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中學物理實驗的複習與考核(4)(1 / 2)

江蘇啟東市教研室施鳳達老師將中學物理實驗考核概括為以下幾種模式,其利弊優劣各見所長:

試題形式書麵考查物理實驗知識的傳統考核模式這種考核形式,命題靈活,實施方便,省時省力,評分標準統一,便於執行,不受實驗器材條件限製,被許多學校或考試機構所普遍接受,成為當前實驗考核的主要形式,多為學期考試、年段考試、中專高校升學考試采用。作為這類考試試題的組成部分,占分通常在12分到14分上下。

這種實驗考核模式在一定階段有它的積極作用,能反映學生在實驗課教學中知道了什麼,評價學生對有關實驗知識諸如正確使用儀器、進行測量和讀數,會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等知識的掌握程度,但不能反映學生直接做實驗的操作技能、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整個過程中的實驗行為表現,評價指標是很不全麵很不深入的,對促進實驗教學有一定作用,但激勵功能不大。

由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指定實驗的一次全員型實驗操作考核模式

這種考核模式比第一種的主要進步之外,就在於它讓學生直接參與實驗操作活動,能引起學生對實驗的重視,教師對學生的操作技能、動手能力及實驗行為表現有大致初步印象,為評價提供了感性依據,但是由於這種操作考查通常是全班同學參加,監考教師就不可能全過程認真細致地觀測每一個考生,評價的依據主要靠學生的實驗結果和書麵報告,缺少係統的過程行為評價,即使有操作行為的評價因素,其評價標準既沒有統一尺度,又易受教師主觀意識的影響,因而考核效度較低。在當前師資、儀器設備有限的條件下,采用這種模式的實驗考核,不失為一種有效而可行的方式。從我市近年試行高中畢業會考實驗操作考核的方案看,基本上是采用這種模式,麵廣量大的農村初中學期考試實驗考核也多半運用這種模式。

單一型全程監測實驗操作考核模式

這種考核模式是由考生及監考評分員一對一全程監測的情況下進行,根據考核要求和評分標準當堂評分,其具體實施辦法可歸納為下述四點。

(1)統一編製試題

試題的內容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實驗,而是根據書本上的學生實驗、演示實驗、課外小實驗等,按照標準教材對實驗教學的目標要求,進行適當的分解、組合,轉化為考核指標,編製成信度和難度大致相同、指標相近的幾道試題,事先公布,供學生隨機抽題考核。

(2)統一製定評分標準

根據實驗試題的內容和各個操作點對知識、能力等項的要求適當分配計分權重,便於分步計分和整體評價。

(3)統一培訓考核員

選用監考評分人員又有兩種方式。

一是由物理教研組全體教師擔任,由主管實驗的教師提出執行監考評分標準的具體說明,統一要求對某些特殊情況的處理意見,必要時可進行現場試評示範,以提高評判的信度。

二是培訓學生考核員,挑選思想作風好,公正負責,實驗操作技能強的學生,擔任監考評分員。先由教師組織培訓輔導,再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試評,待掌握某道實驗考核試題的評判要求後,擔任該試題組的監考評分工作。凡由學生擔任考核評分工作的,其評分結果最後由教師審定認可。我市已有一些學校實踐研究表明,這種經過挑選培訓,由學生擔任監測評分員的考核結果信度較好,這樣做,既解決了時間緊人手少的矛盾,又培養鍛煉了學生。

(4)統一組織實施

這種考核模式,工作量較大,涉及麵較廣,實施時應由學校統籌安排,確定各班實驗考核的日程表,做好考前各項準備,合理利用時間,相對集中,控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這種考核模式,較前兩種又進了一個層次。它可考查學生實驗操作的全過程,應考和監考是一對一,監測者可係統地集中精力觀察每個考生,評判不僅看他的書麵實驗報告,而且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根據他的實驗認知技能、操作技能、行為規範等進行恰當評分。試題編製是通過分解、組合的,考核的指標係數和效度有可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