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3 / 3)

劉青的眼前總是晃著東林那慈祥的、微笑著的臉,她覺得東林那是在欣賞自己,東林總是像父親欣賞孩子那樣欣賞自己。東林在的時候劉青覺得東林總是為她驕傲,她從來也沒想過有一天東林會離開她,她是離不開東林的,現在東林走了,她覺得自己的天塌了,她對一切都沒了興趣,今後該怎麼生活下去呢?她失去了一個好戰友、好伴侶,她再也沒有可以傾訴衷腸的人了,還有誰能像他那樣愛著自己,寵著自己,關懷著自己,想起這些劉青簡直不能原諒自己。

柴軍醫喜歡劉青除了是因為和劉青是老鄉以外,更是對劉青坦坦蕩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的那種人格的敬重,她喜歡劉青時時處處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樸實作風。說實話,部隊和當時那麼複雜的地方關係能處得那麼好與劉青所做的工作和她在地方上的威信有很大的關係。柴芳想張科長去世肯定對劉青的打擊是很大的,自己這次去一定要好好安慰安慰自己的這位老妹子。

車上的三個人就這樣各人想著各人的心思,不覺得車已經駛進了師部的大院。靈堂就搭在師部大院的廣場上,遺像用的是張東林年輕時的照片,那是他們剛從朝鮮回來時照的,東林的臉上不僅很光亮而且還多少顯出一些稚氣,這張照片真是太漂亮了。玉秀看到這張照片想起了吳參謀長年輕時也是這樣帥氣,英姿勃發,看著眼前的吳參謀長,感歎歲月的無情。柴芳看到這張照片不由得就想起了黃副政委,她覺得仿佛恍惚間他們這些老戰友就一個一個地走了。吳參謀長看到這張照片憶起了那個戰火的年代,戰友們在一起演繹著自己的青春年華,如今先是一個老黃走了,這又是老張走了,下一個是不是就要輪到自己了呢!由於他們三人都在想自己的心事,誰也沒有發現接待他們的人和他們打招呼時他們都沒理人家。師宣傳科這個幹事也感到很奇怪,覺得這幾個人可能太傷心了,都忘了和自己說話了,他隻好站在跟前,等著他們緩過神來。這時吳參謀長首先緩過神來,他趕緊和師裏來接待他們的幹事打招呼。幹事自我介紹說:“我姓苗,是宣傳科的幹事,張科長的部下,你們就叫我苗幹事吧。”苗幹事把他們領到師裏的會議室,師裏的領導、軍宣傳處的叢處長和從各團趕來的老首長、老戰友都在這裏,劉青看到他們,就一下子撲到柴芳的懷裏大哭起來。柴芳也哭了起來,這時吳參謀長也眼圈紅了,但他還是控製著自己沒讓自己哭出聲來。他也就一個月沒見劉青,她竟然憔悴的脫了形,可見她的身心承受了多大的壓力。他本想湊到跟前去勸一勸劉青,但是轉念一想,現在說什麼也是蒼白無力的,他隻好轉而去看望東林和劉青的家人,以及他們的兩個孩子,大兒子穿著軍裝,高高瘦瘦的很英俊,很像東林年輕時的模樣,小兒子站在那裏,顯然是哭過了,眼睛腫得很厲害。

追悼會由師長親自主持,政委致悼詞,軍裏和各個師、團的老戰友們都很沉痛,大家表情凝重,師黨委給東林的評價很高。他們的大兒子張濤也發了言,這孩子繼承了他父親的長處,文筆很好,講稿寫得很感人,他的發言惹得會場上哭倒一大片,很多男子漢都哭出了聲。玉秀和柴芳也忍不住哭出聲,劉青更是哭得癱坐在地上。吳參謀長掏出手帕直抹眼淚,這時他在想,這小子行,東林和劉青把這孩子培養出來了,有了這樣的好孩子,也算是對劉青的一個最大的安慰吧。於是他又想到自己連個兒子也沒有,自己將來怎麼樣也很難說,不免有些悲從中來。