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非洲高原篇(1)(3 / 3)

太陽城中的重要景點是失落之城。“失落之城”在1993年建成。

傳說在南非古老的叢林中有個文明度極高的城市,類似古羅馬,後來因為地震和火山爆發而消失無蹤。“失落之城”就是重建了這個傳說中的城市。由於傳說的城市是位於叢林中,因此太陽城總共移植了120萬株各種樹木和植物,建造出一座規模龐大的人工雨林和沼澤區,可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雨林公園。

維多利亞大瀑布

維多利亞瀑布位於南部非洲讚比亞和津巴布韋接壤的地方,在讚比西河上遊和中遊交界處,是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美麗和最壯觀的瀑布之一。瀑布高120餘米,寬1800餘米,遠隔20千米以外也能看到水霧形成的彩虹。曾居住在瀑布附近的科魯魯人很怕那條瀑布,從不敢走近它,鄰近的湯加族則視它為神物,常在東瀑布舉行儀式,宰殺黑牛以祭神。

1885年英國傳教士兼探險家戴維·利文斯敦第一次在非洲探險回來後,把看到的瀑布的情景在議會上作了演講,此後,非洲大瀑布的消息便傳播到了全世界。

為了表達對當時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崇敬,利文斯敦將它命名為維多利亞瀑布。讚比亞1964年獨立後,恢複了它原來的名字——莫西奧圖尼亞,意為“雷霆翻滾的雲霧”,而津巴布韋一直沿用維多利亞瀑布的名字。

維多利亞大瀑布分為五段,因流量和落差的不同而分別名為“魔鬼瀑布”、“主瀑布”、“馬蹄瀑布”、“彩虹瀑布”和“東瀑布”。

維多利亞瀑布是由一條深邃的岩石斷裂穀橫切讚比西河形成的。河流跌落處的懸崖對麵又是一道懸崖,兩者相隔僅75米,形成長72千米的狹窄的峽穀。讚比西河是非洲第四大河,河水滾滾地流到這裏時,在寬約1800米的峭壁上驟然翻身,整個跌入約120米深的峽穀中,雪浪翻騰,萬雷轟鳴,白色水霧騰空達300餘米高,巨響和飛霧可遠及20千米。

克魯格國家公園

克魯格國家公園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動物園,是南非旅遊勝地之一。

公園位於德蘭士瓦省東北部、勒邦博山脈以西地區,與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兩國邊境比鄰。公園長約320千米,寬64千米,占地約2萬平方千米。園內包括多岩石的開闊草原、森林和灌木叢、眾多溫泉。雖然6條河流穿過公園,但仍有幹旱。克魯格公園完美地保持了這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是世界上動物品種最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克魯格國家公園有品種繁多、數量巨大的野生動植物。有147種哺乳類動物、114種爬行類動物、507種鳥、49種魚和336種植物。

其中羚羊數量超過14萬隻(在非洲名列第一)、野牛2萬隻、斑馬2萬匹、非洲象7000隻、非洲獅1200隻、犀牛2500隻,花豹、長頸鹿、鱷魚、河馬、鴕鳥等數量也很多。

2.尼羅河的發源地——東非高原

東非高原是非洲著名的高原,位於埃塞俄比亞高原以南、剛果盆地以東、讚比西河以北,麵積10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200米。

東非高原北部為東非湖群高原,呈圓形,東、西兩條裂穀帶中有湖群,並有被充填熔岩分割成的盆地,中間高原麵平坦而遼闊,北段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維多利亞湖。大裂穀東支地勢高峻,兩側陡峭,火山活動以及巨量熔岩的疊置在大裂穀兩側形成熔岩台地、大火山錐、斷崖、階地。裂穀西支為南北向陷落坳地,邊緣有火山和斷塊高地、許多高過雪線的山峰,南端是世界第二深湖——坦噶尼喀湖。

高原南部為馬拉維高地,是東非大裂穀帶的南段,穀底有馬拉維湖和希雷河穀,兩側是山脈。裂穀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到沿海平原,許多河流自西向東切過陡崖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