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發展的第四代防空導彈,重點針對戰術道導彈和直升機等目標小、飛行速度高、突防能力強且彈道較低的空中目標。於是,開始采用相控陣雷達和計算機等先進電子技術,提高其反應的速度,以搜索、處理和攻擊多批次的空中目標。
②中國防空導彈巡禮
目前,我軍裝備的各型便攜式防空導彈數量眾多,且配套齊全。
其中,有些導彈的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以下,我們就來介紹幾種我國的防空導彈。
“紅纓”-5便攜式防空導彈該導彈是我國自己研製的第一代便攜式防空導彈,首次出現於1984年的國慶閱兵中。之後,在原有的基礎上,後來又研發改進了新型號“紅纓”-5B、“紅纓”-5B1和“紅纓”-5A。
近年來,我國便攜式防空導彈的發展方麵更是創新不斷,出現了許多新的型號,技術和導彈性能也不斷提高。
“紅纓”-5甲便攜式防空導彈
這種導彈是我國“紅纓”-5係列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最新改進型號。它采用的是觸發式的引信。所配動力裝置為一台單室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一具固體助推器。主要用來對付速度低於260米/秒的飛機,其作戰距離在800米~4400米,作戰高度為50米~2500米不等,飛行最大速度可達500米/秒。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防空導彈反應極快,但是不足之處是這種型號的導彈隻能尾追攻擊。
“前衛”-1型便攜式防空導彈
“前衛”-1是“前衛”家族的老大,屬於我國第二代單兵防空導彈。它擁有典型的便攜式防空導彈的主要特征,比如較強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易於操作、發射後不管等。它作戰的反應時間僅為10秒,具有全向攻擊能力的“前衛”-1單兵便攜式防彈。目前,發展到現在已有了雙聯裝導彈發射裝置。此外,它可以與其他武器相配合,從而形成更完善的防空係統。
1997年,自用軍品定型主要用於一線部隊(如快反部隊)。這種導彈可以發起全向進攻,其性能已超越“毒刺”導彈的早期型。
一般來講,現在人們所說的“毒刺”導彈,實際上指的是後期經過改進的彈型,由於它采用了獨特的紅外/紫外雙模製導方式,因而很難被幹擾。
“前衛”-1M便攜式防空導彈係統
“前衛”-1M主要用於攻擊低空或超低空飛行的目標,具有極強的抗紅外幹擾能力,而且它的飛行速度不低於300米/秒。通常來講,這一係統可以用於步兵、裝甲車輛及炮兵野外防空作戰,或要地防空也可執行。
此外,它還可以與其他武器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更完善的防空係統。
“前衛”-lA全天候防空導彈武器係統
“前衛”-lA係統,事實上隻是在“前衛”-1的基礎上配備了一部單兵便攜雷達,能夠為多個導彈射手提供預警信息,並幫助射手瞄準目標。一般來講,作戰時以小組形式配置,即兩個或多個人組成一個火力小組,由其中一人負責雷達,到埋伏陣地後展開配置,就可同時對付多個目標,這樣就提高了武器的反應速度和作戰效能。
如果是獨立作戰,該係統則能大幅度地提高導彈的全天候作戰能力和命中率。“前衛”-1A是單兵防空作戰提供的新模式,攜帶較為方便,可以全天候作戰,且具有強大的攻擊力。
通過電子導航和定位設施,該係統結合計算機的雷達搜索技術和單兵防空導彈紅外技術,形成計算機補盲係統,能夠進行智能化信息處理,因而可以避免肉眼搜索。
可以說,這個係統不僅解決了單兵防空導彈全天候作戰和預警的問題,還具有便利的戰術用途。它能為導彈射手提供預警信息,並幫助射手瞄準目標,使裝備有“前衛”-1A武器係統的部隊具有全天候攻擊能力,自動計算並攻擊不同的目標,傳送發射指令。
這樣,射手的操作和指揮程序簡單化,發射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前衛”-2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
“前衛”-2是新一代的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係統,它的主要任務是打擊低空或超低空的戰術目標,如戰鬥機、攻擊機、武裝直升機以及巡航導彈等。它可為軍事基地、政治和工業中心以及其他重要設施提供有效的防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