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此模式的主要難度,除了工作量較大,受儀器設備的限製外,最為緊要的是在於試題的編製如何達到科學合理又符合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評分標準怎樣製訂得既合理適度又便於觀測量化,可操作性強,這方麵,正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切實研究的重要課題。
隨實驗課堂教學分別對學生進行連續考核評價的實驗考核模式
這種考核模式是在正常的實驗教學活動中由教師對參加分組實驗的少數幾個學生分項進行觀測、詢問交談,按一定的標準作出等級的評定。這樣在一個學期內進行的多次實驗中,可連續對學生作多項考核指示的觀察和評定,能兼及多種類型的實驗和完成實驗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有利於全麵了解學生對有關實驗內容知識的掌握情況。
這種考核模式的優越之處是顯而易見的,全流程的、連續的、多層麵的考核評價,其信度和效度顯然較高,且又能化整為零,細水長流,逐步實施,有可能解決逐一全程實驗操作考核所必然遇到的時間緊、監考人員少、儀器設備限製這樣幾個難題。
但是,這種考核模式在具體執行上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
一是時間的分配上偏緊,拿八年級物理來說,一年中有9個學生分組實驗,一個學期有4至5個實驗。在這幾個分組實驗中,教師要對全班50名左右的學生,既組織指導他們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又逐個進行多項連續的全程考核評價,平均每堂實驗課將至少對10名左右的學生作這樣的考核評價,這在現實性上是有相當難度的。
二是將第一輪教學過程同時又作為考核過程,學生缺少必要的消化鞏固認知反複,這樣的要求似與學生的實際偏離過大,況且現在廣大農村中學,學習較差的學生有一定比例。在無接受考查意識的情況下,其做實驗的認真程度和參與意識是很不夠的,完成實驗任務是有一定困難的,對之進行考核是不易實現的。而更需要的是教師的巡回檢查,督促指導,以求較好地完成實驗教學任務,使學生首先獲得物理實驗所必備的認知、技能訓練。
誠然,這種實驗考核模式,提出了一種實現全程實驗操作考核的新思路,至於一些具體困難,可進一步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尋求解決。
下麵談談中學物理實驗考核亟待研究的問題。
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狀況,物理實驗教學已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實驗考核的研究試點工作以各種不同的思路和構想模式,多層麵地展開,高考製度改革提出了對物理進行畢業會考操作考核的要求,完全有必要在原有實驗考核試點的基礎上,研究總結出一種基本的可付諸實施,又有足夠信度和效度的考核模式和實施方案。這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當前實際情況擬采取筆試和實施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為宜,筆試主要考原理、實驗設計思想、方法步驟,操作主要考學生的實驗技能和行為規範等。
要使實驗考核的評價得以科學合理、正確全麵地實現,必須根據新標準要求和教材內容規定,有計劃組織人員集中力量盡快擬出物理實驗教學的一般目標和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具體的實驗行為目標及其評價方法,並將其轉化為實驗考核評定的量化標準,使之方便操作。這樣的目標方案和評價標準可以擬訂幾套,供各地研究試行,修改補充,臻其完善。
為解決實施實驗考核所必需的儀器設備條件,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教育技術裝備部門、學校領導,應繼續加強對理科實驗室的建設、管理和使用,充實完善儀器設備和實驗設施,配足實驗室管理人員,加強檢查評比,督促指導,提高實驗開出率,加強研究,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這樣,中學物理實驗考核的健康發展,才有堅實的基礎和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