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戰場精英——特殊的彈藥(4)(1 / 3)

該武器係統不僅便於攜帶,而且機動靈活、易於操作,同時,它還應用了高級探測技術,最重要的是,它采用了最新的抗紅外幹擾技術,這就使得“前衛”-2能夠有效地從較強的人為幹擾和複雜的環境幹擾中辨別出目標的信號,並有效地去除幹擾信號,可以在複雜環境和強烈幹擾中跟蹤並摧毀真正的目標。此外,它也可裝備武裝直升機,一般用來攻擊或自衛我們知道,“前衛”-2是“前衛”-1的改進型,最大射程從5000米提高到了6000米,同時,其攻擊範圍也有所增大;另外,最小射高也從15米下降到10米,雖然隻是小小的數字變化,但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進步,它提高了對付武裝直升機等低空目標的能力。“前衛”-2是當時世界上最有效的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其性能已超過了“毒刺”和“西北風”。

“前衛”-3激光製導防空導彈係統

“前衛”-3是一種新型的激光製導防空導彈係統,主要通過激光測距儀和指示器照射日標的反射光波尋的。

此外,它具有強大的超低空防空和反導、對抗所有電磁幹擾的能力,全方位攻擊的能力,且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易於安裝、成本也較低,因而非常適合大規模使用。它主要用做水麵艦船的內層反導係統,或作為輕型車載係統遂行機動防空或要地防空反導防禦。

“紅纓”-6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

“紅纓”-6是最新研製的一種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係統,它采用被動紅外尋的製導,具有全方位攻擊目標和抗背景與地麵幹擾、紅外誘餌、紅外調製幹擾的能力。

通常來講,導彈采用全數字四元紅外探測儀及脈衝式跟蹤係統,探測的範圍大大增加,且跟蹤的準確性也得到提高。借助計算機來進行信息分類、信號處理、抗幹擾邏輯判斷,因此,它可以全向攻擊。它那尖尖的金字塔形導引頭有點像法國的“西北風”,具有優良的高速性及機動性。該係統的基本作戰單元包括導彈、發射筒及地麵動力係統,另外,可作為附加設備的有光瞄準具及敵我識別器。為了滿足作戰訓練的要求,並改善作戰效能,還配有作戰、瞄準、發射訓練設備以及綜合測試車。FN-6型便攜式防空導彈係統反應時間非常短,甚至小於5秒。

FLV-1車載近程輕型防空導彈係統

為了適應現代陸軍快速機械化的作戰要求,我國最新研製了FLV-1車載近程輕型防空導彈係統。該車配有雷達和光電設備等,且攜彈量大,發射架上可攜彈8枚,車內還可存備用彈8枚,還能發射被動紅外尋的製導或激光半主動尋的製導兩種導彈。

該導彈係統設計簡單、重量輕、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便於大量部署。它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形成不同的艦載係統,或與小口徑高射炮彈組合為一防空武器係統,具有不同的毀傷機製。另外,係統還可以進行綜合指揮和控製,具有很高的作戰效能,主要用於對抗巡航導彈、武裝直升機、固定翼飛機、無人駕駛飛行器等目標。同時,它還可以進行要地防禦,或保護前線陣地和行進中的部隊,FLV-1係統反應時間小於8秒,最大射程達5000米,最小射程為800米;最大射高達3000米,最小射高為30米;導彈發射速度達600米/秒,單發殺傷概率54%。如果采用激光製導導彈的話,最大射程還可達6000米,最大射高達4000米,發射速度達750米/秒,單發殺傷概率竟達85%。

(3)海上護衛使者-艦空導彈

艦空導彈是一種由水麵艦艇攜載,用於艦隊區域防空和單艦點防空的高技術武器。它不僅能夠進行全空域、多層次的攻擊,而且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也非常強。艦隊區域防空導彈指的是射程在100千米左右,能夠對海上編隊提供遠距離、大縱深防禦的艦載導彈,主要用來攻擊敵人的飛機或遠距離抗擊來襲的導彈。目前,隻有美國、俄羅斯和英國擁有這類導彈。

美國標準SM-2型導彈射程為96~120千米,射高達24.4千米,飛行速度為2.5~3馬赫(1馬赫=340米/秒)。為了更好地發揮宙斯盾係統的作戰效能,美國海軍對其進行重大改進,最新的便是4型導彈,主要采用了新的固體推進器來增大其射程,同時在電子對抗、自動駕駛儀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方麵,也全麵借鑒了“麻雀”、“愛國者”和“先進中程空空導彈”的一係列高新技術,並且全部采用的是垂直發射方式。

可以說,標準導彈的實戰應用非常少,唯一的一次是1988年7月3日“文森斯”號導彈巡洋艦在波斯灣誤擊伊朗655號航班的310空中客車大型民航客機。當時,該艦裝備的是射程為47千米的標準-I型導彈和宙斯盾武器係統。發事當天上午10時40分左右,該艦發現50海裏(1海裏=1.852米)處有一空中目標,於是發送出敵我識別信號,結果誤將其判斷為伊朗的F-14戰鬥機。10時54分,當655號班機距文森斯號隻有10海裏的時候,該艦發射了2枚標準導彈。於是,飛機被擊落,並墜入了波斯灣,不幸的是,機上的290名乘客全部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