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將每個演示實驗按下麵的欄目製成卡片:
實驗名稱章節頁時間一、實驗目的二、儀器藥品三、裝置操作四、現象記錄五、原理分析或方程式六、注意事項七、經驗教訓八、改進措施及參考資料每張卡片就是一個演示實驗教案,施教時將卡片1-6欄複製成卡片掛圖或書寫在小黑板上掛在前麵,教學時邊講邊寫,歸納總結。這樣做不僅可提高演示實驗的教學質量,而且隨著教師自己教齡的增長,第一手資料的積累,演示實驗的教學水平和實驗能力將迅速提高。若將此法在教學中介紹給學生,進行演示實驗或教材的預習,則可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治學作風和自學能力。若能持之以恒,將會終身受用得益匪淺。
生演法
此法是在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上,教師將演示實驗中簡單、無毒安全的大量試管實驗,讓學生代替教師在講台操作演示。這對我們這些“缺儀少藥”的農村完全中學來說,是演示實驗教學的一種好方法。對難度較大的演示實驗可邀請部分化學興趣小組的學生一起參加演示實驗的準備,然後由他們上台演示,教師用卡片掛圖進行指導。這種由同齡人進行“自演自看”的“兵教兵”的生演法,不但打破了演示實驗由教師一手包辦的傳統教法,而且使部分學生獲得了動手操作的機會,並且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顯得特別活躍,注意力高度集中,觀察認真仔細。台下學生對同齡人的操作倍感親切,對演示中發生的錯誤和問題,議論紛紛。這是在教師操作演示時所看不到的好現象。除此以上,教學信息的反饋及時、明顯、具體。教師及時總結歸納,糾錯示範,使學生印象深刻,難於忘懷。
對比法
在教學中為突破教學難點,利用列表對比法進行演示實驗教學,可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具體做法如下:先將參照實驗按要求列表書寫好,然後將對比實驗在演示過程中逐項比較,得出結論。為比較同周期相鄰非金屬元素氧化性強弱與核內質子數(原子序數)的關係。變價元素在何種情況下生成高價化合物,在何種情況下生成低價化合物。用對比演示法教學不但規律清晰,而且學生理解也深刻透徹。
鐵和氯氣、硫的反應,銅和氯氣、硫的反應,乙烯、乙炔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定性比較雙鍵與叁鍵鍵能的大小,均可用此法進行教學。
探索法
對於高年級學生利用他們已掌握的化學實驗知識和技能,以某個實驗為發散點,探索一些新的演示實驗裝置,啟蒙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培養開拓型創造人材。如講了“氨氧化”的演示實驗以後,以此實驗為發散點,要求學生設計一套氨氧化法製硝酸的演示裝置圖。在講完乙炔的實驗室製法,要求學生設計一套測量電石純度的實驗裝置圖。在講硝酸鹽分解的演示實驗前,要求學生設計一套能分離NO2和O2的硝酸銅熱分解實驗裝置圖。學生課前按實驗小組互相討論的方案,交教師審閱改進,教師根據學生設計的改進後的演示實驗裝置,在講台上演示,或讓課外興趣小組同學在第二課堂實驗。這樣做可使學生發散性思維以某點為核心向橫向縱深擴散,以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的素質,同時在教學探索過程中教師本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質量都得到提高。
上述演示實驗的教法,自高一開始,對甲、乙兩個班作了對比試驗,每班選定十人為試測對象;甲班為試教班,乙班為常規班。對甲班采用上麵五種方法中一種或多種相互組合成最佳法進行施教。乙班采用常規法。教學過程中對這兩個班的20個學生在三個實驗中進行了觀察測驗,並作了記錄。現將每個實驗的測試統計結果列表如下:(測試要求從略)結果統計實驗名稱甲班(試驗班)乙班(普通班)優良中差優良中差實驗A343\1342實驗B2431\343實驗C451\2431從統計數字看,不管是優良率或合格率,試驗班均高於普通班(由於時間和精力原因未進行全班試測)。
中學化學課堂演示實驗的幾點做法(四)
江西崇義中學郭裕茂老師總結介紹了如下四點:
充分準備、確保準確性
中學化學實驗一般都是比較簡單,但若準備不充分或沒有掌握要領,有時即使是很簡單的實驗,往往也做不成功。在課前一般都堅持做到,認真閱讀實驗內容,對第一實驗的儀器選配,藥品選取、試劑配製等工作均仔細做好,並親自動手先做一遍,總結經驗,力求裝置簡單、現象明顯,費時少(反應速度快)。有效地發展演示實驗的作用。
勇於探索和改進、力求簡明性
教材中安排的實驗,有的現象不夠明顯,有的操作較繁或反應條件較難控製、有的反應速度較慢。對這類實驗,要勇於探索,想方設法加以改進。有的限於學校設備條件不能開設,對這類實驗,要創造條件加以完成。下麵介紹2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