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被毀並非自今日始,也不僅僅發生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在人類發展的曆史進程中,森林像母親一樣哺育了人類,給人類提供了吃、穿、住的條件,但自從人類掌握了取火、用火的技術以後,就開始回過頭來向自己的“老家”進攻了。
從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發展粗放牧畜和進行刀耕火種時起,森林便遭到了巨大的破壞。以後更是變本加厲,日益嚴重。四五千年前,歐洲森林麵積還占陸地麵積的90%,2000年隻占50%了。我國西北廣大地區4000年前也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如今林海湮滅,植被破壞,好多地方已經淪為千溝萬壑、童山濯濯的旱原。
特別嚴重的破壞是在近百年裏發生的。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毀林開荒,辟林放牧,興建城鎮,砍伐木材,再加戰爭破壞,火災蟲害,世界森林麵積縮小的過程大大加快。每年大約有2000萬公頃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多年來,非洲森林已經砍掉了一半以上。其中西非每新種一棵樹,同時卻幾乎要砍掉30棵樹。科特迪瓦共和國本是非洲多林國家之一,為了得到所需要的外彙,每年差不多要砍伐30萬公頃森林。
在人口爆炸和農業過度開發的壓力下,亞洲的森林也麵臨消失的危險。從1980年到2000年,尼泊爾森林麵積減少了63%,斯裏蘭卡減少了59%,泰國減少了55%。越南在過去40年裏已有一半的森林被破壞。泰國1970年的森林覆蓋率還高達50%以上,短短十幾年後已下降到不足25%。
歐洲森林都是人工林,原始森林幾乎已經絕跡。歐美國家經常發生火災,比如僅1990年,意大利被焚毀的森林就達17萬公頃。歐共體各國被環境汙染毀壞的森林也很多。
最令人擔心的是熱帶雨林,正以驚人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80年代以來,熱帶雨林的3個主要生長國——巴西、印尼和紮伊爾,每年砍伐的森林超過200萬公頃。有一份最新報告說,1980年有1130萬公頃熱帶雨林被毀,1991年達到1690萬公頃,也就是說,過去10年裏的砍伐量增加了一半。全世界的熱帶雨林已有70%被毀掉!
在人類曆史發展的初期,地球上1/2以上的陸地披著綠裝,森林總麵積達76億公頃。1萬年前,森林麵積減少到62億公頃,還占陸地麵積的42%。19世紀減少到55億公頃,無論在歐洲、美洲還是亞洲、非洲,依然到處都能見到森林。可是進入20世紀以後,毀林的情況日趨嚴重,至今全球隻存40多億公頃森林,而且正以每分鍾38公頃的速度在消失!
我國的森林在曆史上也不少,不僅南方森林茂密,就是在北方,五六十萬年前北京藍田猿人生活的渭河之濱,北京猿人活動的北京地區,都曾有蒼翠的莽莽林海。但我國的森林已經不多了,1988年的森林麵積是12465萬公頃,隻占世界森林麵積的3%;森林覆蓋率為13%,比世界平均覆蓋率低一半還多。
森林破壞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惡果。水土流失,風沙肆虐,氣候失調,旱澇成災,都同大規模的森林破壞有關。人們毀林開荒的目的是為了多得耕地,多產糧食,可是結果適得其反,農作物反而減產,挨餓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濫伐森林的目的是為了多得木材,獲取燃料,可結果也是事與願違,木材越伐越少,某些森林資源本來很豐富的國家成了木材進口國,22個國家中有1億人沒有足夠的林木供給他們最低的燃料需求。
森林與人類息息相關,是人類的親密夥伴,是全球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破壞森林就是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破壞全球的生態平衡,使我們從吃的食物到呼吸的空氣都受到影響。
3.人為因素的森林破壞
人為因素的森林破壞包括森林采伐,人類引起森林火災,酸雨和引進的物種。也有自然因素可能會破壞森林,包括森林火災、昆蟲、疾病、天氣、物種之間的競爭等。在過去一萬年流失的世界森林當中,有一半是在過去80年中毀壞的,而這80年中對世界森林的毀壞又有一半是發生在過去30年之中。在1997年,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記錄,全世界隻有20%的森林仍然能保持著原始森林的原貌。75%以上的這些完整的森林,在於這三個國家俄羅斯的寒帶森林和加拿大的寒帶森林和巴西的熱帶雨林。根據2006年3月2日綠色和平發布的世界森林地圖,用衛星圖像對全球森林進行了評估,發現地球上隻剩下10%的陸地麵積是未受侵擾森林。148個森林帶範圍內的國家中,有82個國家完全失去了未受侵擾的原始森林,而世界森林中未受侵擾的原始森林主要由兩種森林類型構成:熱帶雨林和北方針葉林,其中49%是分布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亞太地區的熱帶森林,另外44%是分布在俄羅斯、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廣袤大陸的針葉林。而假若森林繼續受到破壞,地球溫室效應將會嚴重加劇,對生態環境造成重大衝激,很多昆蟲將會麵臨絕種,對人類及地球生態構成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