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紀中期,約在1852年之後,地球已經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森林破壞歐洲的森林正在被酸雨侵蝕,而西伯利亞的森林非常大的地區自從蘇聯瓦解之後就被轉成耕地。在過去20年,阿富汗已經失去了超過70%的森林然而全世界的熱帶雨林破壞所造成的影響最為突出,像是物種多樣性和正在進行中的全新世大滅絕。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全球森林麵積正以每年減少73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而目前,非法采伐已經成為森林消失的主要原因。
在位於東南亞至太平洋群島的天堂雨林,是地球上唯一的原始雨林。根據官方數據和報告,印度尼西亞估計有76%~80%的采伐為非法,巴布亞新幾內亞更有90%以上的采伐違反當地的憲法和法律。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巴西政府在2006年承認大約有63%來自巴西亞馬遜地區的木材取自非法來源,凶殺、暴力、壓榨勞工、非法取得公共土地的現象隨處可見。位於剛果盆地的大猿森林是世界第二大雨林,也是非洲物種最豐富的地區。現在,大猿森林的85%已經消失,但工業采伐的威脅從未停止。地球之友估計非法采伐的比例在當地高達50%。同樣,非法采伐的問題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尤為嚴重,據世界銀行在2005年的估算,大約有40%來自該地區的木材係非法來源。
4.森林生態和可持續林業
科學的研究森林物種及物種與環境相互的影響被稱為森林生態,而森林管理往往是被稱為林業。然而,在過去數百年來森林被過度采伐,令地球上不少物種因此而絕種或瀕臨絕種。許多環保組織提出森林管理需要很大的修改,在兩千多年前孟子便曾說過:“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一語道破森林永續經營的重要性,而目前以可持續為前提的森林管理方法稱為可持續森林管理。可持續森林管理重點放在同時保護一體化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價值三大方麵,往往管理員需要在當地谘詢社區人士和其他利益相關者。
加拿大大約有402萬平方千米的森林土地。90%以上的森林土地是公有和公營,約50%的森林總麵積是分配給林業。這些分配領域的管理,使用可持續森林管理原則,其中包括廣泛的谘詢,與當地的利益相關者。加拿大約8%的森林是受法律保護的。2006年12月,超過123.7萬平方千米在加拿大的森林土地(約半數的全球總),已證明作為可持續管理(加拿大可持續林業認證聯盟)。
5.森林與氣候變化
氣候的形成是宇宙因素(主要是太陽輻射)、地體因素(包括陸地和海洋)和生物因素(生物圈等)對於大氣係統的作用和複雜反饋的結果。在生物因素中,森林無疑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全球森林約占地球陸地麵積的1乃,森林生物量約為整個陸地生態係統的90%,淨生產量約占陸地生態係統的70%。
森林生態係統對全球碳循環有著重大意義。首先,陸地生態係統通過植物的生長可吸收大量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而森林又是主要的碳吸存貢獻者。其次,森林生態係統是巨大的碳蓄積庫,擁有儲蓄大於大氣中碳蓄積兩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