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中學化學演示實驗的教學操作(6)(1 / 3)

(1)通過對比演示,增強對實驗的觀察效果例如,在演示將AgNO3溶液分別滴入NaBr溶液和NaI溶液時,通常生成的AgBr沉澱的淺黃色易被學生當成白色,這時應增加AgNO3和NaCl溶液反應的對比實驗,從而AgBr的淺黃色就在白色AgCl的襯映下被學生所認可。當然,這裏也可用一張白紙作白色背景來襯托出AgBr的淺黃色,但不如進行實驗對比生動、有效。又如,在向溴水(或高錳酸鉀溶液)中通入乙炔時,由於褪色較慢,可進行空白對比實驗,即將溴水一式兩份,向其中一份溴水中通入乙炔,在對比下,學生能夠細致地觀察到溴水的顏色在逐漸變淺,直至無色。這樣,可使學生的注意集中,觀察持續,而不至於坐等實驗結果,造成冷場局麵。

(2)通過一次對比演示,突出物質的性質差異對於相同條件下的前後兩次對比演示實驗,可改為同一次進行。如在演示鹽酸分別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反應速度快慢實驗時,設計成同時將鹽酸分別注入到Na2CO3和NaHCO3中的一次對比實驗。這樣,對比效果更為鮮明,還節約了課堂演示時間。其他如同時對比演示鈉和鉀與水反應,乙醇和水與鈉反應等實驗,都能較好地從突出實驗現象的差別來揭示物質性質的差異。

(3)通過列表對比演示,強化實驗結果,揭示規律在進行多項對比演示實驗時,可采用列表對比法演示。如在講解原子結構跟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關係時,先設計好表格,然後對比演示Na、Mg、Al等跟H2O或鹽酸反應情況,並填寫表格,由實驗結果進行逐項比較,揭示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

表格的設計,應做到簡明、扼要,並利於分析和表現規律。填表時,字要少而精,以免大量書寫衝淡了學生進一步觀察實驗的興趣。如在進行對比演示電解質溶液導電性強弱的實驗時,可設計成這樣一個表格,通過演示,逐項填寫,然後進行分析、討論。

電解質HClNaOHNaClCH3COOHNH3·H2O溶液導電性(燈泡亮度)強強強弱弱原因及結論全部電離強電解質全部電離強電解質全部電離強電解質部分電離弱電解質部分電離弱電解質直觀演示法

例如,濃硫酸、固體NaOH、NH4NO3等溶解過程的熱效應,課堂演示這類實驗時,若隻讓少數學生憑觸覺去感知,則教學效果就不太好。而通過演示小燒杯與小木塊之間的粘連(因水受冷結冰)或脫離(因蠟受熱融化)實驗,來說明溶解過程的吸熱或放熱作用,就顯得生動、直觀。也可設計成噴泉或U形氣壓計等演示裝置進行直觀地演示,使學生獲得鮮明的印象。

趣味演示法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演示實驗的頻繁出現,對於學生來說,可能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

如能在保證安全並有益於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注意增強演示實驗的趣味性,則能激起學生的更大興趣,讓學生在歡樂中獲得知識。例如,在演示濃硫酸脫水性實驗時,如果也采用課本上演示法,那麼隻能收到一般的效果。但若改為下列趣味演示法,就會令學生興奮不已,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具體操作是:在200毫升高型燒杯中,放入25克蔗糖細粉,加入2~3毫升,攪勻。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用量筒取13毫升濃H2SO4,傾入燒杯內,用玻棒迅速攪拌杯內混合物,待杯中蔗糖開始變黑後,用手輕扶玻棒,使之垂直插立在燒杯中央,讓混和物緩緩膨脹。片刻後,即可得到疏鬆多孔的、黑色的“發糕”。

學生演示法

通常,演示實驗都是由教師親自操作示範的。實際上,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後(特別是在高年級),大部分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先作短暫的準備(如閱讀實驗內容、裝置圖等),然後,由學生代替教師上台演示。教師在關鍵處給予指導或糾正。在學生演示過程中,台下的同學就會產生一種親切感和愉悅感,時而屏息靜氣地觀察,時而又會熱切指點、紛紛議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充分地發揮,使課堂教學氣氛異常活躍。並有利於學生自我了解,促進其實驗技能的不斷提高,這是傳統做法所不能達到的。

優選實驗方案的過程

實驗方案的優選,福建泉州教育學院鄒振惠老師總結通常可以采用如下步驟:

①明確實驗的主要目的及所屬類型,確定要觀察的主要現象和要說明的問題。

②根據教材介紹的方法,按照本校實際條件(如儀器、藥品)進行預備實驗。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方案都能達到實驗的主要目的,但仍須通過試驗,找出最佳操作方法和條件(如溫度、濃度、反應物的量、操作順序等)。課堂演示時,采用同樣的儀器裝置、藥品,並嚴格按照這樣的操作方法和條件,可避免發生偶然失敗。

③若是按照課本介紹的方案,經過反複試驗後,效果仍然不好,則應查閱資料,收集各種改進方案,用前述幾個標準衡量比較,找出最佳方案,並通過試驗加以確定。

④如果這些方案仍不夠理想,可進一步分析各種方案的優缺點,在此基礎上,扣緊實驗的主要目的,設計幾種新的改進方案,再經過多次反複試驗,簡化,直到獲得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