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空中警察——巡航導彈
巡航導彈又名飛航式導彈,是一種依靠空氣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機翼的氣動升力,以巡航狀態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它從地麵、空中或水下都可以發射,用於攻擊固定目標或活動目標。它不僅可作為戰術武器,同時也可作為戰略武器。
那麼,巡航導彈又包括哪些呢?一般來講,按作戰時使用的不同,可分為戰略巡航導彈和戰術巡航導彈;按載體的不同,可分為車載、機載、艦(潛)載巡航導彈。
巡航導彈作為一種遠程高精確度的飛航式導彈,其組成也與其他導彈一樣,主要由彈體、推進係統、製導係統和戰鬥部組成。
彈體的外形與飛機十分相似,包括殼體、彈翼和穩定麵、操縱麵等,通常由鋁合金或複合材料製成。彈翼則包括主翼和尾翼,分為固定式和折疊式。一般情況下,為了使導彈便於貯存和發射,常采用折疊式彈翼,即在導彈發射前呈折疊或收入的狀態,被發射後,主翼和尾翼都會相繼展開。通常,它的推進係統包括助推器和主發動機。其中,助推器常采用固體或液體火箭發動機,主發動機采用渦輪噴氣發動機、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此外,也有采用衝壓噴氣發動機的。
值得一提的是,戰略巡航導彈則多采用推重比和比衝高的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戰術巡航導彈采用渦輪噴氣發動機和衝壓噴氣發動機的情況較多。另外,製導係統常采用慣性、星光、遙控、尋的、圖像匹配等製導方式,且大多數情況下,以其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組成複合製導。攻擊固定目標的巡航導彈通常采用慣性與地形匹配製導,攻擊活動目標的巡航導彈多采用慣性與尋的製導。除此以外,戰鬥部也可分為常規戰鬥部和核戰鬥部。一般來講,戰略巡航導彈通常攜帶著威力巨大的核戰鬥部,而戰術巡航導彈則多攜帶常規戰鬥部,當然,也可攜帶核戰鬥部。
巡航導彈的使用較為廣泛,隻要裝上適當的戰鬥部,並備上相應的控製係統和推進係統,便可以變成近程導彈或是遠程導彈。而且,巡航導彈的發射也十分簡單,既可以從潛艇上發射,也可從飛機上發射。
巡航導彈作為一種遠程的飛航式導彈,通常具備以下特點。
首先,它體積小,重量輕,各種平台都便於攜載。海軍攻擊型核潛艇可垂直攜載12枚,並可抵近敵方沿海發射,因而可打擊其縱深達1300千米~2500千米的重要軍政目標。此外,水麵的艦艇則一般每艦可攜這種導彈8~32枚,如果采用MK-41垂直發射裝置後,一艘艦還可攜彈100餘枚。由於它能在水麵機動發射,因此不容易被敵方探測到。地麵發射的“戰斧”導彈裝在機動的運輸-起豎-發射式車上,每輛車可載4枚,每4台車為一個導彈連,可以發射導彈165枚。導彈發射連的重裝備可由某些運輸機空運至前沿陣地或發射場。
其次,它飛行高度低,射程遠,攻擊突然性大。“戰斧”巡航導彈射程最遠達2500千米,最近為450千米,都可以在敵方火力網之外發射,因此發射平台很難被對方發現。一般來講,導彈在海麵的飛行高度為7米~15米,如果是平坦陸地,其飛行高度也在50米以下,山區和丘陵地帶在100米以下,它可以隨地形的起伏而不斷改變飛行的高度,而這一高度又都是在對方的雷達盲區內,很難被對方所發現,因此造成突然性攻擊極其容易。另外,若導彈采取了有效隱身措施後,其雷達反射麵積僅為0.02平方米~0.1平方米,隻相當於一隻小海鷗的反射能力。通常,新一代的巡航導彈在雷達熒光屏上隻有針尖大小的一個目標光點。由此可見,想要測探到它是非常難的。
最後,它的命中精度高,摧毀能力也極強。如射程為2500米~3000千米的巡航導彈,它的命中誤差不大於60米,如果是精度好的還可縮小至10米~30米,基本具有打點狀硬目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