別製定了各年級實驗操作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求,並歸納總結成表格,叫做培養化學實驗技能的“序”。根據“序”的內容,落實到各個年級、每個實驗、每種儀器、每項操作中去。

在這個方麵,主要采取以下四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