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隋唐的宮殿(2 / 2)

麟德殿不在宮的中軸線上,而位於太液池西側的高地上。這裏是唐朝皇帝賜宴群臣、大臣奏事、藩臣朝見的地方。據考古發掘和研究,這裏還有觀看伎樂和設佛事道場活動的場所。整個殿宇有前、中、後三座殿堂組成,平麵進深為前殿四間,中殿四間,後殿三間,麵闊均為九間。此建築因為是三殿並接,所以深度大於寬度,深83.5米,寬58.5米,故總麵積約5000平方米,是北京故宮太和殿的三倍。在殿的周圍繞有一圈回廊,廊闊3米餘。在殿的兩側,東為鬱儀樓,西為結鄰樓。樓之前還設有東、西兩亭。據考古學家臆複,認為前殿是單層的,中殿和後殿均為二層的。其左右各有一亭、一樓,建於高台上,與中殿的樓上用飛廊連接。整座建築高低錯落,交接方式多樣而統一,真可謂“各抱地勢,鉤心鬥角”(杜牧《阿房宮賦》)。建築體型複雜,但多樣統一,具有建築造型美,充分體現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文化精神。麟德殿形態,當然是後人臆複的,但根據遺址和諸文獻資料,相信基本如是。

興慶宮坐落在唐長安城東春明門內。這是一座供皇家使用的宅邸,原是唐玄宗為太子時的住地。後來他登基當了皇帝,次年便立名為興慶宮。宮的正門朝西,叫興慶門。宮內多設自然之物如山石、池水、林木之屬,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座園林。宮中以牡丹花最有名,全長安城的牡丹數此處最佳。據記載宮中龍池的東北有沉香亭,這是專為唐玄宗與寵妃楊玉環觀賞牡丹花而建造的。這不免令人想起李白的《清平調》,其中第三段曰: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如今興慶宮已改為一座公園,即興慶公園,其實隻是原來興慶宮西南部的一部分。

唐代的另一座皇家宮苑是近臨潼驪山北麓的華清官。當時這裏是唐玄宗與楊玉環洗溫泉浴的地方。“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白居易《長恨歌》)華清宮設四門,北門津陽門為宮之正門,南門朝陽門可通南之驪山。東為開陽門,西為望京門。宮內中軸線對稱布局。雖為溫泉苑囿,但充滿皇家氣度。宮內洗溫泉浴之所曰“湯”,如宜春湯、尚食湯、太子湯、長湯、九龍湯、蓮花湯、星辰湯等等。如今華清池及其中諸建築湯池等遺址多已被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