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化學實驗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提高(4)(1 / 3)

用砂土滅火,忌用水滅火。

割傷和燙傷的處理(1)割傷

輕者用蒸餾水衝洗,再用硼酸水或雙氧水洗淨,塗上碘酒包紮好。重者先按住血管,防止大量出血,緊急送往醫院。另外,防止傷口接觸其他化學藥品,引起中毒。

(2)燙傷

輕者可塗以玉樹油或鞣酸油膏。重者塗以燙傷油膏後立即送往醫院。

藥品中毒的處理與急救

(1)濺入口中而未咽下的應立即吐出來,用大量的水衝洗口腔;如吞下,根據毒物的性質給予解毒劑並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2)腐蝕性藥品

強酸先飲大量水,然後服用氫氧化鋁膏、雞蛋白。強堿先飲大量水,然後服用醋、酸果汁、雞蛋白。

注意:不論酸或堿中毒皆再給以牛奶灌注,不要吃嘔吐劑。

(3)氣體中毒

將中毒者移至室外,解開衣領及鈕扣;吸入少量的氯或溴者,可用稀碳酸氫鈉溶液漱口;重者應立即送往醫院。

以上各種急救法,僅能暫時減輕疼痛,嚴重者在急救之後,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為了他人、自身及國家財產的安全,在事故發生之時千萬不要緊張,要沉著冷靜,要盡量把損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實驗室需要擁有急救箱及一些消防器材。

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基本理論

化學實驗技能是順利完成化學實驗任務的一種活動方式。化學實驗技能涵蓋化學實驗心智技能和化學實驗動作技能兩個方麵。化學實驗心智技能,是經過練習而鞏固下來的,順利完成化學實驗任務的智力活動方式,而化學實驗動作技能,即通常所說的化學實驗操作技能,是指在一定的化學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實驗操作練習鞏固下來的、自動化的、完善的動作活動方式。其中,化學實驗操作技能是學習化學實驗技能的起點。起始年級的學生做化學實驗,由於不熟悉實驗操作,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到操作技能的學習上。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多和動作控製的增強,實驗操作才逐漸趨於自動化,學生的注意力逐漸轉移到運用學得的化學知識,通過化學實驗,來分析解決化學實際問題上。在學習化學實驗技能過程中,學生注意力成分分布的變化情況可用:

學習者注意力分配變化圖剛接觸化學的中學生,他們學習化學實驗技能的活動主要是遵循化學實驗操作技能的學習規律而產生和發展的。可以認為,分析和研究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對於中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化學係蔡虹老師分析操作對化學實驗操作技能的構成、學習活動過程及影響因素並歸納了對化學實驗技能教學帶規律性的結論。

化學實驗操作技能的構成化學實驗操作技能是由許多子因素按一定的邏輯和層次關係構成複雜係統,係統內各子因素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可按儀器、藥品、基本操作及繪圖四類依其操作的難易程度作如下劃分:

方麵:按使用儀器、使用藥品、基本操作、繪圖歸並為四個方麵。

單元:按儀器的某種用途,藥品的某種性質進行歸類或根據某一目的進行的基本。如使用儀器方麵裏的夾持器單元,使用藥品方麵時的固體試劑單元,基本操作方麵的加熱單元。

單項:某種儀器、藥品的使用,單元操作中的具體的某項操作。如使用酒精燈單項,取用濃硫酸單項。

步驟:完成每個單項操作的分解動作,如托盤天平的使用這個單項操作中有四個步驟:①調零;②稱量換物上盤;③加減砝碼;④複原。

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內部關係構成圖應當指出,同一單元內部或同一單項內部按難易劃分,但相鄰的單元間、單項間難度水平不一定完全相同,並且,不同單元中的單項間的操作難易度也不一定相等。如有的單項操作難度甚至達到某一單元操作的水平。在劃分過程中,不僅考慮了難易度,而且也照顧到儀器的種類或操作的目的。有些單項操作中可能存在亞單項,如氣體收集單元操作中,單項操作是排水和排氣兩種方法。在排氣法這個單項中存在向上排氣和向下排氣兩個亞單項。

學習活動過程根據教育心理學關於技能學習的理論,學生學習操作技能的活動過程是由頭腦內部活動及外部行為表現兩方麵組成的:

學習者操作技能獲得過程心理分析模型學生在學習一項操作技能時,其頭腦內部經過陳述、知識編輯和程序化三個階段,相應地外部表現則被認知、定位和自動化。

(1)認知與陳述(外):學生經教師的講解示範或自己按說明書或手冊的指引,對所學技能的性質、要點和注意事項等進行分析和了解。此時學生技能的動作非常緩慢,處於模仿階段,完成單個的S-RS-R代表單個的分解動作。

(內):學生接受關於此操作技能的事實、信息、背景知識和一般指導,並將這些信息按完成操作技能所需要的順序和要求來排列。由於這些信息對學生是新的,因此要將信息保存在記憶中。如托盤天平的使用,學生首先觀察托盤天平(實物),閱讀教材中的介紹或使用說明書,通過教師的講解示範和指導等來了解它的構造、適用範圍、使用原理和注意事項及操作方法等,並把這些信息輸入到頭腦中去。這就是認知與陳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