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曾經的美麗家園(3)(1 / 3)

除了工農業汙染物外,隨著人口增加,人類生活用水也增加了排放量,如洗澡、廚房、廁所等,這類水雖然不含有毒物質,但含有大量含氮、磷的植物營養物質,促使水中藻類迅速超常地繁殖並吸收溶解氧,同時大分子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造成水體成為缺氧狀態,藻類死亡還產生有毒物質,致使水中魚類大量死亡。在海水中一般迅速繁殖的藻類是紅色的,因此叫“赤潮”,在淡水中的藻類可能有各種顏色,所以叫“水華”。水體出現赤潮和水華都表明是汙染狀態。

目前地球表麵雖然有70%是被水覆蓋,但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不足1%,淡水資源又是經常被人類活動汙染的對象,被汙染的水體要想恢複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進行水汙染控製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需要全球合作進行。

4.防治措施和汙水處理

在清理廢水上,根據類型和汙穢的程度,有許多方法可以使用。大多數的廢水可以在工業規模的廢水處理場中處理,其中會使用包括物理式、化學式還有生物式的處理程序。然而,化糞池與其他汙水就地處理設施普遍在鄉下地區被廣為使用,這其中包括了美國四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最重要的好氧性處理係統是活性汙泥法,這個方法必須維持並再循環可以減少廢水中有機物的微生物總量。厭氧性的處理方法廣泛地被應用在工業廢水與生物汙泥的處理上。一些廢水可以高度淨化過後而回收成為中水。生態學取向的廢水處理方式,像是使用蘆葦床處理係統的人工濕地是可能可以采取的方式。現代的處理係統包括由首先是微孔濾膜法或合成透析膜過濾的三重處理過程。經過濾膜過濾後,處理過的水和從自然水源得到的水,在飲用的水質上無法分辨。可以透過微生物的脫硝作用來移除廢水中的硝酸鹽,通常會加入小量的甲醇來防止細菌以廢水當做碳的來源而滋生。臭氧廢水處理也逐漸開始流行,這樣的係統需要臭氧產生機,利用臭氧氣泡過濾通過水槽來淨化廢水。

來自於工業工廠的廢水處理是個困難而且昂貴的問題。大多數的石油煉製廠與石化廠有就地的處理設施去處理它們的廢水,故處理後廢水在排放到民用的廢水處理場或是河流、湖泊或海洋之前,水中汙染物濃度必須符合當地或/和國家的合法標準。

汙水處理是處理水汙染的重要過程。采用物理、生物、及化學的方法對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進行處理以分離水中的固體汙染物並降低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和富營養物(主要為氮、磷化合物),從而減輕汙水對環境的汙染。

(1)一級處理:將汙水中的固體垃圾、油、沙、硬粒以及其他可沉澱的物質清除。整個過程純粹為機械運作。

①過濾;

②沉降:沉降池內1的汙泥可以用來發酵,製造甲烷,發酵後的汙泥可作肥料;③羽化:加入石灰與磷反應,以免它們成為海中藻類的養份。

(2)二級處理:將汙水中的有機化合物分解為無機物。

①滴濾:水經過生物薄膜,分解水中的有機物;

②曝氣:水會加入大量氧氣,幫助水中的細菌和真菌進行有氧分解。

(3)三級處理

①沙濾;

②經過活性炭,化解毒素;

③利用微藻生物清除重金屬;

④消毒:加入氯氣或臭氧,或經紫外光照射。

典型的生活汙水處理廠常包含兩級處理過程,即一、二級處理。

汙水經市政管網收集進入處理廠,由隔柵過濾去除其中較大的固體物,如泥沙、紙張、塑料等,然後進入第一級沉澱池(稱為預沉池、一沉池)。汙水在預沉池中停留數小時,待其中固體汙染物沉降後,進入二級生物化學處理反應池。視采用處理手段的不同,反應池可以為好氧型曝氣池、或厭氧型生物濾池(滴濾池)等。

一般說來,好氧反應的處理量大,適合大中型城市采用。在曝氣池中大量通入空氣以促進好氧細菌生長。細菌以水中有機汙染物為食,大量增長後形成汙泥狀懸浮物。此時將汙水引入第二級沉澱池,將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為主的汙泥沉降。運營良好的二級生化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汙水在視覺、嗅覺上可以達到與清水相近。

5.我國改善水環境相關政策

我國是在經濟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防治將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特別是水環境汙染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過一個艱苦的治理過程。因此,我們必須在認真總結“九五”期間水汙染防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借鑒世界一切成功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不斷加強政策創新、製度創新和技術創新,逐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水汙染防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